绪论 1
一 大理和大理回族概况 1
二 大理回族的源与流 4
三 大理回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俗尚 13
第一章 唐宋元时期 17
第一节 唐宋时期的大理穆斯林 17
一 大理穆斯林的发端 17
二 波斯大食人与大理国的交往 20
第二节 元代大理回族的缘起 22
第三节 政治与经济 25
第四节 文化和教育 30
第五节 人物 32
第二章 明朝时期 38
第一节 大理回族的进一步形成 38
一 明代随戍回军和移民在大理落籍 38
二 大理回族共同体的形成 42
第二节 政治状况 46
一 回族开国功臣和优秀人才受到重用 47
二 伊斯兰教受到宽容优待 50
第三节 经济状况 52
一 农业经济 52
二 采矿业和手工业 55
三 商贸活动 55
第四节 文化教育事业 58
一 兴儒学,推崇中华文化 58
二 办经学,弘扬伊斯兰文化 60
第五节 人物 64
一 杰出的回族政治家沐英 64
二 回族土官 66
第三章 清朝时期 67
第一节 清代前期和中期大理回族概况 67
第二节 杜文秀起义和大理政权 72
一 起义前夕的大理回族状况 72
二 起义的爆发 76
三 大理政权的建立 79
四 大理政权的军事斗争 86
五 大理政权反对清廷“招抚”和英法渗透的斗争 99
六 起义的失败 104
七 一场新的浩劫 109
第三节 经济与社会 112
一 清代中前期大理回族的经济活动 112
二 大理政权时期的经济 116
三 清代末期大理回族社会与经济状况 120
第四节 文化和教育 124
一 清代大理回族的文化 124
二 清代大理回族的教育 133
第五节 人物 136
第四章 民国时期 144
第一节 民国初期的大理回族状况 144
一 大理回族人民的“归业”斗争 144
二 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的大理回族 146
三 清真寺的重建 149
四 回教俱进会的建立 151
第二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大理回族 152
一 宣传动员,唤起民众投入抗日 152
二 投笔从戎,积极抗战 153
三 抢修滇缅公路,抢运抗战物资 154
四 大理回族投入解放战争 156
五 民国匪患与回族群众的自卫斗争 158
第三节 经济与社会 160
一 农业和畜牧业 160
二 商业 162
三 手工业 163
四 马帮运输 164
五 大理回族华侨 167
第四节 文化和教育 169
一 经堂教育 169
二 普通教育 171
三 民国时期大理回族文化 178
第五节 人物 180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88
第一节 解放初期的大理回族状况 189
一 基本情况 189
二 清匪反霸,减租退押 192
三 土地改革 193
四 城镇的民主改革 198
五 农业合作化运动 200
六 马帮运输 201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202
一 民族区域自治 202
二 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4
三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205
四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06
五 “文化大革命” 208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210
一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 211
二 不断繁荣和发展的回族经济 219
三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231
大理回族历史大事记 246
附录 263
《徐霞客游记》中有关大理古城南门清真寺的记载 263
蔡巴巴墓志铭 264
大理市(古)狐嘴庄碑万古不磨 265
新建挖色城池碑记 268
洱源李玉树建飞龙桥碑记 269
续修飞龙桥碑记 270
重修赵州城碑记 271
帅府布告 273
誓师文 274
兴师檄文 275
大理政权颁发给农民的“粮单” 276
大理珂里庄碑记 277
洱源县士庞村清真寺碑 279
大理市下关清真寺日月重光碑 282
杜契永图 283
回辉登清真公立国民学校清理田亩总册经造人序 285
蒙化回教救国协会关于筹组兴建中学董事会的文〔公函(37)65号〕 287
杜大元帅墓碑 288
后记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