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主体——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及其主体能力的根据和发展 3
第六章 人作为主体的基本规定性 3
第一节 自主性 3
一、最高存在 3
二、自我创造性 11
三、对象化的本质 16
第二节 主观性 22
一、具有意识的存在物 22
二、自我意识 30
三、自由自觉的能动性 34
第三节 自为性 37
一、价值主体 37
二、人的价值 43
三、自为的存在 49
第四节 人对自身主体性认识的发展 52
一、从对主体的幻想意识到人的自我发现 52
二、中国哲学史主体意识的发展 62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科学学说 68
第七章 主体能力的自然基础 76
第一节 主体是自然演进到社会的最高产物 76
一、主体能力的性质及其形成 76
二、种系演进与劳动的作用 79
三、个体能力的产生 82
第二节 主体能力的生理基础 83
一、主体实践能力与生理机制 83
二、主体意识能力与生理基础 88
三、生理能力的改造与提高 95
第三节 主体能力系统与智能模拟 103
一、主体能力与工具的运用 103
二、现代科技发展与智能模拟 109
第八章 主体的社会规定性 114
第一节 主体的存在形态 114
一、主体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人 114
二、主体的不同存在形态 118
第二节 社会条件对主体活动的制约性 125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25
二、社会条件对主体能力的制约性 129
三、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与社会的发展 132
第三节 主体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 135
一、主体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35
二、主体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特征 138
第四篇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真善美的统一与自由的实现 149
第九章 主客体统一的规定性 149
第一节 主客体对立统一关系的本质 149
一、主体与客体对立的本质 149
二、主客体的统一 155
第二节 主客体对立统一的内容 159
一、真与假——观念状态的对立统一 159
二、善与恶——实在形态的对立统一 171
三、美与丑——主体与其对象化的自身本质的对立统一 176
第十章 实践 186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 186
一、实践本质的发现 186
二、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性 191
三、实践类型的划分 196
第二节 实践的系统结构 201
一、实践的基本要素 201
二、实践系统中的理性结构 208
三、实践的社会结构 214
四、实践的系统发展机能 217
第三节 实践的作用 221
一、实践是主客体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221
二、实践使主观存在转化为直接现实性的存在 222
三、实践使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225
四、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228
五、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的检验标准 230
第十一章 认识 234
第一节 认识活动的本质 234
一、立足于实践了解认识的本质 234
二、认识在主客体统一中的作用 240
第二节 认识活动的要素及其内在机制 245
一、认识的基本形式和要素 245
二、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 256
第三节 辩证思维与知性思维 267
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认识论本质 267
二、辩证思维与知性思维的区别和联系 274
三、辩证思维模式与知性思维模式 289
第四节 认识的发展及其规律 294
一、认识发展过程的规律性 294
二、认识成果的发展 305
第十二章 自由 310
第一节 自由的本质 310
一、自由的规定性 310
二、自由的本质 317
第二节 自由的实现 325
一、实现自由的条件与道路 325
二、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 335
后记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