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编 时代·社会·个体文化人格 2
第一章 文化断裂时代的文化人格 2
第一节 “未到晨钟梦已阑” 3
第二节 “心性澈悟秉懿行” 11
第三节 “心灵蕴藉显高德” 18
第四节 “花中正色自含黄” 24
第二章 激扬沉郁的忧国情殇 33
第一节 杜鹃泣血洒“泪墨” 34
第二节 沉郁太息哀故国 55
第三节 壮怀激烈绽“血花” 59
第三章 慧然独悟的“思”与“诗” 67
第一节 孤寂诗者的悲凉绝唱 68
第二节 “真”与“幻”的咏叹 82
第三节 “高蹈”生命意识的“秋思” 93
第四节 “界内”诗意 “界外”思境 105
第二编 文艺创作·文艺思想 114
第四章 “衔花佩实”的文艺审美创作旨趣 114
第一节 “清真”与“雅正” 116
第二节 “雅言”的空明意指 123
第三节 新时代的第一声鸟鸣 127
第四节 古诗意与洋歌调的天作之合 138
第五节 《送别》:深承眷注逝水年华 149
第五章 “含思倾妍”的文艺审美教育观 160
第一节 “先器识而后文艺”——创美主体成人、成艺之德 161
第二节 “天宇之寥廓,可以养真”——审美主体人格养成 168
第三节 “声音之道,感人深矣”——审美主体心性养成 171
第四节 “美术”的审美之维 176
第六章 论绘画艺术的审美特性 185
第一节 绘画艺术的审美特性 186
第二节 绘画艺术的审美价值与社会进步 191
第三节 绘画艺术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关系 194
第四节 绘画艺术与其他科学门类的关系 197
第三编 宗教精神·文化传承 204
第七章 劝喻教诲、悲悯护生 204
第一节 人道主义初衷 208
第二节 生死诀别,珍视生命 211
第三节 慈悲为怀,人之大爱 213
第四节 感念反省,三思后行 223
第五节 止恶扬善,劝喻教诲 232
第六节 感恩博爱,天人和谐 240
第八章 文化转型与文化传承 244
第一节 倡导汉语言“齐一” 245
第二节 论经数典,删冗存精 259
第三节 废八股,倡新学 274
第四节 国学的道德生命力 277
第五节 传统人文教养的守望 285
主要参考文献 299
后记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