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前言 1
蔡序 2
第一章 绪论 1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范围 11
一、研究动机 11
二、研究范围 12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4
一、采用的方法 14
二、「后现代化」的省思 15
第二章 礼法思想的基础:人性论 19
第一节 孔子的人性论 19
一、「性相近,习相远」的意旨 20
二、我欲仁斯仁至矣 23
三、以仁说性 25
第二节 孟子的心性论 26
一、四端之心 27
二、「性善」的论证 28
三、人人皆有良知良能良贵 30
四、求放心、扩充与存养 32
(一)求放心与扩充四端之心 33
(二)存养正气 35
(三)立大体兼养小体 38
第三节 荀子的人性论 41
一、人人皆有欲望、情性 41
(一)本能 41
(二)欲望 43
(三)情 44
二、「性恶」的论证 45
三、心的认知义 49
(一)生而有知 49
(二)知「道」 50
(三)辨与虑 52
(四)知通统类 53
四、化性起伪 54
(一)性伪合 54
(二)积学成伪 56
小结 58
第三章 孔孟荀论「礼」 61
第一节 孔子论礼——「摄礼归仁」与「礼之本」 61
一、克己复礼为仁 61
二、以仁充实礼 64
三、仁礼等值而相成 67
四、礼的崇本问题探讨 69
(一)从「礼之本」探解主体之意义 69
(二)摄礼归义、摄礼归仁 74
第二节孟子论「礼」 77
一、礼非由外铄与礼重于食色 78
(一)非由外铄 78
(二)礼重于食色 79
二、仁、义、礼的整合 80
(一)仁义取向 80
(二)仁、礼、义并论 81
三、君子以仁礼存心、由仁义行 82
(一)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82
(二)由仁义行,非行仁义 84
第三节 荀子论「礼」 86
一、礼的起源与功效 87
二、礼有三本 89
三、礼义与辨、分、群 92
四、隆礼义而杀诗书 95
小结 97
第四章 孔孟仁礼思想的功能与开展 99
第一节 孔子论「德礼」与「政刑」 99
一、「齐之以礼」与「齐之以刑」的效果 99
二、反对立刑鼎 101
三、孔子主张「为国以礼」、「为政以德」 103
第二节 孔子的正名论与仁礼的开展 105
一、正名分:正君臣父子的名位与实德相符 105
二、正名实:以仁正「礼」之名实 110
三、正名论中差序义与普遍义的调和 114
(一)正名论进行于社会结构中的意义 114
(二)仁、礼在社会结构中的差序相与调和 117
四、举贤、与仁礼的开展 120
(一)正名与举贤 120
(二)仁礼价值与开展 122
第三节 孟子论「仁心」与「政刑」 124
一、「徒善」与「徒法」的限制 124
二、「省刑罚」的意义 127
三、「仁政」的主张与内容 130
(一)仁政的典范与爱民施为 131
(二)民本意识的重视 132
第四节 孟子的仁政论与仁德的开展 134
一、仁政的根据——推不忍人之心 134
二、仁政的准则——道揆、法守 136
三、仁政的枢纽——义利与王霸之辨 139
(一)孟子的义利之辨 139
(二)王霸之辨 144
四、贵德、尊贤与仁德的开展 145
小结 148
第五章 荀子礼法思想的特色申展与发用 151
第一节 礼衍生法的特色 151
一、由礼衍生法 151
二、礼法构成说辩正 153
第二节 礼的申展:礼、法、类的关系 156
一、「法」与「礼」的关系 156
二、「类」与「礼」的关系 159
三、「以类举」可补「法」的不足 160
第三节礼、法、刑并论的意义与效果 166
一、礼、刑并举与互补 166
二、称法量刑 169
第四节 礼法论的结构特色与功能发用 170
一、结构性的主张——治人先于治法 170
二、结构性的呈现——维齐非齐的现象 173
三、礼法的功能发用 175
(一)荀子先义后利的义利观 175
(二)王霸并论 177
小结 179
第六章 先秦礼法思想的演进综述 183
第一节由「仁、礼」到「礼、法」的发展 184
一、儒家礼学的本质 184
二、由仁礼到礼法的演变 185
第二节由「亲情伦理」到「礼、刑」的考量 187
一、「父子相隐」——不违亲情的考虑 188
二、「负父而逃」——亲情优先的抉择 191
三、「朱象不化」——礼刑并重的主张 196
第三节由「礼法」到「法术」的变异 198
一、韩非的法术思想 199
二、荀子礼法与韩非法术的差异 202
小结 207
第七章 结论:先秦儒家礼法思想的评估与展望 211
第一节 礼法的价值与评估 211
一、「礼」在儒家的两个向度与价值 211
二、礼的「权而得中」义 212
第二节 礼法的时代意义与展望 216
一、「礼」与自然法之异同 216
二、「礼」论中的义利之辨对功利论的补弊 221
(一)义利之辨 221
(二)以「义」正「利」 225
三、以「礼」正「法」之名实 226
参考书目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