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聚讼纷纭的研究领域 1
第一节 生态 1
第二节 生态学 3
第三节 生态美学 5
第一章 一种全新的生态世界观 11
第一节 生态观形成的现实基础 12
一、传统科学的负面效应 12
二、生态学的跨学科发展 18
第二节 生态学形成的理论背景 20
一、传统的科学世界观 20
二、物理学带来的变革 39
第三节 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47
一、走向有机的世界 47
二、主客交流的可能 58
第二章 儒家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 70
第一节 人伦视野的有机整体论 70
一、“仁”为核心的整体建构论 70
二、“人生不能无群”的关系论 78
三、“生生不息”的动态生成论 81
第二节 “弱式人类中心”的生态伦理观 84
一、“天地之心”的亲自然性 84
二、“与天地参”的生态责任 88
三、“辅助”观与“弱式人类中心论” 92
第三节 道德至上的艺术诉求 93
一、“君子比德”的审美理想 93
二、“尽美尽善”的艺术主张 96
第四节 儒家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的局限 101
一、“忠孝节义”与排斥个性自主 101
二、“止乎礼义”与束缚艺术自由 107
第三章 道家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 112
第一节 宇宙视野的有机整体论 112
一、“道生万物”的整体论 113
二、“万物不相离”的关系论 117
三、“留动而生物”的生成论 118
第二节 “非人类中心”的生态伦理观 121
一、“齐物论”与生态成员的平等 121
二、“不妄为”与生态系统的平衡 126
三、“无为”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133
第三节 自然至上的艺术诉求 135
一、“道法自然”的审美理想 135
二、“澹然无极”的艺术追求 137
第四节 道家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的局限 142
一、“迫而后动”与压制主动创造 142
二、“擢乱六律”与排挤艺术创造 149
第四章 佛家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 153
第一节 关系视野的有机整体论 153
一、“缘起”说与全息整体 154
二、“无我”说与生态大我 164
三、“中道”说与生态平衡 171
第二节 “生态中心”的生态伦理观 179
一、“众生平等”的伦理关怀 180
二、“圆融无碍”的亲和关系 192
三、“禅定般若”的精神治疗 204
第三节 空幻相即的艺术诉求 218
一、“色即是空”的心造幻影 218
二、“因心生境”的意境表达 226
三、“空幻寂灭”的审美境界 232
第四节 佛家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的局限 240
一、遵守“戒律”的神秘主义倾向 240
二、追求“涅槃”的禁欲主义特征 244
第五章 三种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的比较 248
第一节 儒、释、道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248
一、从“相互排斥”到“此消彼长” 249
二、从“三足鼎立”到“三教合一” 253
第二节 儒、释、道对中国生态观念的影响 256
一、人与社会的协调 257
二、人与自然的协调 260
三、人与自我的协调 263
第三节 三种艺术诉求的相互补充 265
一、儒家的“建构” 266
二、道家的“解构” 271
三、佛教的“重构” 277
四、三种艺术思潮 286
五、三个艺术典范 291
附录 佛家与佛教 302
第一节 从“无我”的主体性解构到“轮回”的主体性回归 303
第二节 从无所寄托的“涅槃”到有所寄托的“净土” 311
第三节 从觉者的教诲到偶像的崇拜 314
参考书目 322
后记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