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编 新中国科技群众团体的发展历程 14
第一章 为建设新中国团结组织起来(一九四九——一九五八年) 14
第一节 团结组织科学工作者参与建国大业和人民政协活动 14
一、迎接新时代新使命 14
二、科代会筹备会议 15
三、参与建国大业和人民政协活动 18
第二节 创建新型的科技群众团体 20
一、提出新型科技团体的设计构想 20
二、科代会正式召开 21
三、成立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 23
第三节 全国科联开展学术交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5
一、着手组织建设工作 25
二、开展学术活动,为实现“一五”计划服务 29
三、贯彻“百家争鸣”方针,推动学术活动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31
第四节 全国科普广泛开展科普活动,为提高人民科技水平服务 35
一、边筹建组织,边开展工作 35
二、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 36
三、科普工作的迅速发展 38
第二章 统一的全国性科技群众团体的诞生和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九五八——一九七六年) 4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建立 45
一、中国科协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45
二、围绕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方针统一认识 50
三、“大跃进”中的科协工作 52
第二节 在调整政策中开展工作,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54
一、重视和加强学会工作 54
二、开展农村科学实验群众运动 62
三、举办国际科学讨论会 64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挫折和斗争 66
一、组织瘫痪,活动停止 66
二、坚持斗争,在曲折中前进 66
第三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群众团体(一九七七——一九九一年) 69
第一节 在科学的春天里恢复科协组织和活动 69
第二节 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期间的工作和活动 74
一、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74
二、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 82
三、农村科普工作为农村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服务 83
四、科技咨询服务蓬勃兴起 84
五、国际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欣欣向荣 87
六、协助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89
第三节 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期间的工作和活动 91
一、中国科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91
二、学术交流与决策服务进一步相结合 97
三、“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和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促进科技、经济相结合 99
四、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于各项科技活动之中 103
五、坚持科协自身改革,增强团体活力 107
六、全国政协恢复中国科协为政协组成单位 111
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技兴国做贡献 113
第四节 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14
第二编 学术交流 127
第四章 学术会议 127
第一节 中国科协成立前后的学术会议 128
一、老学会继承传统焕发青春 128
二、报告科学发现,推动学科发展 129
三、众多学会为农业增产服务 131
四、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 134
第二节 改革开放推动学术会议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135
一、五学会率先恢复专题学术会议 136
二、“大农业”学术思想冲破农业发展方针“禁区” 137
三、为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做贡献 140
四、为高温超导研究参与世界竞争出力 143
五、推动学科交叉渗透 145
第三节 学术会议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147
一、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活动与科学论证、决策咨询、政策建议相结合 148
二、发挥学术先导作用为经济建设服务 152
三、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 154
四、进一步推进学科交汇 157
五、青年学者喜登学术讲坛 159
六、推动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 161
七、开拓海峡两岸学术交往 162
第五章 学术期刊 16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开始期间的学术期刊 165
一、恢复和创办一批学术期刊 165
二、为断手再植争得首创权 167
第二节 八十年代学术期刊的发展 168
一、期刊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增加 168
二、学术期刊为全面实现学会宗旨服务 169
三、学术期刊编辑队伍加强建设 173
第六章 科技工作者建议活动 175
第一节 科技工作者建议活动萌芽 175
一、“科代会”为建议活动树先例 176
二、病虫害防治紧急建议上达中共中央受重视 177
第二节 建议活动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178
一、《科技工作者建议》创刊号呼唤综合治理黄淮海 181
二、宝钢顾问委员会智囊作用显奇效 183
三、为基础产业腾飞献计献策 185
四、为农业和地区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91
五、为提高产品质量大声疾呼 195
第七章 继续教育 197
第一节 继续教育的开拓与发展 197
一、把开展继续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任务 197
二、配合有关部门制定继续教育政策法规 199
第二节 开展丰富多彩的继续教育活动 200
一、发展远距离教育 200
二、举办报告会和学术讲座 201
三、举办各类短训班 201
四、开展国内外继续教育学术交流活动 202
五、为边远地区培训干部 203
第三编 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普及 211
第八章 农村科普工作 211
第一节 农村科普工作的探索开拓时期 211
一、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和组建科普工作队 211
二、建立科普组织,结合生产开展宣传 212
三、向农村干部讲授生产技术,利用广播报刊开展宣传 213
四、发展科学宣传员 214
五、农村科普工作遭受挫折 214
第二节 农村科普工作的曲折发展时期 215
一、“技术上门”等活动广泛开展 216
二、为农业服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 217
三、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起 218
四、以“样板田”为中心,开展科学实验活动 219
五、“文化大革命”导致科普工作停顿及其后的恢复 220
第三节 农村科普工作的创新繁荣时期 222
一、“技术承包”的蓬勃兴起 222
二、技术培训和科技扶贫 225
三、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的兴起 228
四、农民技术职称的评定 231
五、科普文明村(乡)的建设 233
六、科普服务实体的兴建 236
七、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开展 237
八、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38
九、农村科普网络的形成 242
第九章 城市科普工作 243
第一节 三年恢复时期的城市科普工作 243
一、因陋就简,灵活多样 244
二、结合中心任务,开展科普宣传 245
第二节 工业化阶段的城市科普工作 245
一、举办各种类型讲座 246
二、召开全国职工科普积极分子大会 248
第三节 曲折发展和严重受挫 249
一、在“左”的干扰下城市科普工作艰难发展 249
二、城市科普工作的调整 250
三、“文化大革命”使城市科普工作遭受严重破坏 252
第四节 拨乱反正阶段的城市科普工作 253
第五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城市科普工作 255
一、厂矿科协的恢复和蓬勃发展 255
二、“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的倡导与发展 257
三、街道科普协会的创建 259
四、城市科普周(月)活动的兴起和推广 261
第十章 青少年科技活动 264
第一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发展 264
一、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探索和发展时期 264
二、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广泛深入发展时期 266
三、青少年科技活动向纵深发展 270
第二节 形成规范的青少年科技活动 272
一、各类科技兴趣小组及“爱科学月”活动 272
二、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272
三、科技夏令营、科技冬令营和野外考察观测 273
四、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等学科竞赛 274
五、农村和生物学科的青少年科技活动 278
第十一章 全国性学会的科普工作和科协的科普事业 280
第一节 全国性学会的科普工作 280
一、全国性学会早期的科普工作 280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学会科普工作 282
第二节 科协的科普事业 284
一、科普出版事业 284
二、科教电影与声像事业 288
三、科技馆事业 292
四、科普宣传车、科普工作队和科普服务事业 297
五、科普研究事业 301
六、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 301
第四编 科技咨询 307
第十二章 科技咨询工作的发展 307
第一节 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期间的科技咨询服务工作 307
一、科技咨询服务工作的开创 308
二、科技咨询服务工作在探索中发展 311
三、科技咨询服务工作在巩固中继续发展 312
第二节 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期间的科技咨询服务工作 315
一、中国科协“三大”进一步明确科技咨询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315
二、科技咨询发展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316
三、科技咨询工作组织网络基本形成 317
四、科技咨询业务体系初步奠定 318
五、中国科协“四大”把科技咨询工作引向新的发展 319
第十三章 决策咨询 320
第一节 确立决策咨询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320
一、新时期要求科协重视开展决策咨询工作 320
二、把决策咨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 321
三、充分发挥科协系统在决策咨询中的独特优势 322
四、探索决策咨询的科学工作方法 323
第二节 决策咨询的主要活动 326
一、对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研究 327
二、对行业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技术政策进行研究论证 328
三、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进行对策研究 329
四、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 331
五、对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估论证 332
六、对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提出咨询建议 334
七、组织政府领导与科技人员对话的“科技月谈会” 336
第十四章 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 338
第一节 多学科协作解决疑难问题 338
第二节 技术咨询与管理咨询相结合,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340
第三节 组织信息交流,推动技术咨询服务 340
第四节 发挥网络优势和整体功能,为1万个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服务 341
一、探索和开拓阶段 342
二、大面积发展阶段 343
第五编 国际交流与合作 351
第十五章 国际交流的开拓与发展 351
第一节 开拓与曲折发展时期 351
第二节 迅速发展时期 352
第三节 国际交流的特点与主要收获 355
一、国际交流的主要特点 355
二、国际交流的主要收获 356
第十六章 中国科协在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中的广泛活动 359
第一节 参加国际民间科技组织的发展过程 359
第二节 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 361
一、与世界科协关系的发展变化 361
二、世界科协“北京中心” 363
三、北京科学讨论会 365
四、暑期物理讨论会 368
第三节 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 370
第四节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 372
第五节 国际科学与技术促进协会联合会 373
第六节 太平洋科学协会 374
第七节 其他国际民间科技组织 375
第十七章 双边科技交流与合作 376
第一节 与美洲国家 376
一、美国 376
二、加拿大 380
第二节 与西欧国家 382
一、英国 382
二、法国 386
三、意大利 386
四、芬兰 386
五、联邦德国 387
第三节 与大洋洲国家 387
一、澳大利亚 387
二、新西兰 388
第四节 与苏联、东欧国家 389
一、苏联 389
二、匈牙利 390
三、捷克斯洛伐克 392
四、波兰 393
五、民主德国 394
第五节 与亚洲国家 395
一、日本 395
二、朝鲜 399
三、印度 400
四、马来西亚 400
五、泰国 401
六、韩国 401
第六节 与港澳地区 401
一、香港地区 401
二、澳门地区 404
第六编 组织与联络 408
第十八章 组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08
第一节 全国性学会的发展 409
一、中国科协成立前自然科学专门学会的组织状况 409
二、中国科协成立初期的学会建设 409
三、拨乱反正后学会组织得到蓬勃发展 410
四、学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 411
五、全国性学会组织建设逐步健全 412
第二节 地方科协和基层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412
一、全国科联、全国科普时期的地方和基层组织 412
二、地方科协的建设与发展 413
三、科协基层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414
第三节 中国科协全国组织逐步健全 415
一、组织机构逐步健全和规范 415
二、建立、健全民主办会的工作和会议制度 417
第十九章 团结联系科技工作者 419
第一节 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呼声和要求 419
一、开展调查研究,为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19
二、开展党政领导与科技工作者的对话活动 422
三、组织科技工作者通过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政议政 424
第二节 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425
一、协助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425
二、设立法律顾问机构,依法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428
三、向立法机构呼吁加强科技立法工作 430
第三节 举荐优秀科技人才,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 431
一、发现和培养人才 431
二、举荐优秀人才 434
三、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成才鸣锣开道 436
四、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 437
五、宣传优秀科技人才,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 443
第四节 科技工作者自我教育活动 447
一、倡导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447
二、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 450
三、组织向先进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活动 452
四、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452
第二十章 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454
第一节 举办各种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事业 454
一、科技活动场所建设事业 454
二、继续教育事业 455
三、出版事业 455
四、科技活动基金事业 456
五、组织优秀科技骨干进行短期休养活动 456
第二节 为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再做贡献创造条件 457
结束语 458
附录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大事记(一九四九年六月——一九九一年五月) 466
附录二 全国科联、全国科普、中国科协历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委员名单 483
附录三 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简况 492
附录四 地方科协简况 595
彩色插图目录 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