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绪论 1
第一节 物理实验课的目的 1
第二节 测量与误差 1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10
第四节 标准误差及其传递公式 14
第五节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18
第六节 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23
第二部分 前导实验 27
实验一 物体密度的测定 27
实验二 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32
实验三 气轨上测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 39
实验四 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42
实验五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46
实验六 电表的改装和校正 50
第三部分 基本实验 53
实验七 自由落体法测重力加速度 53
实验八 气轨上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55
实验九 转动惯量的测量 58
9—Ⅰ三线扭摆法 58
9—Ⅱ转动惯量仪 62
9—Ⅲ刚体转动实验仪 65
实验十 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68
实验十一 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 72
11—Ⅰ落球法 72
11—Ⅱ转简法 74
实验十二 气轨上测简谐振动的周期 78
实验十三 拉脱法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83
实验十四 导热系数的测定 86
实验十五 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 89
实验十六 空气比热容比γ的测定 92
实验十七 模拟法描绘静电场 96
实验十八 电位差计测电动势 99
实验十九 示波器的使用 104
实验二十 声速的测定 108
实验二十一 灵敏电流计的使用 112
实验二十二 电子束的电偏转 118
实验二十三 电子束的磁偏转 122
实验二十四 电子荷质比的测定 125
实验二十五 用霍耳元件测螺线管磁场 130
实验二十六 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 133
实验二十七 万用电桥的使用 136
实验二十八 光的干涉 140
实验二十九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用光栅测波长 146
实验三十 折射率的测定 151
30-Ⅰ最小偏向角法 151
30-Ⅱ布儒斯特角法 155
实验三十一 用旋光仪测糖溶液的浓度 157
实验三十二 用驻波法测振源的振动频率 161
第四部分 提高实验 164
实验三十三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使用 164
实验三十四 密立根油滴实验 168
实验三十五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 173
实验三十六 光敏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176
实验三十七 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数 180
实验三十八 摄影技术 183
38—Ⅰ普通照相 183
38—Ⅱ全息照相 188
实验三十九 氢原子里德伯常数的测定 191
第五部分 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 193
第一节 比较测量法 193
第二节 放大测量法 195
第三节 模拟测量法 196
第四节 转换测量法 197
附录 199
附录Ⅰ气垫导轨 199
附录Ⅱ数字毫秒计 200
附录Ⅲ光杠杆 201
附录Ⅳ示波器 202
附录Ⅴ信号发生器 204
附录Ⅵ照相机 205
附录Ⅶ显影、定影、漂白液配方 206
附表 208
附表Ⅰ基本物理常数 208
附表Ⅱ 20℃时常用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08
附表Ⅲ海平面上不同纬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209
附表Ⅳ常用金属的杨氏弹性模量 209
附表Ⅴ在不同温度下与空气接触的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210
附表Ⅵ液体的粘滞系数 210
附表Ⅶ 热电偶电动势的基本值 211
附表Ⅷ 在常温下某些物质的折射率 212
附表Ⅸ常用光源的谱线波长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