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历史与现状 1
第一节 污水生物处理模型发展历史 1
第二节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现实必要性 2
第三节 模型在国内的研究应用现状 3
第四节 小结 4
第二章 ASM主要模型的机理与构建 5
第一节 概述 5
一、简要说明 5
二、模型基础 5
第二节 ASM3介绍 6
一、出现的背景 6
二、ASM1与ASM3的理论差异 6
三、ASM3模型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7
第三节 ASM2D介绍 10
一、出现的背景 10
二、ASM2D模型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10
第四节 模型应用的构建基础 15
一、基本质量守恒方程式 15
二、区分组分的质量守恒方程式 16
第五节 模型应用约束条件 17
一、ASM3的使用限制 17
二、ASM2D的使用限制 17
第六节 小结 17
第三章 广州市水质特性参数分析 18
第一节 基本概况 18
一、广州市概况 18
二、城市排水概况 18
三、调查点概况 18
第二节 常规水质分析 18
一、主要水质指标 19
二、可生化性分析 26
三、碳氮比分析 27
四、碳磷比分析 28
第三节 模型水质特性参数分析 29
一、测定分析概述 29
二、BCOD的测定 30
三、溶解性及颗粒性COD等的分析 32
四、其他测定 33
第四节 小结 33
一、常规水质参数 33
二、模型水质特性参数 34
第四章 基于ASM3的运用研究 35
第一节 模型建立及应用条件探讨 35
第二节 模型参数确定 36
一、动力学参数 36
二、决定性动力学参数的数值确定 37
三、化学计量学参数 40
第三节 模型验证与仿真 40
一、猎德污水处理厂一期工艺简介 40
二、猎德污水处理厂一期运行模拟模型 40
三、模拟结果分析 41
第四节 工艺的运行优化 44
一、猎德污水处理厂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方案 44
二、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46
第五节 小结 48
第五章 交替式生物反应器研究 49
第一节 概述 49
第二节 污泥浓度变化 50
一、理论分析 50
二、实际测量 53
三、理论与实际数据的结合 58
第三节 中间池水质变化研究 59
一、实验安排 59
二、测定结果 59
第四节 沉淀池出水水质研究 62
一、实验安排 62
二、测定结果 62
第五节 运行优化 64
一、常规的脱氮除磷过程 64
二、UNITANK与SBR的关系 65
三、UNITANK与AA/O或A/O的关系 65
四、UNITANK生物脱氮除磷效能简析 65
五、优化分析与建议 66
第六节 小结 66
第六章 基于ASM2D的软件开发 68
第一节 软件开发的基础 68
一、工艺模型的选择和构建 68
二、生化模型的选择 68
三、数据收集 68
四、运行操作及核定 69
五、模拟目标 69
第二节 软件规划设计 69
第三节 软件简介 70
一、系统启动 70
二、用户登录 70
三、系统主界面 71
四、数据库管理 72
五、动力学模型 72
六、工艺模型 76
七、辅助功能 89
第四节 小结 91
第七章 软件在UNITANK工艺模拟中的应用 92
第一节 模型参数的确立 92
一、水质特性参数 92
二、化学计量系数 92
三、动力学参数 93
第二节 模拟工艺构建 93
第三节 污泥分布模拟结果 94
一、A池(边池) 94
二、B池(中间池) 95
第四节 过程水质模拟结果 96
一、溶解氧模拟 96
二、B池模拟 97
三、C池出水模拟 99
第五节 模拟策略对比 101
一、对比策略选择 101
二、结果对比 101
第六节 小结 103
参考文献 104
后记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