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 中国边疆假说视野下的长城制度史研究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现海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509738771
  • 页数:392 页
图书介绍:

上册 1

导论 “中国边疆假说”视野下的长城制度史研究 1

一 “中国边疆假说”释义 1

二 “长城制度史”释义 15

三 中国古代“军镇”释义 21

四 明代九边长城军镇标志、内涵与地位 38

第一章 明初“复宋”明流下的幽云旧疆与太行山关隘防御体系 46

绪论 46

第一节 元末明初“复宋”明流与洪武初年明朝北疆止于幽云旧疆 47

第二节 近世时期太行山地缘政治与洪武初年战略定位 58

第三节 岭北之役失利与太行山关隘防御体系构建 66

小结 78

第二章 洪武中后期“核心边疆”异质分层化与“口外”阴山烽堡攻防体系 80

绪论 80

第一节 洪武中期太行山边防重心东移与北平关隘防御体系发展 81

第二节 洪武中晚期明军内核心边疆东端经略与长白山关隘防御体系 87

第三节 洪武后期核心边疆东部大宁攻防体系之构建与太行山关隘防御体系裁撤 95

第四节 洪武晚期外核心边疆东部经营与“口外”阴山烽堡攻防体系 102

第五节 洪武晚期核心边疆东部军事农牧社会与开平的中心地位 108

第六节 明初外核心边疆西部东胜卫经营与黄河东西防御 117

小结 124

第三章 明初“袭元”暗流与北疆九王守边制度 126

绪论 126

第一节 蒙元“家产制”政治传统与元代宗王出镇制度对明初分封的影响 127

第二节 地方军事权——明初诸王与元代宗王的核心权力 134

第三节 明初诸王统兵制度与北疆二元军事体制确立 143

第四节 在华夏脉络中寻求分封合法性——明初分封的标榜周制、附会汉制 150

小结 156

第四章 明代九边长城镇守总兵制度起源、“职官化”与权力制约 158

绪论 158

第一节 中国古代“便宜行事”权力内涵与特征 160

第二节 元代总兵制度起源与明朝建国前“印剑总兵” 167

第三节 明朝建国后“便宜行事”内涵缩小与武将职权分割 172

第四节 明前期北疆军镇总兵制度确立与“行都督府”性质 179

第五节 明中后期九边长城军镇总兵序列形成与“职官化” 196

第六节 从“旗牌”到“尚方剑”——明代九边长城军镇总兵权力变迁 202

第七节 明代九边长城军镇总兵权力制约方式与南明军镇“藩镇化” 226

小结 232

第五章 十五世纪前后亚洲内陆地缘政治与西北边疆甘肃、宁夏二镇最早建立 234

绪论 234

第一节 洪武前期亚洲内陆东部势力平衡格局与明朝在甘肃的失而复得 234

第二节 洪建之际西北边疆由差缓至焦点之转变与甘肃镇初步建立 243

第三节 明代甘肃镇制度与疆域变迁 252

第四节 十五世纪初防御帖木儿帝国二道防线与宁夏镇建立 263

第五节 明中后期“甘宁走廊”失控与宁夏镇疆域变迁 270

小结 279

第六章 明前期核心边疆同质一体防御化与宣大二镇长城防御体系 281

绪论 281

第一节 永乐年间蒙古高原政治变迁与明朝核心边疆防线内徙 282

第二节 明前期宣府、大同军镇建立与最初所辖地域 291

第三节 永乐时期核心边疆同质一体防御化与“关外”长城防御体系兴起 302

第四节 仁宣时期镇守总兵制度之确立与关外长城防御体系之南移 318

第五节 宣德时期宣大长城防御体系及其与火器普遍结合 326

第六节 明中后期宣府、大同二镇疆域变迁与明末柳沟、阳和二镇析分 336

小结 346

第七章 明中期辽东镇“边墙”始修与蓟州镇“战术长城”防御体系 348

绪论 348

第一节 明前期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与辽东镇海陆边防内涵 349

第二节 正统时期辽东边墙始修与捐弃辽河套之影响 355

第三节 明中后期辽东边墙续修与辽东镇分河而治 363

第四节 晚明辽东镇析分与辽东湾宁远、东江二镇长城防御体系 369

第五节 明中前期蓟州镇关防镇守总兵制度与长城防御体系 375

第六节 明后期蓟州镇总兵官权力变化与“砖木空墩”、“空心砖台”、“战术长城” 384

小结 391

下册 393

第八章 河套防御“弱点”与明中期延绥镇弃地守墙长城防御模式 393

绪论 393

第一节 中国古代河套地缘政治变迁与明前期“弱点”特征 394

第二节 明前期陕北地区差缓地位与军事经营 403

第三节 明中期蒙古由“阴山走廊”进入河套与延绥镇移建榆林 409

第四节 成化年间明军“搜套”战争与维持内核心边疆防线最初尝试 419

第五节 “内政优先边防”观念与延绥镇“弃地守墙”长城防御模式 429

小结 443

第九章 明中后期蒙古驻套与陕西、山西、临洮三镇内长城防御体系 445

绪论 445

第一节 六盘山地理与陕西镇关防镇守总兵制度建立 446

第二节 明代青藏高原经略与洮水流域临洮镇短暂设置 457

第三节 山西镇关防镇守总兵制度与太行山后内长城防御体系 468

小结 479

第十章 明后期东北亚海陆地缘政治与十七镇长城防御体系 480

绪论 480

第一节 明后期京后长城防御体系与昌平、密云由蓟州、宣府之析分 481

第二节 明后期蓟州势重分化与蓟州、永平、山海、遵化、通州五镇长城防御体系 493

第三节 明后期太行山前四镇与“西关”内长城防御体系 503

第四节 晚明东北亚海陆地缘政治变迁与渤海湾四镇防御体系 518

小结 533

第十一章 明代九边长城镇守太监“外官化”与“三堂共政”军政体制 535

绪论 535

第一节 明前期北疆镇守太监制度形成与军镇“内外相制”模式 540

第二节 明中后期九边长城镇守太监制度推广与军镇三方鼎立格局 547

第三节 明末九边长城镇守太监复设与“总督化” 556

第四节 “监军”与“特务”——北疆镇守太监基本角色与职掌 562

第五节 明代九边长城镇守太监“外官化”与职权范围 570

第六节 明代九边长城镇守太监管理词讼、民政权力 578

第七节 明代九边长城镇守太监军事权力 588

第八节 明代九边长城镇守太监属兵 598

第九节 明代九边长城军镇“三堂共政”军政体制内涵 612

第十节 明代北边镇守太监历史地位——从与唐宋地方宦官对比角度出发 629

小结 633

第十二章 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巡抚“军事化”与“以文制武”模式 636

绪论 636

第一节 明前期布按系统、御史系统与地方军队 639

第二节 土木之变前北疆地区文职种类与职权趋同 647

第三节 土木之变后文官外巡使职“合流”与巡抚制度形成 658

第四节 明中期九边长城军镇巡抚设置与职权 666

第五节 明后期九边长城军镇巡抚“军事化”与文官军事体系建立 686

小结 698

第十三章 明中后期九边长城总督制度与“一门两院三堂”军政体制 700

绪论 700

第一节 土木之变前后北疆军镇文官提督制度产生与裁革 701

第二节 明中后期河套战争与陕西三边总督制度 708

第三节 明中后期北京东部防御一体化与蓟辽保定总督 716

第四节 明中后期京师西部防御一体化与宣大山西三边总督建立 719

第五节 明中后期九边长城总督职权与“一门两院三堂”军政体制 727

第六节 晚明九边长城军政资源整合与经略、督师、提督九边名目 736

小结 743

结论 745

参考文献 765

后记 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