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考释为中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霍四通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208103795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首先梳理了《修辞学发凡》写作的时代和学术背景、历年版本的流变。随后详尽地分篇章对用词、用例、篇章体例设计、理论观点建构与解释等等做了详细的考释,并将其放入与同时代论著的比较和历时性论争回顾的大背景之中。最后还将《发凡》放入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大背景下,做了详尽的考证、还原和比较,是一部颇为全面的《发凡》导读和扎实的中国现代修辞学草创时期的学科史。

例言 1

第一编 陈望道和《修辞学发凡》 5

第一章《修辞学发凡》的写作动机 5

第二章《修辞学发凡》写作时的学术风气 10

第三章《修辞学发凡》的版本 20

第二编《修辞学发凡》分篇考释 31

第一章 引言 31

第一节“修辞”和“修辞立其诚” 31

第二节 修辞的广狭定义 36

第三节 演说的修辞 37

第四节 境界 38

第五节 辞格正名 40

第六节 汪懋祖 49

第七节 六何 50

第八节 题旨情境 53

第九节 题旨情境和四个世界 54

第十节 点蹄 60

第十一节 小黄窍嘴 61

第十二节 藏腰与修辞的过度解读 62

第十三节“词喻”和“字喻” 64

第十四节 胡怀琛 66

第二章 说语辞的梗概 70

第一节 题名 70

第二节 索绪尔语言思想 72

第三节 达意传情的标记 74

第四节 文字语 76

第五节 态势语 77

第六节 文字画 77

第七节 声音意象 79

第八节 声音的“固有因素”和“临时因素” 81

第九节 文字的“固有因素”和“临时因素” 83

第十节 观念 84

第十一节 十二诸侯年表 84

第三章 修辞的两大分野 86

第一节 修辞学体系的理论起点 86

第二节 分野 89

第三节 积极和消极 91

第四节 分野和境界关系图 96

第五节 秋浦歌 97

第六节“几化” 97

第七节 两大分野图示 98

第四章 消极修辞 100

第一节 消极修辞纲领 100

第二节 意义明确 103

第三节《勇敢的约翰》 103

第四节 宾主 104

第五节 顾实君 105

第六节“病辞” 106

第七节 词句平匀 108

第八节 安排稳密 109

第九节“画舫之舟”等 110

第五章 积极修辞一 111

第一节 辞格的分类 111

第二节《发凡》的分类 118

第三节 三十八格的来源 119

第四节 譬喻一词二解 127

第五节 明喻和直喻 129

第六节 君子之德,风 129

第七节 借喻和混喻 130

第八节 借代的定义和分类 131

第九节 跟唐?《修辞格》的比较 134

第十节 例证的系联 136

第十一节 烧畲 140

第十二节 鲁迅诗两首 140

第十三节《肖淑兰情寄菩萨蛮》 141

第十四节 映衬 141

第十五节《费德利克小姐》 144

第十六节 映衬例非映衬 145

第十七节 本文 146

第十八节 双关 147

第十九节《齐东野语》优语 148

第二十节 宁止蒲萄之树 149

第二十一节 墨派 150

第六章 积极修辞二 152

第一节 比拟 152

第二节 班酿 154

第三节 示现 155

第四节 呼告 157

第五节 倒反 159

第六节 宣和中反语 159

第七节“鲁人以为敏”解 160

第八节 狼籍 161

第九节 师辟伯 162

第十节 设问用例 163

第七章 积极修辞三 164

第一节 析字 164

第二节 稁砧 165

第三节 溺爱者 166

第四节 隐语 167

第五节《坚瓠二集》一例 167

第六节 飞白 167

第七节 期期不奉诏 168

第八节《坚瓠七集 169

第九节 省略 171

第十节 简直 172

第十一节 警策 172

第十二节 鄹人之子 174

第十三节 鲁迅作品例 175

第十四节《何典》吴语词 177

第十五节 焦大醉骂 178

第十六节 转类 179

第十七节《陶庵梦忆》转类例 180

第十八节“国语的文学”和“革命文学” 181

第十九节 回文 183

第八章 积极修辞四 185

第一节 反复 185

第二节 内容和形式 187

第三节 对偶的独立 189

第四节 对偶与律诗 190

第五节 排比 193

第六节 层递 194

第七节 错综 195

第八节 顶真 197

第九节 顶真的普遍性 199

第十节 杜甫《秋兴》 202

第九章 积极修辞五 204

第一节 造形的表现 204

第二节 情趣和烧点 206

第三节 关系包晕之感 207

第四节 符号的相对任意性 209

第五节 修辞上的标点 210

第六节 刺戟、未来派 211

第十章 修辞现象的变化和统一 215

第一节 成性的传记 215

第二节 文坛的辞趣和社会的辞趣 215

第三节 对其他辞格分类的批评 217

第十一章 文体或辞体 219

第一节 对象或方式上的分类 220

第二节 语文的体式 223

第三节知、情、意 226

第四节 体性分类的四组八种 230

第五节《文则》例 232

第六节 简约繁丰的用例 233

第七节《月夜的美感》 234

第八节 体式交叉图之出处 236

第九节 概略的见闻 238

第十二章 结语 239

第一节 鸳鸯蝴蝶 239

第二节 修辞和文法的混淆 240

第三节 云六并非王云六 243

第三编 中国修辞学的建立(1905~1932) 254

第一章《修词学教科书》作者考 254

第一节《修词学教科书》 254

第二节 汤振常简介 256

第三节 汤振常其人其书 259

第四节 余论及结论 264

第二章《文字发凡》作者考 268

第一节《文字发凡》的修辞学卷 268

第二节 修辞学史著作中的《文字发凡》作者 269

第三节 龙志泽生平 271

第四节 龙志泽出版《文字发凡》之前的经历 274

第五节 余论及结论 281

第三章《修辞学与语体文》 286

第一节 陆殿扬的《修辞学与语体文》 286

第二节 陆殿扬 287

第三节《英文实用修辞学》 288

第四节 辞格论及修辞学体系 293

第五节 结语 296

第四章从“修词”到“修辞”,从《发凡》到《发凡》 297

第一节 独立性 297

第二节 科学性 303

第三节 原创性 307

第四节 时代性 310

主要参考书目 314

后记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