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理论与方法 3
1 生态文明概论 3
1.1 人类文明形态的演替 3
1.2 生态文明的缘起 7
1.3 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 10
1.4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12
1.5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15
1.6 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 16
2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及其意义 18
2.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 18
2.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 22
2.3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意义 25
2.4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实践 26
2.5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 32
2.6 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先领域 40
3 生态文明建设框架及指标体系 45
3.1 生态文明建设框架 45
3.2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53
4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理论基础 60
4.1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相关理论 60
4.2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相关理论 68
4.3 生态文化建设相关理论 69
4.4 规划相关理论 74
5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原理与方法 76
5.1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内涵及目的 76
5.2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原则 77
5.3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内容 78
5.4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方法 81
6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88
6.1 规划要点与技术路线 88
6.2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91
6.3 生态系统安全构建 94
6.4 生态景观格局分析 97
6.5 最优景观格局构建 102
7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104
7.1 规划要点与技术路线 105
7.2 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108
7.3 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114
7.4 生态服务产业 116
8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22
8.1 生态文化的产生及内涵 122
8.2 生态文化体系的构成 123
8.3 生态文化规划 126
8.4 生态文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129
第二部分 案例研究 133
9 规划区概况 133
9.1 自然环境概况 133
9.2 社会经济概况 138
9.3 研究区的典型意义 143
10 惠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件分析 145
10.1 土地资源与利用现状 145
10.2 环境问题 146
10.3 生态景观格局评价 147
10.4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151
10.5 惠济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SWOT分析 155
10.6 小结 159
11 惠济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总则 160
11.1 建设目标 160
11.2 功能区划 162
11.3 建设布局 166
12 惠济区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规划 169
12.1 生态景观格局优化构建 169
12.2 生态环境优化规划 172
12.3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规划 187
13 惠济区生态产业建设专项规划 193
13.1 生态产业规划目标 193
13.2 惠济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94
13.3 生态产业规划布局 199
13.4 农业类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202
13.5 工业类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208
13.6 服务类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213
13.7 重点工程 215
14 惠济区生态文化建设专项规划 217
14.1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目标与发展定位 217
14.2 生态文化基础建设 219
14.3 生态文化培训 224
14.4 示范建设 226
14.5 文化产品 228
15 规划效益分析及保障体系建设 235
15.1 效益分析 235
15.2 保障体系建设 238
主要参考文献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