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二)--人本主义伦理学 1
第十章 现象学价值伦理学 5
第一节 价值伦理学溯源 7
一 概念溯源 7
二 价值哲学:洛采、文德尔班、李凯尔特 8
三 布伦坦诺的“意向性”与“价值公理” 14
第二节 胡塞尔现象学的主体价值论 18
一 生平与著作 19
二 现象学及其方法论的价值追求 21
三 自我学构成 25
四 从“交互主体性”到“生活世界”:理性与人性 28
第三节 舍勒的现象学人学价值论 37
一 “时代哲学家”与“一流天才” 37
二 形式主义伦理学与非形式的价值伦理学 40
三 价值类型学:等级、样式、特点和关系 46
四 道德价值主体与道德人格 51
五 “爱的秩序” 57
第四节 哈特曼的价值现象学 61
一 哈特曼及其《伦理学》 61
二 “道德现象学” 64
三 “道德价值学”(一) 69
四 “道德价值学”(二) 76
五 “道德形而上学” 90
第十一章 存在主义伦理学 95
第一节 存在主义伦理学的滥觞与雏型 95
一 基尔凯戈尔:“存在主义之父” 96
二 “孤独个体”--黑格尔的颠倒 98
三 人生阶段--梦·醒·醉 102
四 自由人生--恐惧、烦恼、忧郁、绝望 107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原始伦理学” 112
一 海德格尔其人其书 113
二 “基本本体论”--“此在”与“世界” 114
三 人学异化论--“共在”与“沉沦” 119
四 人生真理论--“畏”、“死亡”、“良知”、“决断” 128
五 结束语:“引起转变的事业” 135
第三节 萨特的自由主体伦理学 139
一 萨特:时代的明星 139
二 绝对自由本体论 142
三 自由的两种理解:本体的与境况的 145
四 主体价值论:选择与责任 155
五 价值关系论:自我与他人 162
第四节 存在主义伦理学的初步评价 167
第一节 伦理学视境中的精神分析学派 173
一 “精神分析”运动概观 173
第十二章 精神分析伦理学 173
二 精神分析的伦理学贡献 177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伦理学 179
一 作为人心探幽者的弗洛伊德 179
二 梦--人性深层的曝光 182
三 性与爱--生命的情结 186
四 本我·自我·超我--人格心理分析 190
五 文明与道德--人格的文化观照 198
六 弗洛伊德的道德遗产 203
第三节 弗罗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 206
一 人的呼唤:弗罗姆的学术人生 207
二 人的自由与自由的逃避 209
三 品格学 215
四 人道主义伦理学与权力主义伦理学 228
五 爱的艺术 237
第四节 从弗洛伊德到弗罗姆:一个初步的比较 243
第十三章 美国实用主义伦理学 250
第一节 实用主义道德哲学的生长 251
一 “美国本土哲学”的诞生:实用主义 251
二 实用主义的生长与特征 254
第二节 詹姆士实用主义道德观 259
一 实用主义家族中的柏拉图 259
二 作为哲学方法的实用主义 261
三 价值真理论 264
四 自由意志论 269
五 宗教与道德 278
第三节 杜威的道德工具主义 282
一 “美国人民的顾问、导师和良心” 283
二 工具主义哲学观 287
三 伦理学及其特殊问题 289
四 道德情境与行为选择 292
五 个人与社会:“新个人主义” 296
六 价值与评价理论 299
七 人性、道德和教育 308
八 自由、民主和文化 311
九 杜威伦理学的评价 316
第四编 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三)--现代宗教伦理学 332
第十四章 人格主义伦理学 332
第一节 关于人格主义 332
第二节 鲍恩的完整人格伦理学 335
一 生平与著作 335
二 人格世界观 336
三 完整人格伦理 341
四 人格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结论 347
五 伦理与宗教的联盟 351
第三节 弗留耶林的创造性人格伦理学 355
第四节 布莱特曼的价值人格伦理学 365
一 宗教的价值基础 366
二 自然与价值 374
三 价值人格伦理 380
第五节 霍金的自我人格伦理学 387
一 自我和自我观 388
二 灵与肉:人性再造的人格方面 392
三 人与国家:人性再造的社会方面 398
四 神圣与拯救:人性再造的宗教方面 406
五 评价及其它 410
一 圣·托玛斯伦理学的传统预制 415
第十五章 新托玛斯主义伦理学--马里坦 415
第一节 新托玛斯主义伦理学的源与流 415
二 新托玛斯主义伦理学的现代流变 420
第二节 马里坦伦理学的预制:存在形而上学 424
一 新托玛斯主义的旗帜:马里坦其人其书 424
二 存在的形而上学 425
三 从“存在直觉”到“主体性直觉” 431
第三节 “个体理论”与“人格理论” 437
一 “个体性”与“人格” 437
二 个体善与共同善 442
一 两种人道主义 452
第四节 “完整的人道主义” 452
二 人的权利与自然法 462
三 “New Christendom”:一种新的历史理想 467
第五节 马里坦伦理学的基本评价 474
第十六章 新正教派伦理学 481
第一节 新正教伦理学概观 481
第二节 巴尔特的神正伦理观 483
一 “现代神学泰斗” 483
二 “伦理问题” 485
三 人生与信仰 489
一 “基督教的革命家” 498
第三节 尼布尔的基督教应用伦理学 498
二 宗教伦理与理性伦理 501
三 信仰与原罪 510
四 人的本性与命运 516
五 社会道德问题:伦理、政治与宗教 525
六 爱国主义 535
第五编 西方伦理学的当代发展 544
第十七章 弗莱彻尔的“境遇伦理学” 544
第一节 境遇伦理学与“新道德运动” 544
第二节 弗莱彻尔的境遇伦理学 547
一 非基督教的宗教道学家 547
二 作为行为方法的境遇伦理学 550
三 “实用原理” 556
四 非准则的准则:境遇伦理学的基本命题 561
第三节 评价与结论:兼及道德相对主义 569
第十八章 当代心理学伦理的嬗变--斯金纳与马斯洛 574
第一节 心理学伦理的最新发展格局 574
第二节 斯金纳的“行为技术伦理” 576
一 行为主义的当代卫士斯金纳 576
二 “行为技术学”:人性科学传统的反动 578
三 超越自由与尊严 583
四 惩罚与责任 589
五 文化设计:行为主义乌托邦 592
六 “行为科学”的不科学性 599
第三节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伦理学 604
一 马斯洛:美丽人性的信徒 604
二 “第三选择”:人本主义新心理与新伦理 606
三 动机-需要理论 612
四 自我实现理论 619
五 走向存在:超动机论和存在价值观 627
六 人和价值:几点评论和比较 635
第十九章 新功利主义伦理学 641
第一节 新功利主义的传统背景与形成 641
一 行为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 644
第二节 斯马特的行为功利主义 644
二 规范功利论:仁慈与行为 648
第三节 布兰特的多元论规则功利主义 654
一 道德善论:一种行为的实践批判 655
二 道德法典论:多元论规则功利主义系统 661
第二十章 当代美国政治伦理学--罗尔斯与诺齐克 671
第一节 当代政治伦理学发展的基本背景 672
第二节 罗尔斯的正义论 679
一 罗尔斯及其《正义论》 679
二 正义原则的确立与确证 681
三 正义原则的系统与解释 690
四 正义原则的应用与操作 698
五 正义原则的道德基础(正义与善) 710
六 简短评价 722
第三节 诺齐克的人权论 728
一 引言 728
二 “个人权利”和“最低限度国家” 729
三 补偿原则:行动及其禁止 738
四 资格理论:财产占有的三个原则 742
五 两种原则:罗尔斯正义论批判 746
第四节 正义与人权:两种模式的比较 756
基本文献 763
跋 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