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篇 3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 3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
一、整体观念 3
二、辨证论治 3
第二节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3
一、阴阳学说 4
二、五行学说 6
第三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9
一、精 9
二、气 10
三、血 12
四、津液 13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4
第四节 脏腑 15
一、五脏 16
二、六腑 20
三、奇恒之腑 22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23
第五节 经络 26
一、经络的概念 26
二、经络系统的内容 26
三、十二经脉(正经十二) 27
四、奇经八脉 28
五、经络的生理功能 28
六、经络学说的应用 29
第六节 形体官窍 29
一、五体 30
二、五官九窍 31
第七节 体质 32
一、体质的概念 32
二、体质的分类 33
第八节 病因 33
一、外感病因 34
二、内伤病因 37
三、其他病因 39
第九节 病机 40
一、邪正的概念和发病的基本原理 40
二、邪正盛衰病机 41
三、阴阳失调病机 42
四、精、气、血、津液失常病机 43
第十节 辨证 45
一、八纲辨证 45
二、气血阴阳病辨证 47
三、脏腑病辨证 48
第十一节 预防、治则、康复 51
一、预防 51
二、治则 52
三、康复 55
第二章 中药材基础知识 57
第一节 中药著作选介 57
一、《神农本草经》 57
二、《新修本草》 58
三、《证类本草》 58
四、《本草纲目》 59
五、《中华本草》 60
六、安徽主要本草学家和著作 60
第二节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 62
一、中药的分类 62
二、生物命名法 63
三、中药材命名法 64
第三节 中药的来源 66
一、植物类常用中药 66
二、动物类常用中药 72
三、矿物类常用中药 73
第四节 中药贮藏 74
一、引起中药变质的因素 74
二、中药贮藏养护 76
三、中药质量变化与防治 78
第五节 常用中药材的产地 80
一、植物类中药材的产地 80
二、动物类中药材的产地 91
三、矿物类中药材的产地 92
第三章 中药化学基础知识 93
第一节 概论 93
一、中药化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93
二、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94
三、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95
第二节 生物碱 97
一、生物碱的结构与分类 97
二、理化性质 97
三、提取与分离 99
四、实例 99
第三节 苷类 104
一、苷的结构与分类 104
二、苷类的理化性质 105
三、苷的提取与分离 106
四、实例——苦杏仁 106
第四节 醌类 107
一、结构与分类 107
二、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09
三、提取与分离 110
第五节 香豆素和木脂素 110
一、香豆素 110
二、木脂素 113
第六节 黄酮类化合物 114
一、结构与分类 114
二、理化性质 115
三、提取与分离 116
四、实例 117
第七节 强心苷 119
一、结构与分类 119
二、理化性质 121
三、提取与分离 123
四、实例:去乙酰毛花洋地黄苷丙(西地兰) 123
第八节 皂苷 123
一、结构与分类 123
二、理化性质 126
三、提取与分离 126
四、皂苷的显色反应 126
五、含皂苷的中药实例 127
第九节 萜类和挥发油 130
一、萜类 130
二、挥发油 134
三、萜类化合物的实例 135
第十节 其他成分 136
一、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 136
二、有机酸 138
三、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139
四、多糖 139
五、鞣质 140
第四章 中药学 142
第一节 中药学发展简史 142
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 142
一、四气 142
二、五味 142
三、升降浮沉 144
四、归经 145
五、毒性 145
第三节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146
一、中药的配伍 146
二、中药的用药禁忌 147
第四节 中药的剂型与剂量 147
一、中药的剂型 147
二、中药的剂量 147
第五节 中药的配方知识 148
一、中药的处方 148
二、中药的斗谱 149
三、中药并开 150
四、处方应付 150
第六节 中药的调剂 151
一、审方 151
二、计价 151
三、调配 151
四、复核 152
五、发药 152
第七节 中药的用法 152
一、煎煮方法 152
二、服药方法 153
第八节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简介 153
一、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概念及其命名 153
二、服用方法 153
三、注意事项 154
四、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国内外研究概况 154
第九节 常用中药 154
一、解表药 154
二、清热药 156
三、泻下药 160
四、祛风湿药 161
五、芳香化湿药 162
六、利水渗湿药 163
七、温里药 165
八、理气药 166
九、消食药 167
十、驱虫药 168
十一、止血药 168
十二、活血祛瘀药 169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171
十四、安神药 174
十五、平肝息风药 175
十六、开窍药 176
十七、补虚药 177
十八、收涩药 180
十九、涌吐药 181
二十、外用药及其他 182
第五章 中药炮制学 183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183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183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 183
第二节 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184
一、炮制基本技术 184
二、炮制对中药成分的影响 185
三、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187
第三节 炮制目的与临床疗效 188
一、炮制目的 188
二、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189
第四节 净选加工 189
一、清除杂质 189
二、分离和去除非药用部位 189
三、其他加工 190
第五节 饮片切制 190
一、药材的软化 190
二、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 192
三、饮片的干燥 193
四、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 193
第六节 清炒 194
一、炒黄 194
二、炒焦 194
三、炒炭 194
四、实例 194
第七节 加辅料炒 197
一、麸炒 197
二、米炒 197
三、土炒 197
四、砂炒 198
五、蛤粉炒 198
六、滑石粉炒 198
七、实例 198
第八节 炙法 201
一、酒炙 201
二、醋炙 202
三、盐炙 202
四、姜炙 202
五、蜜炙 202
六、油炙 202
七、实例 202
第九节 煅法 208
一、明煅法 208
二、煅淬法 208
三、闷煅法 208
四、实例 209
第十节 蒸煮? 210
一、蒸法 210
二、煮法 210
三、?法 210
四、实例 211
第十一节 其他制法 213
一、复制法 213
二、发酵法 213
三、发芽法 213
四、制霜法 214
五、烘焙法 214
六、煨法 214
七、提净法 214
八、水飞法 214
九、干馏法 214
十、实例 214
第六章 中药鉴定学 218
第一节 概述 218
一、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218
二、中药鉴定学的发展 218
第二节 中药鉴定的依据 22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20
二、部颁标准 220
三、地方标准 220
第三节 中药鉴定的取样方法和一般程序 220
一、取样方法 220
二、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221
三、常规检查方法 222
第四节 中药鉴定的方法 223
一、基源鉴定 223
二、性状鉴定 223
三、显微鉴定 223
四、理化鉴定 225
五、生物检定 226
第五节 根及根茎类药材 226
一、根类药材 226
二、根茎类药材 228
第六节 茎木类药材 246
一、性状鉴别 247
二、显微鉴别 247
第七节 皮类药材 249
一、性状鉴别 249
二、显微鉴别 250
第八节 叶类药材 253
一、性状鉴别 253
二、显微鉴别 253
第九节 花类药材 254
一、性状鉴别 254
二、显微鉴别 255
第十节 果实及种子类药材 257
一、果实类药材 257
二、种子类药材 257
第十一节 全草类药材 264
第十二节 藻、菌、地衣类药材 268
第十三节 树脂类药材 269
一、树脂的分类 269
二、树脂类药材的鉴定 270
第十四节 其他类药材 271
第十五节 动物类药材 272
第十六节 矿物类药材 277
一、矿物的性质 277
二、矿物类药材的鉴定 278
第七章 中药药剂学 280
第一节 概述 280
一、中药药剂学的含义及其性质 280
二、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 280
三、中药剂型的分类 281
第二节 药剂卫生 282
一、概述 282
二、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 282
三、药剂的防腐与防腐剂 283
第三节 粉碎与筛析 284
一、粉碎 284
二、筛析 285
三、微粉学的基础知识 285
第四节 浸提、分离与浓缩、干燥 286
一、浸提 286
二、分离和精制 287
三、浓缩与干燥 288
第五节 表面活性剂与液体药剂 289
一、表面活性剂 289
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290
三、液体药剂 291
第六节 浸出药剂 293
一、概述 293
二、中药合剂与口服液 293
三、糖浆剂 294
四、煎膏剂 294
五、酒剂与酊剂 295
六、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295
第七节 散剂 296
一、概述 296
二、散剂的制备 296
第八节 颗粒剂 297
一、概述 297
二、颗粒剂的制备 297
第九节 胶囊剂 298
一、概述 298
二、胶囊剂的制备 298
第十节 丸剂 299
一、概述 299
二、水丸 300
三、蜜丸 301
四、浓缩丸 302
五、糊丸和蜡丸 302
六、滴丸 302
七、丸剂的包衣 303
第十一节 片剂 304
一、概述 304
二、片剂的赋形剂 306
三、中药片剂的制备 309
四、片剂的包衣 314
五、片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316
第十二节 外用膏剂 317
一、概述 317
二、软膏剂 317
第十三节 栓剂 319
一、概述 319
二、栓剂的基质 319
三、栓剂的制备 319
第十四节 注射剂(附滴眼剂) 320
一、概述 320
二、热原 321
三、注射剂的溶剂 321
四、注射剂的附加剂 322
五、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323
六、输液剂与血浆代用液 327
七、粉针剂与其他注射剂 328
八、滴眼剂 328
第十五节 气雾剂 329
一、概述 329
二、气雾剂的组成 329
三、气雾剂的制备 330
第十六节 药物制剂新技术 330
一、β-环糊精包合技术 330
二、微型包囊技术 331
三、固体分散技术 333
第十七节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334
一、概述 334
二、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334
三、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334
四、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考核方法 335
五、中药固体制剂的稳定性 336
第十八节 生物药剂学概论 337
一、概述 337
二、药物的体内转运过程 337
三、影响制剂生物有效性的因素 338
四、中药制剂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339
第八章 中医药学术论文写作 342
第一节 概论 342
第二节 学术论文的一般特点 343
一、结构特点 343
二、语言特点 343
三、表达方式特点 343
第三节 学术论文写作要求 344
一、写作态度 344
二、写作基础 344
三、质量要求 344
第四节 学术论文写作方法 345
一、资料的查阅与整理 345
二、选题 347
三、拟定提纲 348
第五节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349
一、文题 349
二、署名 349
三、摘要 349
四、关键词 349
五、正文 349
六、致谢 350
七、参考文献 350
第六节 中医药学术论文常见体裁 351
一、理论著述 351
二、实验报告 352
三、综述 353
第七节 学术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54
一、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 354
二、语言文字及名词术语的规范 355
三、投稿问题 355
提高篇 359
第一章 中药资源 359
第一节 概述 359
一、中药资源的特点 359
二、中药资源与环境 359
三、野生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60
四、发展中药生产 361
第二节 中药资源的种类 362
一、中药资源种类的构成 362
二、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中药资源 368
三、中药资源与中药材、民间药、民族药 372
第三节 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区划 373
一、东北中药区 374
二、华北中药区 376
三、华东中药区 380
四、西南中药区 387
五、华南中药区 398
六、内蒙古中药区 402
七、西北中药区 406
八、青藏高原中药区 409
九、海洋中药区 413
第二章 中药材品质与常见混伪品种鉴别 418
第一节 中药材品质概述 418
一、决定中药材品质的因素 418
二、药材品质的评价方法 418
第二节 中药材品质的历史与现状 419
一、药材的伪品问题 419
二、中药材的劣品问题 420
第三节 常见中药材的品质与混伪品鉴别 422
一、藻菌类药材 422
二、叶类药材 425
三、花类药材 426
四、果实种子类药材 429
五、皮类药材 434
六、全草类药材 437
七、根及根茎类药材 438
八、动物类药材 446
九、其他类药材 449
第三章 中药药事管理与法规 451
第一节 中药药事管理概述 451
一、中药学事业与中药药事管理 451
二、中药药事管理的宗旨 451
三、中药药事管理研究内容与特点 451
四、中药药事管理发展概况 452
第二节 中药药事组织概述 454
一、药品监督管理组织 454
二、中药生产经营组织 456
三、中药事业性组织和社会团体 457
四、国外药事管理体制介绍 458
第三节 我国现行主要药事法规释义 45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释义 45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释义 461
三、《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释义 462
四、《中药品种保护条例》释义 464
五、《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释义 465
六、《中药饮片包装管理办法》释义 467
七、“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法规释义 468
八、国家规定的食药两用的中药品种介绍 471
第四节 中药使用管理 471
一、医院药事管理概述 471
二、医院药剂科的作用、任务及组织机构 472
三、医院中药分级管理 473
四、中药处方管理 474
五、中药库房业务管理 475
六、中药加工炮制业务管理 477
七、中药制剂业务管理 477
八、中药的经济管理 479
九、中药临床药学业务管理 480
十、中药情报管理 481
第五节 中药质量监督管理 487
一、中药质量监督管理概述 487
二、药品标准 489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490
四、药品品种的整顿与淘汰 492
五、国家基本药物 492
六、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 493
第六节 中药生产经营管理 498
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释义 498
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释义 501
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释义 503
四、《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释义 505
第七节 中药新药管理 507
一、中药新药的概念和分类 507
二、《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释义 508
三、《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释义 509
四、中药新药的临床前与临床研究要求 512
五、中药新药的申报与审批 512
六、中药新药保护与技术转让 513
第八节 药品有效期、标签、说明书与注册商标 513
一、药品有效期 513
二、药品标签 514
三、药品说明书 514
四、药品注册商标 515
第四章 临床中药学 516
第一节 临床常用中药 516
一、解表药 516
二、清热药 521
三、泻下药 527
四、祛风湿药 529
五、化湿药 531
六、利水渗湿药 532
七、温里药 534
八、理气药 535
九、消食药 536
十、驱虫药 537
十一、止血药 537
十二、活血化瘀药 539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542
十四、安神药 544
十五、平肝息风药 545
十六、开窍药 547
十七、补虚药 548
十八、收涩药 555
十九、外用药 556
第二节 临床常用配伍简释 557
第五章 中药药理学 564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564
一、中药药理学的概念与学科地位 564
二、学习中药药理学的任务 564
三、中药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564
第二节 中药药性的药理研究概况 564
一、四性的药理 564
二、五味的药理 565
三、升降浮沉的药理 565
四、归经的药理 565
五、用药禁忌 565
第三节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565
一、药物因素 565
二、机体因素 566
三、环境因素 566
第四节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566
一、作用的多效性 566
二、某些作用的双向调节性 566
三、量效关系的复杂性 567
四、作用的相对不稳定性 567
五、作用的相对缓和 567
六、与中药功效的一致性 567
第五节 中药复方的药理 567
一、中药复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67
二、中药复方药理的研究方法 568
第六节 中药新药药理学、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568
一、中药新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568
二、中药新药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570
第七节 解表药 572
第八节 清热药 575
第九节 泻下药 578
第十节 祛风湿药 580
第十一节 芳香化湿药 581
第十二节 利水渗湿药 582
第十三节 温里药 583
第十四节 理气药 585
第十五节 消食药 586
第十六节 活血化瘀药 588
第十七节 止血药 590
第十八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 592
第十九节 安神药 593
第二十节 平肝息风药 594
第二十一节 开窍药 595
第二十二节 补虚药 596
第二十三节 收涩药 601
第六章 中药制剂制备工艺研究 603
第一节 中药制备工艺研究的重要性 603
第二节 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603
一、根据防治疾病需要选择剂型 603
二、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 604
三、根据应用及贮运等要求选择剂型 604
四、根据生产实际条件选择剂型 604
第三节 制备工艺的研究 605
一、制备工艺优选的原则及工艺与药物疗效的关系 605
二、制备工艺研究的程序与内容 605
第四节 实例——复方桂萸颗粒剂 607
一、处方 607
二、制备工艺研究 608
三、制备方法 610
第五节 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 610
一、正交设计前准备工作 610
二、正交试验结果 611
三、数据处理 611
第七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613
第一节 片剂进展 613
一、概述 613
二、分类介绍 613
第二节 抗癌药的微球新剂型(磁性导向给药新剂型) 616
一、概述 616
二、微球制备方法、质量要求与用法 617
三、体内分布研究及疗效安全评价 617
四、国内肝化疗栓塞模式 618
五、药物微球——新型栓塞剂的应用前景 619
第三节 口腔给药新剂型 619
一、概述 619
二、口腔粘膜的生理特点和吸收过程 620
三、辅料选择 621
四、口腔给药新剂型与实例 621
五、药物的口腔吸收试验 622
第四节 经皮吸收制剂与进展 622
一、概述 622
二、定义与类型 622
三、基础研究方面的概况 624
四、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程序 624
五、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 625
六、国内外经皮给药制剂进展情况 625
第五节 缓释、控释制剂 628
一、概述 628
二、缓释、控释制剂释药原理与方法 628
三、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631
第六节 超临界萃取法 632
一、概述 632
二、方法与原理 632
三、操作过程 632
四、提取特点 633
第八章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鉴定 634
第一节 概述 634
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概念 634
二、分离有效成分的意义 635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经典提取分离方法 636
一、预试验 637
二、各类成分的检查 639
三、各种提取方法 643
四、各种分离纯化方法 646
五、几种杂质的处理 650
六、结晶、重结晶和有效成分纯度的判断 651
第三节 中药有效成分层析分离的原理与技术 655
一、概述 655
二、吸附层析的原理及应用 656
三、分配层析的原理及应用 670
四、离子交换层析 677
五、凝胶层析 683
第四节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鉴定 685
一、元素定性分析 686
二、元素、基团的定量微量分析和计算实验式、分子式 686
三、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查阅资料确定化合物为“已知”或“未知” 687
四、近代物理方法的应用 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