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卫星通信的发展和特点 1
1.1 卫星通信的发展 1
1.1.1 现代电信技术发展的新产物——卫星通信 1
目录 1
1.1.2 人造卫星和微波接力通信技术的结合 20
1.1.3 卫星通信的诞生和发展概况 24
1.2 卫星通信的特点 27
1.2.1 卫星通信的特点 27
1.2.2 影响卫星运行和卫星通信的地球周围环境 29
2.1.1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35
2.1.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35
2.1 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 35
第二章 卫星通信系统 35
2.2 卫星通信的通信范围 37
2.2.1 卫星覆盖范围和卫星通信范围 37
2.2.2 共视卫星通信区 39
2.3 无源和有源卫星接力通信 41
2.3.1 无源卫星接力通信 41
2.3.2 有源卫星接力通信 43
2.4 随机和位相运动卫星接力通信 45
2.4.1 运动卫星接力通信 45
2.4.2 随机运动卫星接力通信 46
2.4.3 位相运动卫星接力通信 47
2.5 同步卫星接力通信 49
2.5.1 同步卫星接力通信系统 49
2.5.2 同步卫星的通信覆盖范围 49
2.5.3 同步卫星接力通信的延时和路由 51
2.6 三种卫星通信系统的比较 53
2.6.1 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的优越性 53
2.6.2 发挥运动卫星的特点 55
第三章 卫星技术控制中心和卫星通信管理中心 60
3.1 卫星技术控制中心 60
3.1.1 卫星轨道测控系统 60
3.1.2 卫星技术控制中心 61
3.1.3 跟踪站 62
3.2 卫星通信管理中心 64
3.2.1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织管理 64
3.2.2 卫星通信管理中心 65
第四章 人造卫星的轨道和发射 68
4.1 人造卫星的轨道 68
4.1.1 人造卫星的运动 68
4.1.2 卫星的圆轨道运动 72
4.1.3 卫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75
4.2 人造卫星的发射 79
4.2.1 重力阻力和速度 79
4.2.2 运载火箭 80
4.2.3 人造卫星、行星和恒星的发射速度 99
4.2.4 卫星轨道倾角和发射能量的关系 101
4.2.5 人造卫星的发射 103
4.2.6 同步卫星的发射 108
第五章 通信卫星 113
5.1 通信卫星的部门 113
5.1.1 通信卫星的主要任务 113
5.1.2 通信卫星的构成 113
5.2 通信卫星的多种形状和实例 114
5.2.1 通信卫星的发展概况 114
5.2.2 通信卫星的实例 115
5.3.2 几种通信卫星的通信系统方框图 122
5.3 通信卫星的通信系统 122
5.3.1 通信卫星的通信系统的任务和构成 122
5.3.3 通信卫星的通信系统设备 125
5.4 通信卫星的天线 132
5.4.1 通信卫星天线的种类 132
5.4.2 通信卫星的消旋定向天线 132
5.4.3 通信卫星的全向天线 135
5.5 通信卫星的遥测遥控系统 135
5.5.1 通信卫星的神经 135
5.5.2 通信卫星的遥测 136
5.6.1 通信卫星控制系统的任务和构成 137
5.5.3 通信卫星的遥控 137
5.6 通信卫星的控制系统 137
5.6.2 通信卫星的轨道或位置控制 138
5.6.3 通信卫星的姿态控制 139
5.7 通信卫星的电源系统 143
5.7.1 通信卫星的电源特点和要求 143
5.7.2 通信卫星的化学电池 144
5.7.3 通信卫星的太阳电池 145
5.7.4 通信卫星电源的控制电路结构 145
5.8.1 卫星的环境和内部温度 146
5.8.2 卫星的温度控制方法 146
5.8 通信卫星的温度控制 146
5.9 通信卫星的可靠性 147
5.9.1 衡量可靠性的尺度 147
5.9.2 串联和并联系统的可靠性 147
5.9.3 通信卫星的二重系统构成法 148
5.9.4 通信卫星制造中的环境试验 149
第六章 同步卫星通信 150
6.1 同步卫星的运动 150
6.1.1 地球连同卫星的公转 150
6.1.2 同步卫星的运动 150
6.2.1 同步卫星的覆盖边线夹角和覆盖区域 151
6.2 同步卫星的通信区域 151
6.2.2 同步通信卫星的通信区域 153
6.3 三颗同步通信卫星沟通全球通信 155
6.3.1 确定同步通信卫星位置的因素 155
6.3.2 环绕地球的等高等速等距等角的三颗同步卫星 156
6.3.3 同步卫星的重叠区和盲区 156
6.4 一种国际通信用的同步卫星系统的分布 157
6.4.1 国际通信中的一种同步卫星系统的分布实例 157
6.4.2 国际通信的同步卫星通信网与地面通信干线的结合 158
6.5 地面站对向同步卫星的方位、仰角和距离 159
6.5.1 地面的位置标称——经度和纬度 159
6.5.2 地面站对向同步卫星的方位、仰角和距离 162
第七章 卫星通信地面站 167
7.1 卫星通信地面站的分类 167
7.1.1 按卫星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用途和方式分类 167
7.1.2 按地面站的结构和位置状态分类 167
7.2 卫星通信地面站的构成 168
7.2.1 地面站的组成 168
7.2.2 经过地面站的通信信号传输路由 169
7.2.3 参观一下地面站 170
7.3 地面站的眼睛——天线系统 173
7.3.1 地面站天线的功用和种类 173
7.3.2 双反射镜式抛物面天线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75
7.3.3 地面站天线的性能要求 182
7.4.1 地面站接收系统的组成 187
7.4 地面站的接收系统 187
7.4.2 载波接收功率 188
7.4.3 讨厌的噪声 191
7.4.4 衡量通信质量的信噪比和噪声系数 196
7.4.5 地面站的性能指数 199
7.4.6 能相应增加通信距离的特殊放大器 201
7.4.7 低噪声参量放大器 202
7.4.8 冷宫的致冷装置 207
7.4.9 高灵敏度解调器 210
7.5.2 电话载波终端设备 212
7.5 地面站的终端系统和通信控制系统 212
7.5.1 终端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212
7.5.3 电视终端设备 215
7.5.4 地面站通信控制系统 218
7.6 地面站的发射系统 219
7.6.1 地面站发射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219
7.6.2 发射系统的功率放大器 220
7.6.3 行波管的结构和原理 221
7.6.4 速调管的结构和原理 228
7.6.5 宽频带调制器 228
7.7.1 回波抑制设备 229
7.7 地面站的回波抑制和电视制式转换 229
7.7.2 电视标准制式转换设备 232
7.8 地面站的电源系统 237
7.8.1 地面站的电源种类和要求 237
7.8.2 不停电电源系统 240
7.8.3 地面站的接地系统 245
7.9 卫星通信地面站的建设 248
7.9.1 地面站通信系统和设备制式的确定 248
7.9.2 地面站站址的选定 251
7.9.3 地面站的布局 256
7.9.4 地面站的建设和投资 257
7.10.1 小型同步卫星通信地面站方框图 266
7.10 几种地面站方框图 266
7.10.2 国际通信同步卫星大型地面站方框图 270
7.10.3 移动式卫星通信地面站方框图 272
7.10.4 舰载卫星通信终端站方框图 273
第八章 卫星通信线路 275
8.1 卫星通信线路的构成和使用 275
8.1.1 卫星通信线路的构成 275
8.1.2 卫星通信线路传输的频率、能量和噪声 277
8.1.3 卫星通信模拟线路 282
8.1.4 卫星通信线路的使用 283
8.2.1 卫星多址联接通信的特点和原理 284
8.2 卫星通信线路的多址联接方式 284
8.2.2 频分多址联接方式 287
8.2.3 时分多址联接方式 294
8.2.4 空分多址联接方式 298
8.2.5 码分多址联接方式 300
8.2.6 几种主要多址联接方式的比较 303
8.3 卫星通信线路与地面通信网络的连通 303
8.3.1 卫星通信线路与地面有线通信网络的连通 303
8.3.2 卫星通信线路与地面无线线路的连通 305
9.1 不断发展的卫星通信技术 308
9.1.1 开辟新的卫星通信波段 308
第九章 卫星通信的发展前景 308
9.1.2 无止境的卫星通信新技术 311
9.2 多花样和多功能的通信卫星 319
9.2.1 通信卫星的变化趋势 319
9.2.2 通信卫星中继网 320
9.2.3 未来的空中通信枢纽站 323
9.2.4 通信卫星直播电视 324
9.2.5 巨大的星际航行通信卫星站 333
9.3 未来的卫星通信地面站 334
9.3.1 地面站的变化趋势 334
9.3.2 无人维护的自动遥控地面站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