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关于中国古代体育的研究 3
二、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构架 8
三、体育与中华体育精神的起源 13
四、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研究的基本思路 21
五、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研究现状 25
上编 学术繁荣: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的文化背景 29
一、周代文化发展与战国学术繁荣概述 31
二、齐文化与齐文化精神 36
(一)东夷与东夷文化 37
(二)齐国是周代极其重要的诸侯国 40
(三)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渊源 44
(四)齐文化精神 45
三、稷下学宫与战国百家争鸣 52
(一)稷下学宫的创办与消亡 52
(二)战国百家争鸣的形成与发展 57
(三)参与战国百家争鸣的重要学派 62
四、齐鲁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 73
(一)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观念的形成 74
(二)推动了体育活动的发展 77
(三)提供了民族体育发展的直接动力 80
五、战国时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概览 85
(一)蹴鞠 85
(二)乐舞 86
(三)武术 89
(四)射箭 92
(五)棋戏 95
(六)健身养生术 100
六、齐鲁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突出贡献 102
(一)推动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原生本体的成型 106
(二)确立了中华传统体育原生本体的核心点 108
(三)构架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本体 111
中编 百家争鸣: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的基本材料 117
一、儒学以“礼”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119
(一)孔子以“礼”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120
(二)孟子以“仁”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128
(三)荀子以“结于一”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132
二、道家以“法自然”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138
(一)老子以“法自然”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139
(二)杨朱以“为我”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148
(三)庄子以“游”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157
(四)稷下黄老学派以生命为本体的体育精神主张 164
三、墨家以“兼爱”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194
(一)强烈的团队意识 196
(二)积极的进攻意识 199
(三)强烈的科学探求精神 202
(四)显明的道德要求 203
(五)舍己为人的侠义精神 205
四、阴阳五行学派辩证思维方式对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贡献 208
五、杂家学派对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的贡献 214
(一)《管子》反映的军国主义体育精神 214
(二)《吕氏春秋》反映的体育养生精神 222
下编 百虑一致:中华传统体育精神基本框架的构建 235
一、精神、体育精神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 237
(一)“精神”与“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 237
(二)“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 243
二、战国诸子体育思想反思 248
三、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构架 265
(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266
(二)以静为主的行为要求 272
(三)以德为主的行为规范 277
(四)以利相导的激励原则 280
四、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的基本动因 286
(一)士人阶层的崛起 286
(二)学术思想的繁荣 291
(三)侠义精神的形成 294
(四)珍爱生命意识水平的提升 298
五、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基本特征 301
(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02
(二)坚强的集体主义精神 305
(三)任智不任力的竞技精神 309
(四)性命为主的人本精神 311
(五)重德尚礼的参与精神 314
六、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现代发展 317
结论与启示 327
后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