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3
一、国外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3
二、国内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7
第三节 论文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14
一、论文内容、结构 14
二、研究方法 17
第四节 个案选取的理由及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9
一、湖南街道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9
二、漕河泾街道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0
三、潍坊街道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1
四、高境镇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
第二章 城市社区与社区治理方式的发展 24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城市的特性 24
一、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从宗教政治聚集体到工商业、金融贸易产业聚集体 24
二、城市的特性:异质性、流动性、开放性、聚集性 29
三、城市的渴望:分离中的联合 31
第二节 城市社区概念的厘定 33
一、社区理论的发展 33
二、城市社区概念的厘定 35
第三节 城市社区治理方式的发展 36
一、传统的城市社区:政治、宗教统领的社区治理 36
二、近现代的城市社区:经济与政府力量冲击下的社区治理 38
三、当代城市的社区渴望:社会力量引领下的社区治理 40
第三章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演变发展 43
第一节 城市街一居体制的建立:边缘与自主的协作 44
一、街一居制的初步建立 44
二、基层资源的初步协理:边缘而自主 45
第二节 基层管理的曲折退步:从自主到盲从 46
一、从边缘走出:基层管理的无序与“革命化” 46
二、基层自治资源的破坏 46
三、组织脆弱性的根因:制度惯性 47
第三节 社区管理的复苏与发展 48
一、社区管理体制变革的经济社会背景 48
二、社区建设的展开与发展 49
三、对我国社区管理体制发展变革的思考 53
第四节 上海市的社区管理体制变革 54
一、社区管理体制变革的历史背景 54
二、街道职能权力的扩充与社区建设的发展 55
三、对上海市社区管理体制变革的思考 65
第四章 社区资源与社区管理 69
第一节 社区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69
一、城市社区组织传统的单一资源支持模式 69
二、当前上海市多元化的城市社区资源 73
第二节 社区管理的效果 83
一、可见公共物品的供给状况 83
二、无形公共物品的供给状况 94
第三节 社区资源共治的边界 100
一、理论争论中的边界:清晰与模糊的理论探讨 101
二、实践中的边界:分异与融合 103
三、游移的边界:资源购买力渗透下的话语权交换 105
四、边界的划分与治理能力 107
第五章 体制运行的基础性组织之一:双重身份的居委会 109
第一节 居民委员会组织的基础性地位 110
一、时间的累计塑造出居委会组织在社区组织框架中的特殊地位 110
二、居委会权威来源的强政治性色彩 111
三、居委会资源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111
四、居委会制度建设的相对完整性 112
第二节 行政性与自治性的复合:居委会的双重身分 112
一、居委会的身份双重性 113
二、行政化侵蚀下的居委会组织 116
三、作为自治组织的居委会 129
四、居委会对政府的谈判能力与权力变通 148
第三节 居委会发展的制度性困境 150
一、居委会组织法对居委会定位的矛盾,必然引致居委会丧失自己的定位 151
二、居委会在政府扶植下自觉找到社区自治的路径非常困难 151
三、群众的支持力度的异常薄弱,成为居委会发展的重要的限制之一 153
四、居委会自身的自主资源太少,使其无法放手发展工作 157
第六章 体制发展的新型社区组织:贫弱的业委会 161
第一节 业委会的生存空间 162
一、不受业主待见的业委会 162
二、业委会的工作绩效 168
三、业委会、物业公司的特殊关系 170
第二节 业委会行动的制度环境分析 178
一、依靠“良心”支撑的业委会日常运作 178
二、业委会运行的制度环境分析 180
三、优化业委会制度环境的几点思考 196
第七章 体制转型的承接性组织:社工与社区居民组织 199
第一节 社工站的引入与制度发展困境 200
一、国外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200
二、社区工作站的引入与发展现状 201
第二节 社区居民组织的制度生存空间 208
一、社区自发组织基本状况 209
二、社区自发组织发展的制度空间 216
第八章 组织间的沟通协作制度 222
第一节 社区组织间协作制度的主题 222
一、社区组织间协作的必要 223
二、社区组织间协作制度的主题 225
第二节 社区组织间协作的基本现状 226
一、社区组织间协作制度的初步发展 226
二、社区组织间协作制度存在的问题 232
第三节 社区组织间协作制度的发展空间 242
一、关键性资源存在状况及其对协作机制建设的影响 243
二、共同事件的存在及其对协作制度建设的影响 247
第九章 结论与思考 254
第一节 结论 254
一、公共产品品质提升与供给不均衡共存 255
二、居委会的双重性身份与发展瓶颈并存 256
三、业委会处于双重贫弱的制度环境 257
四、社工站与居民组织的发展都具双重性 257
五、组织间协调制度空间大但构建困难 258
第二节 思考 259
一、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支持体系需切实多元化 259
二、居委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亟需完善 260
三、加强物业的市场化运行,扩充业委会运行的制度空间 261
四、社工站定位需端正,居民组织发展需放开 263
参考文献 264
附录 274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