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义丹,王杰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1841709
  • 页数:3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七章,全书记录了天津大学116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这116年间涌现出的优秀“天大人”。

总章 百年鸿泥 文化记忆 1

第一章煌煌上痒 渤海之旁 15

流滋润泽天津卫 17

龙牌大学——老北洋 19

北洋大学堂与博文书院 21

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盛宣怀 22

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个章程 26

中国创办大学的第一个奏折 27

“德绩过人”的教育家丁家立 29

承上启下者——王修植 31

播撒“良风”的一代宗师王劭廉 32

留美幼章中的北洋掌校人 35

群英荟萃——掌校人 37

津沽巨擘——桃花堤 38

我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 40

中国法学第一人——王宠惠 42

皇帝殿试北洋大学堂毕业生 45

中国第一批大学留学生 46

国立北洋大学与民国首任校长徐德源 47

院系调整与定名天津大学 49

建校——激情燃烧的岁月 50

津门“江南”话天大 52

天津大学校长张国藩 54

鸿泥点点一脉相传 56

第二章 国之大器 负鼎北洋 59

“兴学强国”——中华民族觉醒的新起点 61

为“继起者规式”的综合性大学 62

“五四运动”中高高飘扬的北洋校旗 64

“五四运动”群星璀璨 66

火烧赵家楼的学运领袖陈荩民 68

北洋大学与北洋工学院 69

中国的“柏林大学” 71

“兴起研究著述之风” 73

“要实地把中华改造” 75

抗战爆发前张学良对北洋大学学生的两次讲话 77

北洋学生旅行剧团 78

绝食抗战的王季绪 79

战斗在“一二·九运动”中的北洋学生 80

西迁、西迁,抗日战争中国高等教育的播火记 83

古路坝西北工学院 85

泰顺的谷仓 87

七星寺的灯火 88

烈火真金——抗战中的北洋学子 89

抗战英烈 92

把最早的大学留给新中国 94

做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孵化器” 96

第一个“吃教改螃蟹”的人 97

“三点指示”和领袖关怀 100

教育部长的“天大”情怀 101

第三章 实事求是 严谨治学 105

确立实事求是校训的校长赵天麟 107

以书为田砚耕不辍的李书田院长 111

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 113

法学博士冯熙运校长 115

工程教育家和机械工程专家刘仙洲 116

钱塘江大桥与茅以升 118

矿冶先驱、教育家蔡远泽 120

北洋大学的文化符号 121

回家,回到北洋,回到桃花堤 124

理工重镇学术重心 126

“科学建国的堡垒” 128

“考学难!考学难!考上北洋难于上青天!” 129

砥柱中流的“金钟” 130

“欢迎校长张含英” 132

新中国的北洋大学 134

校务委员会主席刘锡瑛 135

“向科学进军” 137

教育家李曙森校长 139

宏大蓝图,综合规划 143

“严”和“全”——鲜明的办学特色 145

天津大学院士群体 148

第四章 桃李无言 下自成蹊 159

中国矿藏之父王宠佑 161

音韵学大家杨荫杭 162

“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 165

银行家钱永铭 167

名冠中西的经济学家马寅初 168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太雷 171

一弯新月照东西——诗人徐志摩 172

数学家秦汾 175

中国水产教育创始人孙凤藻 175

协和医院院长、著名医学家刘瑞恒 176

现代师范教育创始人李建勋 178

女子师范教育奠基人齐璧亭 180

中国现代法学家徐谟 182

试制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的邓曰谟 184

一代武术宗师陈洋岭 186

书法大家郭风惠 188

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始人孙越崎 189

地层古生物学家孙云铸 192

石油地质学家黄汲清 194

气象双杰——吴树德、徐世大 196

冶金学和冶金物理化学家、教育家魏寿昆 198

交通名宿刘景山 201

曾养甫与钱塘江大桥 202

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 204

当代文学家程树臻 205

排球学者李安格 206

电影表演艺术家向梅 207

新中国石油工业中的天大人 208

一生贡献给石油事业的李天相 211

天大人会师奥运建设 213

师风师德高 桃李自成蹊 215

第五章 龙腾虎跃 彩凤华章 219

北洋大学的学生社团 221

北洋大学的学生自治会 223

北洋学生的学术团体 225

北洋学生的文艺团体 228

北洋学生的体育运动 229

北洋大学的社团管理 230

新中国的天津大学学生社团 233

百花齐放 文化兴校 238

青春舞动 团旗猎猎 240

挑战自我 放飞梦想 243

君子之辩 命运对决 245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247

创意相声剧 舞台新乐趣 249

夏日随想 军乐嘹亮 250

绽放炫彩年华 共舞时代之巅 252

北洋大讲堂 名人育英才 253

创新成才 起航北洋 257

漫溯科迹 科技英才 259

工作论坛畅谈就业理念 261

演绎校史 传承文化 262

聚缘天大 韵律北洋 263

天籁之音 旋律飞扬 265

公益讲堂 播撒爱心 267

大学生国旗护卫队 268

建筑学子 名振寰宇 270

第六章 高山鼓乘 再续辉煌 273

“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目标 275

学科建设做龙头 精品特色比翼飞 277

跻身首批“211工程”院校行列 280

“985工程”为天大腾飞插上两翼 282

领导关怀 天大扬帆 283

30年前蓝图 成就今日辉煌 285

探求高层次人才培养之路 287

天大毕业生受社会青睐 289

学府风景线 290

跨越世纪的“燃烧” 293

巍巍北洋 助华夏圆了飞天梦 295

屹立世界塔器之林 296

“双酚A”和“燃料乙醇”技术双璧生辉 298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300

三大代表性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303

天南街上矗起一座两校合作大厦 304

116年的开放历程 307

三大经典校庆回眸 309

伟大的构想——研究型大学寻踪 314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兴建新校区 317

第七章口碑相传源远流长 319

新中国汽车研发奠基人 321

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的设计制造者——文传源 324

北洋学子发现攀枝花历史情况 326

天下之剑谁为最 327

党的恩情 终生难忘 328

我与黄诚 335

革命烈士黄诚 337

校歌作者与近代音乐教育大师萧友梅、廖辅叔 339

北洋大学盾牌校徽之再现 340

记北洋工学院代理院长王季绪教授为要求抗日而绝食事 343

永不言弃——记桥梁专家罗英 345

回忆我的父亲 351

后记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