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
1.1台站简介 1
1.2研究方向 2
1.3研究成果 2
1.4合作交流 3
第二章 数据资源目录 4
2.1生物数据资源目录 4
2.2土壤数据资源目录 6
2.3水分数据资源目录 8
2.4气象数据资源目录 9
第三章 观测场和采样地整理和编写 11
3.1概述 11
3.2观测场介绍 12
3.2.1综合观测场(FQAZH01) 12
3.2.2辅助观测场(不施肥)(FQAFZ01) 17
3.2.3辅助观测场(优化)(FQAFZ02) 20
3.2.4辅助观测场(肥料长期试验)(FQAFZ03) 24
3.2.5辅助观测场(排水采集器)(FQAFZ04) 26
3.2.6辅助观测场(水平衡场)(FQAFZ05) 28
3.2.7辅助观测场(蒸渗仪)(FQAFZ06) 31
3.2.8辅助观测场(节能型保护性耕作长期试验)(FQAFZ07) 33
3.2.9辅助观测场(天然渠流动地表水观测点)(FQAFZ10) 35
3.2.10辅助观测场(南井地下水水位、水质观测点)(FQAFZ12) 36
3.2.11辅助观测场(北井地下水水位、水质观测点)(FQAFZ13) 37
3.2.12气象观测场(FQAQX01) 38
3.2.13封丘站站区调查点1号样地(FQAZQ01) 42
3.2.14封丘站站区调查点2号样地(FQAZQ02) 44
3.2.15封丘站站区调查点3号样地(FQAZQ03) 46
第四章 长期监测数据 49
4.1生物监测数据 49
4.1.1农田作物种类与产值 49
4.1.2农田复种指数与典型地块作物轮作体系 52
4.1.3农田主要作物肥料投入情况 54
4.1.4农田主要作物农药除草剂生长剂等投入情况 61
4.1.5农田灌溉制度 67
4.1.6小麦生育动态 70
4.1.7玉米生育动态 71
4.1.8作物叶面积与生物量动态 73
4.1.9耕作层作物根生物量 77
4.1.10作物根系分布 80
4.1.11小麦收获期植株性状 80
4.1.12玉米收获期植株性状 83
4.1.13农田作物收获期测产 86
4.1.14农田作物矿质元素含量与能值 91
4.1.15农田生物化学分析方法 101
4.2土壤监测数据 102
4.2.1土壤交换量 102
4.2.2土壤养分 104
4.2.3土壤矿质全量 110
4.2.4土壤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 111
4.2.5硝态氮和铵态氮 112
4.2.6土壤速效微量元素 115
4.2.7土壤机械组成 117
4.2.8土壤容重 118
4.2.9土壤可溶性盐 119
4.2.10肥料用量、作物产量和养分含量 121
4.2.11区域土壤肥力调查 124
4.2.12长期采样地空间变异调查 125
4.2.13土壤理化分析方法 126
4.3水分监测数据 126
4.3.1土壤含水量 126
4.3.2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状况 133
4.3.3地下水位记录 135
4.3.4农田蒸散量 141
4.3.5土壤水分常数 190
4.3.6水面蒸发量 190
4.3.7雨水水质状况 191
4.3.8农田灌溉量 192
4.3.9水质分析方法 193
4.4气象监测数据 194
4.4.1温度 194
4.4.2湿度 196
4.4.3气压 197
4.4.4降水 199
4.4.5风速 201
4.4.6地表温度 203
4.4.7辐射 205
第五章 台站研究数据集概览 214
5.1封丘站肥料长期试验 214
5.1.1代表性成果 214
5.1.2依托此长期试验已发表的论文 214
5.2农田水分氮素循环观测数据 216
5.2.1代表性研究数据结果 216
5.2.2依托此长期试验已发表的论文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