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指数化监测与财政投入机制改革 以北京市义务教育为例》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栗玉香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5894587
  • 页数:1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归纳梳理了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实证北京市义务教育财政均衡水平演进的状况,探寻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由来、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特殊性及与教育财政投入的关联性;构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指标体系,采用核心指标具体测度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数。深入剖析了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财政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国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财政投入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北京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财政投入机制的改革建议。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义务教育均衡水平难与投入总量实现同比增长 1

1.1.2 义务教育非均衡状况与投入机制存在关联 2

1.1.3 现行义务教育均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缺陷 2

1.2 文献综述 3

1.2.1 国外研究综述 3

1.2.2 国内研究综述 4

1.3 研究目的 5

1.4 思路与方法 6

1.4.1 研究思路 6

1.4.2 研究方法 6

第2章 义务教育均衡的由来、现状及走向 8

2.1 义务教育均衡的由来 8

2.1.1 义务教育均衡的提出 8

2.1.2 义务教育均衡初期的财政状况 10

2.1.3 义务教育均衡初期的基本判断 14

2.2 义务教育均衡的现状 15

2.2.1 义务教育均衡目标定位 16

2.2.2 义务教育均衡财政投入重点 17

2.2.3 义务教育均衡现状 19

2.2.4 义务教育均衡的新进展 29

2.3 义务教育均衡的走向 32

第3章 义务教育均衡的特殊性与财政投入的关联 34

3.1 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的特殊性 34

3.1.1 公众意愿:义务教育均衡要求更为迫切 34

3.1.2 目标定位:高水平、高质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5

3.1.3 所处状态:高投入、高质量条件下的非均衡 35

3.2 义务教育均衡与财政投入关联的理论 36

3.2.1 多视角下的教育财政公平 36

3.2.2 测度教育财政中立的指标 39

3.3 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与财政投入关联的实证 41

3.3.1 区县间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差异与财政投入的关联性 42

3.3.2 区县间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差异与财政投入的关联性 45

3.3.3 区县间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差异与财政投入的关联性 47

3.3.4 区县间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差异与财政投入的关联性 50

3.3.5 义务教育均衡与财政投入关联程度判断 53

第4章 义务教育均衡监测指标及指数 55

4.1 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 55

4.2 义务教育均衡状况督导评价方案述评 57

4.2.1 现行评价方案遵循的基本原则 57

4.2.2 义务教育均衡状况督导评价的指标体系 58

4.2.3 对现行方案的评价 60

4.3 义务教育均衡监测指标构建 62

4.3.1 基本理念 62

4.3.2 监测指标设计 65

4.4 义务教育均衡监测指数 68

4.4.1 单项测度指数 68

4.4.2 局部测度指数 72

4.4.3 综合测度指数 72

第5章 义务教育均衡指数监测实证 74

5.1 核心指标确定 74

5.1.1 核心指标体系构成 74

5.1.2 核心指标含义解释 75

5.2 指标权重计算 76

5.2.1 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76

5.2.2 权重的计算:矩阵及结果 77

5.3 义务教育均衡综合指数计算 81

5.3.1 计算教育均衡综合指数的方法:EDI 81

5.3.2 区县义务教育均衡综合指数排序 83

5.4 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单项指数排序 85

5.4.1 各区县普通小学教育均衡单项指数排序 85

5.4.2 各区县普通初中教育均衡单项指数排序 89

5.5 区县义务教育均衡综合与单项指数解析 93

5.5.1 区县小学教育均衡综合与单项指数解析 93

5.5.2 区县初中教育均衡综合与单项指数解析 101

5.6 实证结论 109

第6章 义务教育均衡财政投入问题与根源 110

6.1 义务教育均衡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110

6.1.1 生均公用经费差异突出 110

6.1.2 区县间、学校间生均教育经费两极分化严重 111

6.1.3 学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较低 111

6.1.4 学校之间教师待遇与存量教育资源差别较大 112

6.1.5 义务教育非均衡格局发生变化 113

6.1.6 义务教育利益群体分化 113

6.2 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存在问题的根源 114

6.2.1 校际间预算内及学校收入差异大 114

6.2.2 区县间财力差异影响生均教育经费均衡 116

6.2.3 市财政对区县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均衡效用有限 116

6.2.4 重投入、轻使用“对冲”了增量投入均衡的效果 119

6.2.5 义务教育财政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119

6.2.6 信息公开程度较低影响均衡效果的监督 121

第7章 政府引导非财政资金投入教育的政策选择 123

7.1 非财政资金投入教育的状况 123

7.1.1 非财政资金投入义务教育的总量规模较小 123

7.1.2 非财政资金教育投入在波动中小幅增长 124

7.1.3 相对于人均GDP,非财政资金教育投入规模偏小 124

7.1.4 非财政资金教育投入占教育经费比重基本保持稳定 125

7.1.5 非财政资金义务教育投入占社会办学经费比重下降 125

7.2 非财政资金投入义务教育均衡的效应及成因 126

7.2.1 非财政资金投入义务教育均衡的效应 126

7.2.2 非财政资金投入义务教育均衡效应弱的成因 127

7.3 政府引导非财政资金投入教育的政策选择 129

7.3.1 出台针对义务教育捐赠的特殊税收政策 129

7.3.2 实行薄弱学校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配套激励政策 130

7.3.3 尝试发行定向的“义务教育均衡”债券 130

第8章 义务教育均衡财政投入的国际经验 132

8.1 美国财政投入机制与政策 132

8.1.1 均衡区域间政府教育财政供给 132

8.1.2 优先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 134

8.1.3 加强薄弱学校财政投入 136

8.1.4 扶持社会弱势群体财政救助计划 137

8.2 英国财政投入机制与政策 139

8.2.1 建立中央直接拨款的公立学校 139

8.2.2 “基数和因素加权经费需求”的拨款机制 140

8.2.3 改造薄弱学校的教育行动区计划 141

8.3 澳大利亚财政投入机制与政策 143

8.3.1 区域间政府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标准化 143

8.3.2 “学校需求本位”的经费拨款机制 144

8.3.3 维多利亚校本财政拨款公式 145

8.4 韩国财政投入机制与政策 146

8.4.1 均衡区域间政府教育财政供给 146

8.4.2 优先贫困地区免费义务教育 147

8.4.3 通过初中教育平准化改造薄弱学校 147

8.5 南非财政投入机制与政策 148

8.5.1 均衡区域间政府教育财政供给的分配公式 148

8.5.2 均衡学校间财政的“国家学校经费规范和标准” 149

8.5.3 贫困学生义务教育免费行动计划 150

8.6 义务教育均衡财政投入的国际经验 151

8.6.1 以法律为保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 151

8.6.2 将教育财政均衡供给的目标定位于均衡义务教育服务 151

8.6.3 打破既得教育利益格局 152

8.6.4 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更多的财政责任 153

8.6.5 最低水平的支出保障与高支出封顶 153

8.6.6 保持和加强基层政府管理的责任与自主权 154

第9章 义务教育均衡财政投入机制改革 155

9.1 财政投入机制改革的目标 155

9.1.1 义务教育服务均衡与财政均衡的关系 155

9.1.2 义务教育均衡财政投入机制改革的目标定位 157

9.2 财政投入机制改革的框架 158

9.2.1 统筹机制:市级政府对区县级政府的教育财政均衡供给机制 159

9.2.2 拨款机制:基于校际间教育服务水平均衡的拨款 163

9.2.3 预算机制:教育财政预算精细化 165

9.2.4 监测机制:义务教育均衡指数化测度机制 167

9.2.5 互动机制:义务教育财政信息透明化 169

9.3 财政投入机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173

9.3.1 打破既得利益格局,均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173

9.3.2 强化公众参与,均衡不同群体利益 175

9.3.3 提高财政政策执行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效果 176

参考文献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