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玺印的发现与玺印起源 1
古陶瓷印述略——兼论玺印的早期形态 4
古印、封泥释序辨正 9
“司丞”试释 13
玺印辨伪举隅 16
新莽西海郡两印考 20
石洛侯金印鉴真 22
“归义长印”不伪 25
西汉官印、封泥分期考述 26
阳羡新出秦汉官印考 60
新获官印考释两则 62
朝鲜半岛出土的汉魏时代封泥考 65
新见秦官印封泥考略 67
新发现的秦汉官印、封泥资料汇释 71
漫话汉魏官印的印工风格 78
汉代的匈奴官印 80
古印记异 82
台北故宫藏印 92
战国秦汉玺印钮制的演变 94
延津剑合话双印 107
有灵开地藏 无意得天章——新出汉晋金银印散记 109
汉晋黄金官印漫话 112
西晋官印考述 116
古玉印概述 136
古印中所见的蛇 144
中国古代封泥研究——《古封泥集成》代序 146
若干唐官印的考释及相关问题 167
元八思巴字私印研究 171
上海出土元明石章及其印学意义 183
以石为印古已然 186
谈谈古玺的艺术特色 188
漫话中国玺印文字的发展 190
玺印的文字之美 192
汉印的印史地位 196
略论“烂铜印”的审美意义 198
古玺印欣赏漫笔 201
印章简史 231
漫话印学的形成与发展 233
印章辨伪与鉴定浅说 236
中国印章材质简说 239
铸印与凿印 244
方寸之地寓巧心——漫话印钮艺术 245
印章艺术的历史长廊——关于中国历代印章馆的答问 248
中国历代印章馆展品鉴赏札记 252
出土明代甘旸手刻玉印小记 276
汪关遗印漫记 278
董洵研究 280
巴慰祖与潘慰祖 291
关于巴慰祖父子的篆刻风格——兼谈歙派印风 292
似曾相识燕归来——新见浙宗遗印鉴别记 297
“覃溪鉴藏”印真伪辨 299
“大好山水居”作者小考 301
徐三庚印风的形成及其特色——《徐三庚印谱》代序 303
关于胡别号的几则新资料 306
新见吴昌硕遗印鉴真——兼谈吴昌硕的篆刻风格转变 308
新见吴臧堪遗印及其他 312
论黄士陵——《黄士陵印谱》代序 315
新见黄士陵印石七方 318
《图云书屋藏印谱》小考 320
新见明沈润卿刻谱考——兼论《汉晋印章图谱》与《吴孟思印谱》 322
丁敬与西泠印派 327
歙四家与邓石如派 330
徐三庚与赵之谦 333
胡与黄士陵 336
何震与“笑谈间气吐霓虹” 339
钿阁女子遗印 341
戴本孝刻冒襄六面印 343
丁敬的六面印 346
陈簠斋与“伯寅宝藏第一” 348
黄易和“小松所得金石” 350
“龙尾山房”印与龙尾砚 352
吴熙载与赵之谦的一段印缘 353
康有为自用印小考 355
清代名家竹印掇珍 357
明清篆刻边款艺术概说 359
谈谈篆刻与篆刻的学习 362
论篆刻创作的文字组合 364
篆刻构图的基本规则与形式 367
谈谈印文的排列与印形变化 371
篆刻创作的“仿意” 373
谈谈印款的文字内容和形式 377
钤印心得 383
篆刻构图形式及审美 385
治印札记 417
创作随想三则 419
附录 420
历代篆书艺术漫谈 420
大克鼎铭文的书法特色 426
秦汉金文概述 428
后记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