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治主义 1
序 5
第一章 导言:中国的危机和问题 7
第一部分 近代中国历史和政治 10
第二章 民主政体在中国的兴起 10
第三章 共和的胜利 19
第四章 帝制的复辟 27
第五章 宪法之争 42
第六章 内战 53
第七章 临时约法及其缺点 70
第八章 十余年来的教训 84
第九章 废除督军制 94
第十章 长期宪法的制订和通过 100
第十一章 民国的危险及拯救之法 108
第二部分 宪制国家 116
第十二章 内阁制与总统制之比较:内阁制 116
第十三章 内阁制与总统制之比较:总统制 127
第十四章 联邦制与单一制的比较:联邦制 133
第十五章 联邦制与单一制的比较:单一制 143
第十六章 立法机关的构造及组织 149
第十七章 立法机关的职务及权力 162
第十八章 行政机关的选举 173
第十九章 行政机关的权力 184
第二十章 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职能 194
第二十一章 省自治政府 205
第二十二章 地方自治 213
第二十三章 预算:其职务及程序 220
第二十四章 政党的功能及政党政治的必备条件 229
第二十五章 私权:私权的列举及保障 239
第二十六章 国民会议 244
第二十七章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250
附录1:满清宪法文件 268
附录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79
附录3:袁世凯临时约法 283
附录4:古德诺之备忘录 291
附录5:古德诺氏宪法草案 298
附录6:1917年国宪草案、提交国会之地方政府草案、总统选举法 311
附录7:广州市宪章 324
中国现代政治 331
自序 335
概论 337
中国现代政治概要(上) 337
中国现代政治概要(下) 342
外交 346
中外邦交 346
英国对华新政策 352
济案与远东和平 356
中国现在实行之新关税税则 363
日本修约之经过 368
太平洋第三次大会之经过 371
中俄交涉中国人应注意之点 377
中、日间重要外交问题 381
东三省问题 389
不平等条约之研究 395
第一讲 不平等条约之内容及其经过 395
第二讲 关税自主及其如何实行 402
第三讲 治外法权及其如何撤消 413
第四讲 租界及其如何收回 422
比、义新约之评论 430
撤销领判权后应有之策略 437
中日关税协定草案 443
内政 452
中国民族精神之兴起 452
市民自治 458
统一中国与铁路之关系 462
三民主义之真意及其实行 467
国民革命之真意义 472
中国青年对于现代国内政治应取的态度 474
宪法 479
评论曹锟宪法 479
第一讲 曹锟宪法之历史 479
第二讲 曹锟宪法之内容 484
第三讲 曹锟宪法之缺点及错误 491
第四讲 曹锟宪法之建议 501
国际 507
非战公约之基本来源 507
非战公约之成立经过 510
非战公约之内容与意义 514
通论 518
民治国家之领袖 518
从政治学的观点论两性问题 522
外人在华沿岸及内河航行权问题 529
在华外侨之地位 551
中国的对外关系:历史及概述 571
序 575
新版序言 578
第一部分 中国外交史的概述 579
第一章 中国的开放(1689—1860) 579
第二章 藩属国的丧失(1860—1895) 590
第三章 国际争夺特权(1895—1911) 605
第四章 国际合作和控制(1911—) 624
第二部分 列强对华政策 646
第五章 俄国对华政策 646
第六章 法国对华政策 660
第七章 德国对华政策 668
第八章 英国对华政策 677
第九章 美国对华政策 690
第三部分 日本的对华政策 714
第十章 日本对华政策的发展 714
第十一章 经济掠夺政策 723
第十二章 领土扩张政策 735
第十三章 至高权势政策 742
第十四章 政治控制政策 752
第十五章 “亚洲”门罗主义 762
第十六章 评日本对华政策 771
第十七章 华盛顿会议后日本政策的变化 783
第四部分 中国主权的损害 794
第十八章 治外法权及领事裁判权 794
第十九章 租界 814
第二十章 租借地 825
第二十一章 势力范围或利益范围 835
第二十二章 最惠国待遇 846
第二十三章 关税自主 862
第五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问题 876
第二十四章 新国际银行团 876
第二十五章 新国际银行团(续) 888
第二十六章 国际联盟与中国 896
第二十七章 山东问题 904
第二十八章 华盛顿会议与中国 936
第六部分 中国的对外政策 954
第二十九章 自我保存的政策 954
第三十章 恢复的政策 961
第三十一章 金规则政策 966
第三十二章 世界福祉的政策 971
第三十三章 专对日本的政策 975
门户开放主义与中国的关系 979
序言 985
引言 987
第一章 门户开放主义的起源 995
第二章 门户开放主义的成长 1012
第三章 门户开放主义实际应用 1027
第四章 门户开放主义的夭折和再倡议 1044
第五章 贸易的机会均等 1064
第六章 中国的完整 1072
第七章 门户开放主义和势力范围 1085
第八章 门户开放主义和中国铁路 1092
第九章 门户开放主义和日本的特殊利益 1098
第十章 门户开放主义和新国际银行联合企业 1107
第十一章 成功应用门户开放主义的条件 1112
附录1:海约翰的门户开放政策 1118
附录2:阐明美国的目的和政策的牒文 1121
附录3:英德协议文本 1123
附录4:有关满洲的备忘录 1124
附录5:中国的领土完整 1125
附录6:鲁特一高平协议 1126
附录7:诺克斯(Knox)的中立化建议向媒体发表的声明 1128
附录8:1915年5月13日美国关于二十一条要求的声明 1131
附录9:兰辛一石井协议 1132
附录10:中国银团协议文本 1134
附录11:九国条约关于中国事务中应遵守的原则和政策 1138
附录12:关于远东问题咨询委员会的决议 1142
附录13:关于中国现存或有关的条约义务的决议 1143
中国与世界和平 1145
序 1151
第一章 不平等条约 1153
第二章 中国民族主义 1159
第三章 星星之火燃遍全国 1170
第四章 英国对华新政策 1180
第五章 关税自主及其实施情况 1193
第六章 治外法权及其取消 1207
第七章 租界和移居区及其重归中国统治 1220
第八章 重整中国的条约关系 1231
附录:有关国际文献(Ⅰ—Ⅻ)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