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 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个案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仁杰著
  • 出 版 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 出版年份:1999
  • ISBN:9570819723
  • 页数:54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导论:文献回顾以及本研究的宗旨 1

一个基本的介绍 2

过去助人行为研究领域中所存在的缺点和我们未来应该努力的研究方向 3

目前对于「非紧急情境」中助人行为研究的文献回顾 10

本「个案研究」的基本目标与宗旨 13

本研究一个特定的「策略性的研究点」: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 14

为什么慈济是一个能帮助我们思考所关心问题的合适对象 24

定义本研究的宗旨与目标 26

本章摘要以及本研究的各章计画 33

第二章 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37

研究设计与方法 38

资料的搜集 38

资料的处理与资料的分析 56

田野工作中研究者参与身分的递变 57

本章讨论与摘要 75

第三章 慈济的肇始与成长、及其背后历史与文化脉络之探讨 79

影响慈济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因素 81

以上因素和慈济最近快速的成长 83

过去宗教与文化传统的影响 86

宗教发展在台湾 100

本章讨论与摘要 104

第四章 对于慈济不同「次级团体」参与者的基本描述 107

「会员」 108

「荣誉董事」 110

「慈诚队」 113

「委员」(正式「委员」与「幕后委员」) 120

本章摘要 128

第五章 慈济成员的招募以及台湾民间网络的结构 129

慈济招募成员的系统以及慈济的各种相关媒体 130

过去对组织招募成员(recruitment)的研究发现 136

对于慈济招募成员的探讨及有关发现 138

慈济成员中男性与女性在「私领域」上的差异 152

慈济招募成员的网络对助人行为所产生的间接影响 157

本章摘要 162

第六章 慈济功德会「集体行动的框架」 165

关于「认知框架的观点」以及「集体行动的框架」 167

慈济「集体行动的框架」 170

慈济「集体行动的框架」与慈济参与者日常生活之间的「相关性」 186

在个人层次的「认知框架调整的过程」 189

本章摘要 197

第七章 慈济功德会中的社会互动及其对助人行为实践的影响 199

两种解释行为实践的模型 200

慈济成员助人行为发展的阶段 204

本章摘要与讨论 265

第八章 慈济参与者的助人动机和对助人行为的「动机描述」 271

询问人们的动机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272

谈论动机的「文化与组织的剧本」 284

慈济参与者「动机谈论」的一幅动态性的图像 297

本章讨论与摘要 312

第九章 助人规范的「制度化」:助人行为在集体情境中的维持和延续 317

助人规范「制度化」的两难问题 318

慈济中助人规范的「制度化」 321

防止「回减效应」在慈济集体情境中发生的机制 328

社会变迁对于慈济助人规范「制度化」的影响 335

本章摘要 337

第十章 结论 339

本「个案研究」基本发现的一个回顾 340

本研究中的发现和过去助人行为研究领域中的发现其二者之间的对比 345

结语:见证台湾民间活力的脉动 349

附录一之一 口头征求同意之说辞 353

附录一之二 问卷参考问题 355

附录一之三 志愿服务者参与动机量表 362

附录二 台湾社会与慈济功德会——慈济现象的社会力分析 370

附录三 文化脉络中的积功德行为:以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的参与者为例,兼论助人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398

附录四 现代社会中佛教组织的「制度化」及其有关问题之探讨:以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的发展为例 474

参考书目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