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汉赋通义序 1
上卷 1
小引 3
释义第一 7
溯源第二 18
一、屈原——“词赋之宗” 18
二、“荀况《礼》、《智》”,“爰锡名号” 30
三、宋玉——“好辞而以赋见称” 45
考史第三 74
一、丽则骚赋时期 74
“汉初词人”——陆贾、朱建 74
贾谊 77
赵幽王刘友、庄夫子忌 84
枚乘 86
淮南王刘安及其宾客群臣 95
二、丽淫大赋时期 101
司马相如 101
武帝朝其他赋家枚皋等 126
东方朔 129
司马迁及董仲舒等 136
王褒 140
刘向及宣帝时的赋坛 150
扬雄 155
刘歆 181
三、抒情小赋时期 184
冯衍 184
班彪 190
班固 193
杜笃 202
梁竦 207
傅毅 209
崔骃及其前后赋家 214
班昭 217
张衡 221
马融 232
王逸和王延寿父子 237
崔寔 246
蔡邕 248
赵壹 255
边让 258
祢衡 261
张升、侯瑾、桓麟、赵岐、张超等 265
王粲 265
综论第四 272
一、关于“诗”、 “骚”、 “赋”三者与 272
屈、宋、荀之关系及异同问题 272
二、关于汉赋分期及其定名的问题 275
三、关于赋的目的与作用问题 278
四、关于赋所铺陈的事物内容与作者 282
的写作态度及写作方法问题 282
五、关于汉人作赋的创作方法之得失 287
问题 287
六、关于汉赋的结构形式及其承传演变 292
问题 292
下卷 297
楔子 299
思想内容第一 301
结构形式第二 306
句法句式第三 321
音节声韵第四 332
馀论第五 373
附录 397
现存汉人辞赋篇目考略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