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怎样做好化学实验 1
一、明确化学实验课的意义和目的 1
二、掌握化学实验课的学习方法 1
三、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2
四、注意实验安全 3
五、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 4
六、实验室的应急处理 4
七、化学实验中的数据表达与处理 6
第二章 基本操作 12
实验1 仪器的认领、洗涤与干燥 12
实验2 酒精喷灯的使用与玻璃管的加工 17
实验3 分析天平的使用 22
实验4 溶液的配制 27
实验5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32
实验6 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 37
实验7 电子天平的使用及称量练习与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39
第三章 无机化学基本原理 44
实验8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与混合碱分析 44
实验9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与水的硬度测定 47
实验10 电导法测定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50
实验11 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标定与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53
实验12 电离平衡 55
实验13 沉淀反应 59
实验14 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62
实验15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模型 66
实验16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68
实验17 磺基水杨酸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72
第四章 元素化学及定性分析 76
实验18 卤素 76
实验19 H2O2和硫的化合物 80
实验20 氮和磷 84
实验21 砷、锑、铋 88
实验22 碳、硅、硼 90
实验2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92
实验24 铝、锡、铅 96
实验25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100
实验26 铜、银、锌、镉、汞 103
实验27 钛、钒、钼、钨 107
实验28 铬、锰 110
实验29 铁、钴、镍 113
实验30 阳离子混合液的定性分析 115
实验31 阴离子混合液的定性分析 120
实验32 生物体中几种元素的定性鉴定 122
第五章 综合设计实验 123
实验33 晶体的生成和鉴定 123
实验34 B-Z振荡反应 126
实验35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129
实验36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与性质 132
实验37 氯化钠的提纯 134
实验38 十二钨磷酸和十二钨硅酸的制备——乙醚萃取法制备多酸 136
实验39 高锰酸钾的制备——固体碱融氧化法 138
实验40 醋酸铬(Ⅱ)水合物的制备——易被氧化的化合物的制备 140
实验41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142
第六章 研究式实验 144
一、研究式实验的意义 144
二、研究式实验的类型 144
三、实验步骤 144
四、研究式实验的选题 145
第七章 附录 146
附录1 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 146
附录2 一些无机化合物的溶解度 147
附录3 常用酸、碱的浓度 150
附录4 溶度积 150
附录5 某些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 152
附录6 某些试剂溶液的配制 155
附录7 危险药品的分类、性质和管理 157
附录8 标准电极电势 159
附录9 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 166
附录10 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 168
附录11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