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概述 1
1.1.1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的意义 1
1.1.2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5
1.1.3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框架 8
1.2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新型空间集成技术概述 16
1.2.1新型空间集成技术概述 16
1.2.2遥感信息加工处理技术 17
1.2.3空间信息集成技术的发展概述 19
1.2.4论“3S”技术及其系统体系 20
1.2.5其他空间信息集成技术的发展动态 21
1.2.6“5S”技术及其理论技术体系 21
1.2.7“5S”,技术在草业与生态科学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25
1.3草地退化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6
1.3.1草地退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8
1.3.2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存在的问题 39
1.4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 40
1.4.1在草群本底调查、景观特征与退化机理方面的进展 40
1.4.2在监测指标、模型构建、混合像元解译等方面的进展 41
1.4.3在影像融合技术、智能化遥感监测等方面的进展 43
1.5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前景展望 45
1.5.1在数据源的选择方面 45
1.5.2在模型的选择方面 45
1.5.3在草地退化定量监测评价方面 45
1.5.4在草地退化成因分析方面 46
1.5.5在“3S”技术集成和智能化遥感监测方面 46
参考文献 47
第2章 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理论基础与植被诊断分析技术 54
2.1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的理论基础 54
2.1.1草地退化的定义 54
2.1.2草地退化的基本特征与诊断指标 54
2.1.3放牧草地退化的演替机理 55
2.1.4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内涵 57
2.1.5放牧草地退化与植物空间格局演化 58
2.1.6利用遥感技术对草地退化监测的应用进展 59
2.1.7荒漠绢蒿灌丛群落放牧退化机理研究概况 59
2.1.8荒漠草地农业系统和景观结构下草地退化研究概况 60
2.1.9天山北坡春秋放牧场草地植被生态恢复研究概况 60
2.2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的研究地与研究方法 61
2.2.1研究区区位特征 61
2.2.2研究区域阜康市概况 61
2.2.3草地类型及放牧利用特征 62
2.2.4纯放牧(自然)山地一荒漠系统结构特征 63
2.2.5试验观测区植被类型 63
2.2.6土地利用政策变化 64
2.3荒漠草地退化监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 64
2.3.1限制性与耐性定律 65
2.3.2大、小环境对生物具有不同影响的原理 66
2.3.3种群的密度制约与空间分布格局原理 66
2.3.4群落内物种多样性与演替原理 67
2.3.5生态系统高度和谐的原理 67
2.3.6生态位原理 68
2.3.7生物群落干扰理论 68
2.4退化草地地面植被诊断的研究方法 68
2.4.1荒漠退化草地的时空变化实验设计 68
2.4.2草地退化机理研究实验设计 73
2.5荒漠退化草地的时空分异规律研究 74
2.5.1实验研究结果 74
2.5.2荒漠退化草地特征分析 87
2.6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常用数据源与数据预处理方法 89
2.6.1多光谱遥感数据 89
2.6.2高光谱数据 90
2.6.3其他数据 90
2.6.4数据预处理 90
参考文献 91
第3章 新疆典型草地退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94
3.1引言 94
3.2研究内容与方法 94
3.2.1草地格局分析 94
3.2.2植被盖度的确定 94
3.2.3数据源 94
3.2.4数据处理 95
3.3荒漠草地格局动态分析 96
3.4荒漠草地植被盖度动态分析 97
3.5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98
3.5.1气候因素的影响 98
3.5.2人口因素的影响 99
3.5.3牲畜数量变化的影响 99
3.5.4政策及其他因素影响 100
3.6研究结论 100
参考文献 100
第4章 草地退化光谱特征分析及其评价 101
4.1引言 101
4.2研究内容与方法 102
4.2.1研究区域 102
4.2.2地面数据采集 102
4.2.3遥感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02
4.2.4数据分析与制图 102
4.3结果与分析 102
4.3.1典型退化草地主要植物不同季相光谱特征 102
4.3.2典型退化草地不同型的光谱特征 104
4.3.3典型退化草地不同退化程度的光谱特征 105
4.4研究结论 106
参考文献 107
第5章 新疆典型草地特征解译及其遥感分类 108
5.1引言 108
5.2研究内容与方法 108
5.2.1数据源 108
5.2.2数据的处理 108
5.3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 109
5.3.1植被类型的划分 109
5.3.2目视解译标志的建立 110
5.3.3专题信息的分类与评价 111
5.4研究结论 114
参考文献 114
第6章 新疆典型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模型构建及其评价 115
6.1引言 115
6.2研究内容与方法 115
6.2.1数据源 115
6.2.2植被指数的选取 116
6.2.3模型的选取 117
6.2.4数据预处理及指数的获取 117
6.3结果与分析 118
6.3.1植被盖度与植物指数相关性分析 118
6.3.2植被盖度和植被指数关系模型的建立 119
6.3.3植被盖度预测模型比较分析 120
6.3.4模型验证 120
6.4研究结论 121
参考文献 122
第7章 草地退化光谱混合像元分解及其评价 124
7.1引言 124
7.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4
7.2.1数据源及预处理 124
7.2.2光谱混合模型的选择 125
7.2.3端元的选择 125
7.3结果与分析 126
7.3.1线性光谱混合分析结果 126
7.3.2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分量与植被盖度模型的建立 127
7.3.3精确度分析 128
7.3.4植被指数法与光谱混合分析对植被盖度估测的比较分析 129
7.3.5图件的生成 129
7.4研究结论 129
参考文献 130
第8章 基于高光谱的荒漠草地特征提取与分析 131
8.1引言 131
8.2数据源及技术路线 131
8.2.1地面高光谱数据 131
8.2.2研究方法 134
8.3典型荒漠草地及下垫面特征提取 137
8.3.1荒漠草地高光谱特征分析 137
8.3.2下垫面高光谱特征分析 139
8.4研究结论 142
参考文献 145
第9章 构建退化草地智能化分类器及其评价 146
9.1引言 146
9.2高光谱数据预处理 146
9.2.1典型荒漠草地光谱数据 146
9.2.2光谱数据的特征提取 150
9.3智能化退化草地分类 154
9.3.1 BP人工神经网络分类器构造 155
9.3.2数据预处理 158
9.3.3网络训练仿真及精确度评价 160
9.4研究结论 163
参考文献 164
第10章 不同尺度下退化草地的多光谱特征解译及其评价 165
10.1引言 165
10.2小尺度下退化草地RGB模式分析及盖度测算 165
10.2.1草地的RGB模式分析 165
10.2.2基于决策树的退化草地盖度计算方法 167
10.2.3精确度验证 169
10.3大尺度下荒漠草地的多光谱特征解译及其评价 169
10.3.1不同草地类型的多光谱特征解译 170
10.3.2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指数特征 172
10.3.3荒漠植被类型的可分性分析 174
10.4研究结论 177
参考文献 177
第11章 构建草地类型划分智能化分类指标及其体系 179
11.1引言 179
11.2数据预处理 179
11.2.1数据源及其预处理 179
11.2.2地物特征提取 180
11.2.3地物特征分析 184
11.3基于专家决策知识的分类 185
11.3.1决策树构造 185
11.3.2基于专家决策知识的草地类型划分 186
11.3.3分类精确度评价 189
11.3.4智能化分类体系的展望 192
11.4研究结论 192
参考文献 193
第12章 多年的草地退化时空特征动态分析及其评价 194
12.1引言 194
12.2草地退化光谱特征研究 194
12.2.1遥感影像预处理 194
12.2.2植被指数特征提取 195
12.2.3基于NDVI阈值分类 196
12.3地物类型变化特征研究 198
12.3.1地物类型变化总特征 198
12.3.2 9年间农业用地和平原荒漠的时空变化特征 200
12.3.3近20年草地的时空变化特征 203
12.4研究结论 205
参考文献 206
第13章 新疆典型草地退化的驱动力分析及其治理对策 207
13.1引言 207
13.2草畜平衡分析 207
13.2.1牧草产量估测 207
13.2.2草畜平衡 211
13.3草地退化驱动力及治理途径的定量分析 212
13.3.1草地退化的驱动力定性分析 212
13.3.2草地退化驱动力定量分析 215
13.3.3草地退化的治理途径 218
13.4研究结论 220
参考文献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