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商业史稿 1949-1982》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4166·530
  • 页数:56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商业(一九四九年十月至一九五二年十二月) 1

第一节 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的建立和发展 4

一、新中国商业的由来 4

二、国营商业的建立和发展 5

三、合作社商业的建立和发展 7

第二节 打击投机资本、稳定市场物价的斗争 8

第三节 两次调整商业 12

一、第一次调整商业(一九五○年六月) 12

二、第二次调整商业(一九五二年十一月) 15

第四节 组织城乡物资交流 16

第五节 促进轻工业的发展 18

本章小结 20

第二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商业(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 22

第一节 国营商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24

一、国家商业部门分设和商业部机构的演变 25

二、推行经济核算制 28

三、计划管理和物价管理办法的改进 32

第二节 “泻肚子”的错误 34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及其与国营商业的三次分工 40

一、供销合作社的发展 40

二、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社的三次分工 43

第四节 农产品的统购、派购、预购和价格调整 52

一、粮食、食油、棉花的统购统销 52

二、生猪及某些重要农产品的派购和统一收购 60

三、对主要农副产品实行预购 63

四、调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65

第五节 工业品的加工订货和统购包销 68

一、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形式的发展 68

二、工缴货价的制定和工商利润分配 75

第六节 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7

一、对资本主义商业的改造 78

二、对小商小贩的改造 91

三、对私营饮食服务业的改造 98

第七节 商业网的调整和建设 102

一、批发商业网的形成 103

二、零售商业网的调整和建设 107

三、饮食服务业的发展和网点建设 112

第八节 民族贸易的开展 114

第九节 工资制度的改革 120

一、商业部门的工资标准和工资水平 121

二、商业部门的工资形式和奖励形式 123

本章小结 125

第三章 “大跃进”时期的商业(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年) 129

第一节 改进商业管理体制 131

一、改变商业组织结构和企业领导关系 134

二、下放管理权限,改革管理制度 136

三、改变农村商业管理体制 145

第二节 合并商品流通渠道 148

一、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合并 148

二、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升级过渡 150

三、自由市场关闭 152

四、商业网点、人员减少 154

第三节 调整商品收购政策和供应办法 156

一、全面实行工业品统购包销 157

二、调整农副产品收购政策 159

三、调整商品供应办法 163

第四节 “大购大销”运动 168

一、“大购大销”运动中的错误口号和错误作法 169

二、“大购大销”运动的后果 171

三、“大购大销”运动的基本经验教训 173

第五节 改进企业经营和管理 173

一、开展学天桥运动 174

二、开展“六无”仓库和直线运输运动 176

三、商业企业推行“两参一改”、“三参一改”制度 177

第六节 大办工业,大办教育,大搞技术革新 180

一、商业部门大办工业 182

二、商业部门大办教育 185

三、商业部门大搞技术革新 187

本章小结 189

第四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商业(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五年) 193

第一节 调整和疏通商品流通渠道 195

一、恢复国营商业专业公司,调整管理权限 195

二、恢复供销合作社 202

三、恢复合作商店、合作小组 206

四、开放集市贸易 210

第二节 调整农产品收购政策 215

一、适当减少统购、派购任务 215

二、实行奖售、换购政策 218

三、有计划地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222

四、国民经济好转以后农副产品收购政策的改进 225

第三节 稳定市场,安排好人民生活 229

一、安排好城乡人民对粮食的基本需要 229

二、稳定十八类商品价格 231

三、合理供应商品 235

四、开展高价商品的供应 240

第四节 改进工业品经营方式 244

一、改进三类日用工业品收购方式 245

二、处理好工业品收购中多与少的矛盾 246

三、改进工业品分配办法 250

四、面向农村,组织工业品下乡 252

第五节 开展“三清”和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254

一、开展清理库存、清理资金、清理帐目的“三清”运动 255

二、减少不合理的经营环节,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 257

三、加强经济核算,建立健全制度 262

四、改进亏损商品的经营 268

五、提高服务质量 271

第六节 恢复并加强民族贸易工作 275

第七节 整顿商业职工队伍 279

一、进行组织整顿 281

二、整顿工资和奖励制度 285

三、进行思想整顿,加强政治工作 289

本章小结 292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商业(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九月) 296

第一节 商业机构合并,管理权限下放 297

一、商业机构精简合并 297

二、企业、事业单位和管理权限下放 299

第二节 商品流通渠道单一,批发机构重叠和经营环节增多 303

第三节 流通理论和经济政策遭到破坏,市场供应长期紧张 306

一、批判“流通决定生产论”,给商业工作带来的危害 306

二、限制商品交换中的“资产阶级法权”,在流通领域造成的恶果 308

三、破坏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给收购、供应工作带来的问题 311

四、粮、棉收不抵支,市场供应长期紧张 313

第四节 经营管理极度混乱,服务质量普遍下降 316

一、扫“四旧”对商业的严重冲击 316

二、批判所谓“利润挂帅”、“物质刺激”和“管、卡、压”,使经济效果越来越差 319

三、提出“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服务质量普遍下降 322

四、城乡商业实行“工管”和“贫管”,降低了商业职工的企业主人地位 324

第五节 开展商业科学技术研究,兴办商业机械工业 326

一、开展商业科学技术研究 326

二、商业部门自己动手兴办商业机械工业 328

本章小结 330

第六章 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商业(一九七六年十月至一九八二年十二月) 334

第一节 改革商业管理体制 337

一、调整国家商业部门的组织机构 338

二、调整一、二级站体制 340

三、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社实行商品分工、城乡通开的新体制 341

四、进行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试点 344

五、对三类工业品中的小商品实行工商企业协商定价 346

第二节 扩大和疏通国营商业渠道 351

一、加强商业网点、设施的建设 352

二、调整二级站设置 354

三、批发网点下伸,组织国、合联营 356

四、减少商品流转环节 357

第三节 建立和发展多渠道商品流通体系 359

一、恢复货栈贸易 362

二、积极发展集体商业 364

三、适当发展个体商业 370

四、恢复城乡集市贸易 374

五、开展工业产品自销 381

六、试办农工商联合企业 382

第四节 调整农副产品收购政策 384

一、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385

二、调减粮食征购基数 386

三、恢复议购议销 388

四、实行棉粮、糖粮挂钩 390

五、推行农副产品收购、调拨定基数政策 391

六、实行粮食征购、销售、调拨一定三年 394

七、调整农副产品收购政策的效果 397

第五节 改进工业品购销形式 401

第六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实行经营责任制 406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 407

二、实行经营责任制 412

第七节 开展清仓查库、扭亏增盈和清产核资工作 416

一、清仓查库 416

二、扭亏增盈 417

三、清产核资 421

第八节 恢复和发展商业教育 423

第九节 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 429

第十节 加强民族贸易工作 434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 435

二、增加了网点、仓库等建设投资 436

三、进一步落实了“三项照顾”政策 437

四、逐步开放了边境小额贸易 439

五、放宽政策,多方照顾 439

第十一节 调整和发展商办工业 441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 443

二、增加商办工业投资 444

三、开展优质产品评比工作 444

四、调整脏器生化制药工业和商业机械工业产品结构 445

五、发展饲料工业和粮油食品工业 446

第十二节 积极发展商业科技工作 447

一、加强对商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448

二、发展科研机构,壮大科研队伍 449

三、增加科研经费 450

四、建立科技情报网 450

五、开展标准化、计量、环境保护和食品卫生管理工作 451

六、取得了一批新的科研成果 454

本章小结 456

建国以来商业工作的基本经验 459

一、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和为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方向,牢固树立生产观点、群众观点、政治观点 461

二、必须认清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正确处理向农民收购东西和供应东西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464

三、必须把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作为商业部门长期的重要任务 467

四、必须坚持以国营商业为主导,组织多条渠道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 471

五、必须紧紧抓住和认真解决商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这一商业工作中的主要矛盾 473

六、必须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原则,在商业管理上正确处理“条条”与“块块”、行政与企业的关系 475

七、必须加强商业自身建设,使之同商品流通规模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478

八、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政治工作,把对商业人员的思想工作做细做活 480

一、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分城乡情况 483

第一部分:社会商品购销总值 483

附表 483

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种经济类型的变化 484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吃、穿、用、烧的构成 485

四、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 486

五、每一农业人口平均出售农副产品金额 487

六、主要农产品社会收购量占产量的比重(一)(二) 488

七、商业部系统几种主要工业品收购量占产量的比重(一)(二) 492

第二部分:商业部门商品购、销、存情况 496

八、全民所有制商业商品购、销、存总额 496

九、原商业部系统商品购、销、存总额 498

十、原商业部系统售给供销合作社的商品额 499

十一、供销合作社系统商品购、销、存总额 500

十二、供销合作社系统农副产品收购额占社会农副产品收购额的比重 502

十三、供销合作社系统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 503

十四、供销合作社系统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 504

十五、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占社会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的比重 505

第三部分:主要消费品零售和社会消费量 506

十六、几种主要食品社会零售量 506

十七、主要穿、用商品社会零售量 508

十八、城乡居民平均粮、油生活消费量 509

十九、城乡居民平均肥猪、食糖生活消费量 510

二十、城乡居民平均布匹生活消费量 511

二十一、城乡居民平均每万人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消费量 512

第四部分:财务、基建情况 513

二十二、原商业部系统资金情况 513

二十三、原商业部系统利润情况 515

二十四、原商业部系统商品流通费用情况 517

二十五、粮食企业资金情况 519

二十六、粮食企业亏损情况 521

二十七、粮食企业商品流通费用情况 522

二十八、供销合作社系统资金情况 523

二十九、供销合作社系统利润情况 528

三十、供销合作社系统商品流通费用情况 529

三十一、原商业部、粮食部、供销合作社系统国家预算内基建投资占国家预算内基建投资总额的比例 531

三十二、原商业部系统基建投资完成情况 532

三十三、原商业部系统冷藏库、通用仓库基建新增能力 534

第五部分:商业机构、人员 535

三十四、社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机构和人员 535

三十五、社会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分经济类型的机构和人员情况 537

三十六、社会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的服务情况 539

三十七、原商业部系统商业机构情况 540

三十八、原商业部系统人员情况 541

三十九、县以上非商业部门办的商业机构、人员情况 542

四十、供销合作社系统机构设置情况(含基层社) 544

四十一、基层供销合作社机构设置情况 544

四十二、基层供销合作社管理机构 545

四十三、供销合作社分行业职工人数 546

四十四、供销合作社职工、农村商业人员同乡村人口的比例 547

四十五、供销合作社系统职工、代购代销店人员、合作商店(小组)及个体商业人员 548

四十六、供销合作社及其管理的农村商业网点 549

四十七、农村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及个体商业网点、人员 550

第六部分:物价 551

四十八、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 551

四十九、全国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 552

五十、全国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553

五十一、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 554

五十二、主要农产品与工业品的交换比价 555

五十三、一九七九年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调整情况 557

第七部分:集市贸易 558

五十四、城乡集市数和成交额 558

五十五、集市贸易价格指数 559

五十六、农村集市贸易主要商品平均价格 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