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教育研究 基于大学服务社会的历史考察》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雷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10114798
  • 页数:2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大学社会教育,提出大学应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学生、师资)、物力资源(设施、机构)、活动资源(社会实践、文化推广)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把大学的教育事业推向社会,通过大学教育的推广与扩充,激励和满足社会民众对教育的需求,实现对社会教育的规范、组织、指导和援助,从而使大学的社会服务更加具体、规范和明确,提升大学服务社会的教育效能和大学服务社会的教育含量。大学通过开展社会教育的实践,承担起指导和援助社会的职能,实现对社会服务的规范与控制。

第一章 大学社会教育概述 1

第一节 大学社会教育的内涵 1

一、大学之道 2

二、社会教育 4

三、学习型社会 8

四、大学社会教育 11

第二节 大学社会教育的意义 12

一、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有助于“开民智” 12

二、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有利于改良社会 14

三、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有助于为社会各界民众谋取受教育的机会 17

四、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有助于指导家庭教育和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18

五、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有利于大学自身的发展 19

第三节 社会教育与相关教育的关系 20

一、社会教育与社区教育、非正规教育 21

二、社会教育与成人教育、民众教育 23

三、社会教育与终身教育、继续教育 24

第二章 大学社会教育的历史经验 27

第一节 我国古代大学的社会教化 27

一、古代大学的社会教化思想 29

二、古代大学的社会教化实践 34

第二节 我国近代大学与社会教育 41

一、蔡元培论大学社会教育 42

二、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 44

三、大学参与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试验 45

四、颁布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法规 48

第三节 国外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经验 51

一、美国大学的扩充教育 52

二、英国大学的推广教育 54

三、北欧民众高等学校 55

四、日本大学的公开讲座 55

五、韩国大学与“新社区运动” 57

第三章 大学社会教育的历史研究 59

第一节 近代中国“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的论争及启示 59

一、论争的源头:“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 60

二、论争的特质:“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的教育功能” 62

三、论争的形态:“社会即教育”与“教育即社会” 64

四、论争的启示: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互相开放 65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历史考察 67

一、我国近代教育学界对社会教育的理解 67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学界对社会教育的认识 70

三、现代社会教育新论 73

第三节 近代中国知识群体推动社会教育发展的几点突破 77

一、“开民智”、“作新民”:突破了传统的“储才”观 79

二、“改良社会”:突破了传统的“朝廷”观 83

三、扩充教育效能:突破了传统的学校观 87

第四节 近代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经验 91

一、近代大学开展社会教育 91

二、近代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经验 94

第四章 大学社会教育的依据 101

第一节 大学社会教育的理论依据 101

一、补充教育理论:社会教育化 101

二、扩充教育理论:教育社会化 104

三、终身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106

四、“反学校化”理论:人的素质是社会教育的总和 107

五、全民教育理论: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108

第二节 大学社会教育的实践依据 109

一、大学应开“风气之先” 109

二、大学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 112

三、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的参与 116

第三节 大学社会教育的法规依据 119

一、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 119

二、国家鼓励学校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120

三、采取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和社会的密切联系 123

四、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开展社会服务 127

五、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129

第五章 大学社会教育现状 133

第一节 大学社会教育的模式 133

一、目标教育模式 134

二、项目教育模式 135

三、对象教育模式 135

四、家庭教育模式 136

第二节 大学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社会教育因素 137

一、大学社会实践的社会教育内涵 137

二、大学社会实践的社会教育意义 139

三、大学社会实践的社会教育内容 142

第三节 大学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 143

一、大学的“关门办学” 144

二、没有教育理论支持 145

三、没有政策保障和教育管理机构的推动 146

四、没有社会教育发展经费 147

五、缺乏社会教育指导者 148

六、社会参与问题 150

第六章 大学社会教育工作 153

第一节 大学开展成人教育 153

一、大学开展成人教育的含义与特点 154

二、大学开展成人教育的形式 156

第二节 大学开展补习教育 158

一、大学开展补习教育的原因 159

二、大学开展补习教育的内涵 161

三、大学开展补习教育的方式 163

第三节 大学开展培训教育 166

一、大学开展培训教育的理由 167

二、大学开展培训教育的内涵 168

三、大学开展培训教育的途径 170

第四节 大学开展家庭教育 172

一、国外大学开展家庭教育的经验 172

二、大学开展家庭教育的工作与途径 173

第七章 大学社会文化工作 177

第一节 大学与图书馆 179

一、图书馆的内涵与形式 180

二、图书馆的业务与职能 181

三、大学与图书馆教育 182

第二节 大学与博物馆 184

一、博物馆的特点 184

二、博物馆的教育事业 185

三、大学与博物馆教育 186

第三节 大学与文化馆 187

一、文化馆的特点与形式 188

二、文化馆的教育事业 189

三、大学与文化馆教育 190

第四节 大学与传媒教育 192

一、传媒教育的特点 193

二、传媒教育的职能 193

三、大学与传媒教育 194

第八章 大学社会教育的内容 197

第一节 大学开展社会德育 198

一、“开风气之先”:引领公民道德成长 199

二、与时俱进:德育内容体现时代要求 202

第二节 大学开展社会智育 205

一、“开民智”:大学开发社会智力资源 206

二、大学开展社会智育的内容 207

第三节 大学开展社会体育 210

一、“鼓民力”:大学引领全民健康发展 210

二、全民健身:大学社会体育的重点 211

第四节 大学开展社会美育 214

一、大学开展社会美育的意义 214

二、大学开展社会美育的内容 216

第五节 大学开展生活教育 218

一、“作新民”:大学提升社会生活质量 219

二、社会生活的全部:大学生活教育的内容 221

第九章 大学社会教育方式 227

第一节 大学开展公开讲座 229

一、公开讲座的含义与特点 230

二、公开讲座的社会教育功能 230

三、公开讲座的实施步骤 231

第二节 大学开展研讨座谈 232

一、研讨座谈的含义与特点 232

二、研讨座谈的社会教育功能 233

三、研讨座谈的实施步骤和原则 233

第三节 大学开展咨询展览 235

一、咨询展览的含义与特点 235

二、咨询展览的社会教育功能 236

三、咨询展览的实施步骤与原则 237

第四节 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活动 238

一、社会教育活动的含义与方式 238

二、社会教育活动的步骤与原则 241

第十章 大学社会教育展望 243

第一节 大学教育资源对社会的开放 244

一、国外大学开放教育的启示 244

二、大学教育资源对社会开放的方式 251

第二节 社会教育资源对大学的开放 259

一、大学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意义 260

二、社会教育资源的种类 261

三、大学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途径 263

第三节 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对策 265

一、走出校园:树立大学开放教育观 266

二、制度创新:探索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教育体制 268

三、政策保障:制定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政策、法规 269

四、社会实践:加强大学的推广教育 271

五、增加投入:确立大学开展社会教育事业经费 273

主要参考资料 276

后记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