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脊柱退行性病的相关解剖 1
第一节 脊柱及其连结 1
一、椎骨的一般形态 2
二、各部椎骨的特征 2
三、脊柱的连接 5
四、脊柱畸形与脊柱裂 10
第二节 脊柱的周围结构 11
一、脊柱周围的肌肉 11
二、脊柱周围的深筋膜 14
三、脊柱的血供及周围血管 14
四、脊神经 16
第三节 椎管及其内容物 24
一、椎管的组成 24
二、椎管内容物 24
三、骶管的结构及常见变异 27
第二章 脊柱退行性病的病因学基础 29
第一节 外因 29
一、外伤因素 29
二、外感六淫 30
三、其他因素 31
第二节 内因 31
一、年龄 31
二、体质因素 32
三、解剖结构缺陷 32
四、职业损伤 32
五、生活习惯 33
六、精神状态 33
第三节 应力失衡 33
一、平衡失调 34
二、内脏病变反射 35
第三章 脊柱退行性病的病理学基础 36
第一节脊柱退行性病的病因表现 36
一、过度负荷 36
二、慢性劳损 36
三、直接损伤 36
四、慢性炎症 36
第二节 脊柱结构的退行性改变 37
一、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37
二、骨关节退行性改变 38
三、韧带的退行性改变 38
四、椎管狭窄的退行性改变 39
五、脊柱退变的病理解剖学特点 40
第四章 脊柱退行性病的检查与诊断 43
第一节 病史采集 43
一、年龄和性别 43
二、发病原因 43
三、疼痛情况 43
四、现病史 44
五、既往史 44
六、个人史 44
七、妇女月经史 45
八、家族史 45
九、二便 45
第二节 临床检查方法 45
一、脊柱的局部检查 45
二、脊柱的整体检查 55
第三节 X线平片检查 56
一、脊柱的正常X线表现 56
二、脊柱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58
三、常见脊柱退行性病的X线表现 59
第四节 脊柱退行性病的CT检查 60
一、CT检查的意义 60
二、正常CT表现 61
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检查与诊断 65
第五节 磁共振检查 71
一、MRI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症 71
二、正常MRI表现 71
三、脊柱退行性病的MRI检查与诊断 73
第六节 中医辨证诊察 76
一、四诊 76
二、中医辨证施治 78
三、脏腑辨证 85
四、疼痛辨证 92
第五章 脊柱退行性病的中医治疗 95
第一节 药物治疗 95
一、内治法 95
二、外治法 98
第二节 推拿手法治疗 105
一、推拿作用机制 105
二、推拿治疗部位的选择 107
三、推拿的作用途径 108
四、推拿手法 109
第三节 针灸治疗 130
一、针灸取穴 130
二、针刺疗法 131
三、灸法疗法 137
第四节 小针刀治疗 139
一、小针刀的治疗机制 139
二、小针刀 140
三、小针刀的操作方法 140
四、小针刀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42
五、小针刀疗法的注意事项 142
第五节 穴位注射于封闭治疗 143
一、封闭疗法的治疗机制 143
二、封闭疗法的注射部位 143
三、穴位注射疗法 148
第六节 中药离子导入 150
一、中药离子导入的治疗机制 150
二、中药离子导入的操作方法 151
三、中药导入药液的配制 151
四、中药离子导入的注意事项 152
第七节 牵引与休息疗法 153
一、牵引与休息治疗的作用 153
二、常用的牵引方法 153
三、卧床休息 157
四、牵引与休息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58
第八节 支具疗法 158
一、支具的作用机制 158
二、支具的种类和制作 158
三、支具的合理使用 159
四、支具应用的适应证 160
第九节 手术疗法 160
一、微创手术治疗 161
二、开放性手术治疗 164
第十节 练功疗法 165
一、练功的作用 165
二、练功疗法注意事项 166
三、颈部功能锻炼法 168
四、腰背部功能锻炼法 170
第六章 常见脊柱退行性病 173
第一节 颈椎病 173
一、病因病机 173
二、分型与诊断 175
三、治疗方法 184
第二节 颈椎间盘突出症 195
一、病因病机 195
二、分型与诊断 196
三、治疗方法 200
第三节 胸椎间盘突出症 206
一、病因病机 206
二、分型与诊断 207
三、治疗方法 209
第四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215
一、病因病机 216
二、分型与诊断 219
三、治疗方法 228
第五节 腰椎管狭窄症 239
一、病因病机 239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241
三、治疗方法 244
四、预防与护理 251
第六节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251
一、病因病机 252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253
三、治疗方法 256
四、预防与护理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