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灸法概述第一节 灸法的历史渊源 1
第二节 灸法的作用、适应证及禁忌 1
第二章 灸法分类和操作第一节 艾炷灸法 4
第二节 艾条灸法 6
第三节 艾绒法 8
第四节 其他灸法 9
第五节 温针灸法 10
第六节 温灸器灸法 11
第七节 艾灸法的操作 12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艾灸疗法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7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 20
第三节 肺炎 22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 24
第五节 肺气肿 27
第六节 肺结核 28
第四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艾灸疗法第一节 心律失常 31
第二节 高血压 36
第三节 低血压 38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艾灸疗法第一节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41
第二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 44
第三节 呕吐 47
第四节 膈肌痉挛 51
第五节 肠易激综合征 53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 56
第七节 便秘 60
第八节 病毒性肝炎 63
第九节 胆囊炎 66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艾灸疗法第一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70
第二节 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 74
第三节 前列腺增生 78
第四节 勃起功能障碍 83
第五节 早泄 87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和代谢性疾病艾灸疗法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91
第二节 糖尿病 95
第三节 高脂血症 99
第四节 肥胖症 103
第八章 血液系统疾病艾灸疗法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 108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112
第三节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16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艾灸疗法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 121
第二节 面神经炎 123
第三节 面肌痉挛 125
第四节 脑梗死后遗症 128
第五节 癫痫 129
第十章 骨伤科疾病艾灸疗法第一节 落枕 131
第二节 颈椎病 133
第三节 肩周炎 138
第四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143
第五节 腰肌劳损 147
第六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50
第七节 踝关节扭伤 154
第十一章 妇科疾病艾灸疗法第一节 慢性盆腔炎 157
第二节 痛经 161
第三节 功能性子宫出血 165
第四节 更年期综合征 171
第五节 子宫脱垂 175
第十二章 儿科疾病艾灸疗法第一节 小儿肺炎 178
第二节 百日咳 184
第三节 小儿腹泻 188
第四节 营养不良 193
第五节 小儿遗尿 197
第六节 惊厥 201
第七节 脑瘫 206
第八节 流行性腮腺炎 210
第十三章 人体穴位定位与主治一、手太阴肺经经穴 215
中府 215
云门 215
天府 215
侠白 215
尺泽 215
孔最 215
列缺 216
经渠 216
太渊 216
鱼际 216
少商 216
二、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216
商阳 216
二间 216
三间 216
合谷 216
阳溪 217
偏历 217
温溜 217
下廉 217
上廉 217
手三里 217
曲池 217
肘髎 218
手五里 218
臂臑 218
肩髃 218
巨骨 218
天鼎 218
扶突 218
口禾髎 218
迎香 218
三、足阳明胃经经穴 218
承泣 218
四白 219
巨髎 219
地仓 219
大迎 219
颊车 219
下关 219
头维 219
人迎 219
水突 219
气舍 219
缺盆 220
气户 220
库房 220
屋翳 220
膺窗 220
乳中 220
乳根 220
不容 220
承满 220
梁门 221
关门 221
太乙 221
滑肉门 221
天枢 221
外陵 221
大巨 221
水道 221
归来 221
气冲 221
髀关 222
伏兔 222
阴市 222
梁丘 222
犊鼻 222
足三里 222
上巨虚 222
条口 222
下巨虚 223
丰隆 223
解溪 223
冲阳 223
陷谷 223
内庭 223
厉兑 223
四、足太阴脾经经穴 223
隐白 223
大都 224
太白 224
公孙 224
商丘 224
三阴交 224
漏谷 224
地机 224
阴陵泉 224
血海 224
箕门 225
冲门 225
府舍 225
腹结 225
大横 225
腹哀 225
食窦 225
天溪 225
胸乡 225
周荣 225
大包 226
五、手少阴心经经穴 226
极泉 226
青灵 226
少海 226
灵道 226
通里 226
阴郄 226
神门 226
少府 227
少冲 227
六、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227
少泽 227
前谷 227
后溪 227
腕骨 227
阳谷 227
养老 228
支正 228
小海 228
肩贞 228
臑俞 228
天宗 228
秉风 228
曲垣 228
肩外俞 228
肩中俞 228
天窗 229
天容 229
颧髎 229
听宫 229
七、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229
睛明 229
攒竹 229
眉冲 229
曲差 229
五处 229
承光 230
通天 230
络却 230
玉枕 230
天柱 230
大杼 230
风门 230
肺俞 230
厥阴俞 230
心俞 231
督俞 231
膈俞 231
肝俞 231
胆俞 231
脾俞 231
胃俞 231
三焦俞 231
肾俞 232
气海俞 232
大肠俞 232
关元俞 232
小肠俞 232
膀胱俞 232
中膂俞 232
白环俞 232
上髎 232
次髎 232
中髎 232
下髎 233
会阳 233
承扶 233
殷门 233
浮郄 233
委阳 233
委中 233
附分 233
魄户 233
膏肓 234
神堂 234
譩譆 234
膈关 234
魂门 234
阳纲 234
意舍 234
胃仓 234
肓门 234
志室 234
胞肓 234
秩边 234
合阳 235
承筋 235
承山 235
飞扬 235
跗阳 235
昆仑 235
仆参 235
申脉 235
金门 235
京骨 235
束骨 236
足通谷 236
至阴 236
八、足少阴肾经经穴 236
涌泉 236
然谷 236
太溪 236
大钟 236
水泉 236
照海 236
复溜 237
交信 237
筑宾 237
阴谷 237
横骨 237
大赫 237
气穴 237
四满 237
中注 238
肓俞 238
商曲 238
石关 238
阴都 238
腹通谷 238
幽门 238
步廊 238
神封 238
灵墟 238
神藏 239
彧中 239
俞府 239
九、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239
天池 239
天泉 239
曲泽 239
郄门 239
间使 239
内关 239
大陵 240
劳宫 240
中冲 240
十、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240
关冲 240
液门 240
中渚 240
阳池 240
外关 240
支沟 241
会宗 241
三阳络 241
四渎 241
天井 241
清冷渊 241
消泺 241
臑会 241
肩髎 241
天髎 241
天牖 241
翳风 242
瘈脉 242
颅息 242
角孙 242
耳门 242
和髎 242
丝竹空 242
十一、足少阳胆经经穴 242
瞳子髎 242
听会 243
上关 243
颔厌 243
悬颅 243
悬厘 243
曲鬓 243
率谷 243
天冲 243
浮白 243
头窍阴 244
完骨 244
本神 244
阳白 244
头临泣 244
目窗 244
正营 244
承灵 244
脑空 244
风池 244
肩井 245
渊腋 245
辄筋 245
日月 245
京门 245
带脉 245
五枢 245
维道 245
居髎 245
环跳 245
风市 245
中渎 246
膝阳关 246
阳陵泉 246
阳交 246
外丘 246
光明 246
阳辅 246
悬钟 246
丘墟 246
足临泣 247
地五会 247
侠溪 247
足窍阴 247
十二、足厥阴肝经经穴 247
大敦 247
行间 247
太冲 247
中封 248
蠡沟 248
中都 248
膝关 248
曲泉 248
阴包 248
足五里 248
阴廉 248
急脉 249
章门 249
期门 249
十三、督脉经穴 249
长强 249
腰俞 249
腰阳关 249
命门 249
悬枢 250
脊中 250
中枢 250
筋缩 250
至阳 250
灵台 250
神道 250
身柱 250
陶道 250
大椎 250
哑门 250
风府 251
脑户 251
强间 251
后顶 251
百会 251
前顶 251
囟会 251
上星 251
神庭 251
素髎 251
水沟 252
兑端 252
龈交 252
十四、任脉经穴 252
会阴 252
曲骨 252
中极 253
关元 253
石门 253
气海 253
阴交 253
神阙 253
水分 253
下脘 253
建里 253
中脘 253
上脘 254
巨阙 254
鸠尾 254
中庭 254
膻中 254
玉堂 254
紫宫 254
华盖 254
璇玑 254
天突 255
廉泉 255
承浆 255
十五、经外奇穴 255
四神聪 255
发际穴 255
当阳 255
印堂 255
鱼腰 255
太阳 256
颞颥 256
球后 256
上迎香 256
内迎香 256
金津、玉液 256
海泉 256
耳尖 257
翳明 257
脐中四边 257
利尿 257
子宫 257
颈百劳 258
定喘 258
胃脘下俞 258
夹脊 258
十宣 258
四缝 258
八邪 259
大骨空 259
中魁 259
小骨空 259
腰痛点 259
外劳宫 259
中泉 259
气端 260
独阴 260
里内庭 260
八风 260
阑尾穴 260
胆囊穴 260
内膝眼 260
鹤顶 261
百虫窝 261
髋骨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