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1.1 服务业的定义及分类 1
1.1.2 课题来源 5
1.1.3 课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问题的提出) 5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0
1.2.1 生产率理论研究方法及国内外对中国生产率研究结果的比较 10
1.2.2 服务业经济理论及生产率理论研究概述 14
1.2.3 Solow悖论 16
1.2.4 存在的问题 18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8
1.3.1 研究目标 18
1.3.2 研究内容 18
1.3.3 研究的重点与研究的方法 19
1.4 本研究的框架及章节安排 20
1.4.1 各章节的安排 20
1.4.2 本研究的逻辑框架图 21
第2章 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22
2.1 经济增长理论沿革 22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3
2.1.2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 24
2.1.3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5
2.1.4 新经济增长理论 26
2.1.5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增长主要源泉的讨论 28
2.2 服务业经济发展的阶段论 30
2.2.1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与服务业理论 30
2.2.2 服务业与就业——配第-克拉克理论 35
2.2.3 服务业与产业结构——库兹涅茨理论 36
2.2.4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定位 37
2.3 服务业的产业定位与服务业经济增长 39
2.3.1 服务业的产业定位 39
2.3.2 服务业经济增长的源泉 41
2.3.3 服务业生产率增长之谜 43
2.4 本章小结 45
第3章 服务业生产率测度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46
3.1 生产率的概念 46
3.1.1 生产率的定义 46
3.1.2 生产率的分类及网络分析 49
3.1.3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量纲的讨论 53
3.2 几种典型的生产率测度方法 54
3.2.1 生产函数法 54
3.2.2 索罗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 55
3.2.3 丹尼森对生产率的测度方法[15] 56
3.2.4 乔根森对生产率的测度方法——超越对数生产函数[12] 58
3.3 服务业计量经济学模型的选择 59
3.3.1 理论模型 59
3.3.2 关于前沿函数模型的解释 62
3.3.3 面板数据 63
3.3.4 实证模型 64
3.3.5 假设检验 65
3.4 本章小结 66
第4章 数据处理及估计结果分析 67
4.1 数据处理 67
4.1.1 总产出(GDP)的计算 68
4.1.2 资本存量K的计算 68
4.1.3 劳动投入L的计算 73
4.2 参数估计结果及其检验 73
4.2.1 实证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73
4.2.2 假设检验 75
4.2.3 技术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 75
4.2.4 技术进步(Technical Productivity) 77
4.2.5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78
4.2.6 类似研究结果的比较 78
4.3 各种因素对中国服务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80
4.4 本章小结 81
第5章 服务业经济增长动因分析 83
5.1 服务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劳动力 83
5.1.1 服务业经济增长与劳动投入增长的关系 83
5.1.2 服务业经济增长与就业(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富克斯理论验证) 84
5.2 服务业经济增长与资本要素 88
5.2.1 资本投入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关系 88
5.2.2 资源增长极限的讨论(中国增长极限论) 90
5.3 服务业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研究与发展(R&D)经费 90
5.3.1 服务业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 90
5.3.2 服务业经济增长与R&D经费 91
5.4 服务业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率 93
5.4.1 服务业产值比重与城市化率的关系分析 94
5.4.2 服务业增长率与城市化率的关系分析 94
5.4.3 城市化与就业 95
5.5 服务业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总额 95
5.6 服务业经济增长与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96
5.7 服务业经济增长与储蓄总额相关关系 97
5.8 服务业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 99
5.9 服务业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 99
5.9.1 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 99
5.9.2 制度创新实证分析 100
5.10 服务质量、生产率与服务业经济增长 102
5.11 本章小结 102
第6章 中国服务业现状、机遇与发展 104
6.1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104
6.1.1 第一阶段:1952~1978年,启动阶段 105
6.1.2 第二阶段:1980~1990年,快速发展阶段 107
6.1.3 第三阶段:1990~2002年,稳定阶段 110
6.1.4 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 112
6.2 中国服务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113
6.2.1 产业结构比重偏低 113
6.2.2 生产率水平较低 114
6.2.3 内部结构失调(传统产业比重过高) 115
6.2.4 知识密集程度低 115
6.2.5 与其他产业联系趋弱 116
6.2.6 地区发展不平衡 116
6.2.7 统计问题 117
6.3 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 117
6.3.1 观念落后,导致各级政府重视不够 117
6.3.2 市场化程度低,导致缺乏竞争,企业没有活力 118
6.3.3 城市化发展滞后,极大地制约着服务业的发展 118
6.3.4 社会专业化程度低 120
6.3.5 对外开放程度低,导致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不高 120
6.3.6 居民尤其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导致服务业需求不足 120
6.3.7 人才缺乏,导致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 120
6.4 WTO的挑战与机遇 121
6.4.1 加入WTO后我国服务业面临的挑战 121
6.4.2 加入WTO为我国服务业带来的机遇 124
6.5 本章小结 125
第7章 服务业经济增长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126
7.1 服务业经济增长的路径 126
7.1.1 要素投入的增长路径 126
7.1.2 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127
7.2 中国服务业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 132
7.2.1 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TFP 132
7.2.2 不断扩大资本积累,优化融资机制 134
7.2.3 提高教育水平,重视人力资本积累 136
7.2.4 加强制度创新,转换体制模式 137
7.2.5 服务业加入WTO的对策 139
第8章 全书总结及研究展望 141
8.1 全书总结 141
8.2 研究展望 142
附录 144
参考文献 154
后记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