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环保理念 污染综合预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施耀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2537635
  • 页数:310 页
图书介绍:

1.环境的挑战 1

1.1 导论 1

1.2 污染的来源 5

1.3 工业污染问题 7

1.3.1 工业发展 7

1.3.2 污染综合预防的基础知识 9

1.3.3 人类行为 11

1.4 改变环境的管理理念 12

1.5 环境管理策略 14

参考文献 14

2.污染综合预防 16

2.1 什么是污染 18

2.2 污染综合预防的含义 18

2.3 污染预防的成效 21

2.3.1 减少责任的风险 21

2.3.2 降低成本 22

2.3.3 提高公司的形象和竞争力 23

2.3.4 公共卫生和环境的利益 23

2.4 污染预防障碍 23

2.4.1 观念上的障碍 24

2.4.2 技术障碍 26

2.4.3 财政障碍 27

2.4.4 法律及政策障碍 28

2.4.5 管理障碍 29

2.5 美国污染预防成功计划介绍 30

2.5.1 美国环保署33/50计划 33

2.5.2 绿光计划 36

2.5.3 降低污染的奖励计划 37

2.5.4 全国工业竞争力与工业效率计划 38

2.5.5 农业环境计划 38

2.5.6 环保署协助州政府建立污染预防鼓励计划 39

参考文献 39

3.有毒有害污染物 41

3.1 有毒的化学药品 42

3.2 工业过程 43

3.3 工业废物 45

3.4 污染物的特征 50

参考文献 50

4.污染综合预防技术 52

4.1 预防技术思路 52

4.2 工业过程 54

4.2.1 改进工艺操作条件 55

4.2.2 循环回用 59

4.2.3 改进工艺过程 60

4.2.4 原料和产品替换 61

4.2.5 原料分离 63

4.2.6 溶剂替换技术 65

4.3 风险评估 66

4.3.1 风险评估的程序 68

4.3.2 风险评估中的不确定性 70

4.3.3 风险评估方针 72

参考文献 73

5.污染综合预防可行性分析 74

5.1 污染综合预防方案简述 74

5.2 技术可行性分析 78

5.3 环境可行性分析 81

5.4 经济可行性分析 84

5.4.1 全成本评估与环境成本 85

5.4.2 基本概念与公式 89

5.4.3 评价准则 92

5.4.4 评价实例 93

5.4.5 常用表格 95

5.5 管理可行性分析 97

5.6 可行性分析实例 98

5.6.1 概况 98

5.6.2 己二酸产品污染综合预防可行性分析 98

5.6.3 氯化苯产品染染综合预防可行性分析 101

参考文献 103

6.污染预防计划 105

6.1 污染预防小组 105

6.2 目标设定 108

6.3 数据收集和分析 109

6.3.1 监测点考察 110

6.3.2 数据分析 111

6.4 污染预防方案的筛选 114

6.4.1 方案的分类 114

6.4.2 方案筛选 117

6.4.3 听取成员意见 122

6.4.4 确定投资费用 123

6.5 宣传准备工作 125

6.5.1 宣传、动员和培训 125

6.5.2 克服障碍 126

6.6 确定污染预防计划 127

参考文献 129

7.污染预防计划的实施 130

7.1 了解工艺过程和污染源 130

7.1.1 相关资料收集 131

7.1.2 生产单元划分 132

7.1.3 鉴定一般工艺过程 132

7.1.4 了解单元工艺过程 133

7.1.5 物料衡算 134

7.2 项目选择 135

7.3 融资 137

7.4 工程实施 139

7.5 项目评估和改进 140

7.6 污染预防评估方法 141

参考文献 148

8.污染预防进展评估 149

8.1 目的 150

8.2 资料获得 150

8.3 数据分析 152

8.4 评估污染预防计划的进展 153

8.4.1 毒性物质排放清单 154

8.4.2 物料会计调查 155

9.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 156

9.1 绿色设计技术 156

9.1.1 绿色设计及其特点 156

9.1.2 绿色设计方法 160

9.1.3 绿色产品设计的经济性分析 162

9.1.4 绿色设计的材料的选择 165

9.1.5 绿色设计工具及其开发 170

9.2 绿色制造 176

9.2.1 绿色制造的概念 176

9.2.2 绿色制造 176

9.2.3 绿色制造的集成特性 179

9.2.4 绿色制造评价 180

9.2.5 绿色制造研究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182

9.2.6 绿色制造过程的环境管理 183

参考文献 185

10.绿色产品及其生命周期分析 187

10.1 绿色产品及评价 187

10.1.1 绿色产品的基本概念 188

10.1.2 绿色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 193

10.1.3 绿色产品评价标准 201

10.1.4 绿色产品评价方法 203

10.2 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 209

10.2.1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内容及框架 211

10.2.2 分类 214

10.2.3 产品评估 220

参考文献 221

11.绿色产品的认证与环境标志制度 222

11.1 环境市场 223

11.1.1 环境市场 223

11.1.2 环境行销 224

11.1.3 环保产品 224

11.2 环境认证计划 226

11.2.1 环境认证计划的特点与功能 226

11.2.2 环境认证计划的目的与内容 227

11.2.3 环境认证计划的效果 231

11.3 环境标志制度 232

11.3.1 绿色标志制度发展背景 233

11.3.2 绿色标志制度的目标 234

11.3.3 环境标志制度的基本原则 234

11.3.4 欧洲共同体生态标志制度 235

11.3.5 实施环境标志制度的方法与步骤 236

11.4 我国环境标志的认证及其发展 238

11.4.1 制定环境标志标准的方法 238

11.4.2 环境标志认证的发展 238

11.4.3 环境标志的市场分析 241

11.5 中外环境标志的比较 242

11.5.1 环境标志的组织结构 242

11.5.2 环境标志产品的选择 242

11.5.3 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 243

11.5.4 结论 244

参考文献 244

12.污染预防的立法教育和信息交流 247

12.1 政策法规 247

12.1.1 制定国家污染预防政策法 247

12.1.2 修订现行法律和规章 248

12.1.3 将污染综合预防与环保部门主流活动结合 248

12.1.4 通过标准立法改善企业的环境管理 249

12.1.5 推行污染预防信息社会化 250

12.2 教育和研究 250

12.2.1 开展污染预防教育的必要性 251

12.2.2 美国的污染综合预防教育 252

12.2.3 高校污染综合预防研究工作 254

12.2.4 研究所的污染预防项目 257

12.3 信息交流 258

12.3.1 污染预防信息社会化 258

12.3.2 清洁生产信息来源 259

13.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与可持续发展 263

13.1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263

13.1.1 ISO14000的由来 263

13.1.2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 264

13.1.3 ISO14000系列标准基本框架及内容 266

13.1.4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及作用 268

13.1.5 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方法 270

13.1.6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的发展趋势 272

13.1.7 ISO14000与我国的环境管理 274

13.1.8 ISO14000与清洁生产 283

13.1.9 中国ISO14000认证国家认可制度及ISO14000国际互认的进程与发展 285

13.2 环境与发展的论战归终:可持续发展 290

13.2.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90

13.2.2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内涵 295

13.2.3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绿色”GNP 296

13.2.4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298

14.中国加入WTO对实施污染综合预防的影响 300

14.1 加入WTO对政府开展污染综合预防的挑战 300

14.1.1 对制定环境标准和政策的影响 301

14.1.2 促进政府加强管理和对企业的引导 303

14.2 加入WTO将促进企业实施污染综合预防 305

14.2.1 环保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305

14.2.2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306

14.3 加入WTO将促进民间对污染综合预防的支持 308

14.3.1 民众对绿色产品的认可 308

14.3.2 推动民间团体参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