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问题》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振远著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215046923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世界粮食问题总观 1

第一章 战后世界粮食形势综述 3

一、二战后的粮食供应危机与国际社会对策 3

二、70年代初天灾加重的粮食短缺与联合国世界粮食会议 5

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20世纪末的农业》报告与各国的 8

四、80年代末全球粮食供应好转中出现的新问题 11

五、90年代前期令人不安的粮食供求形势 13

第二章 90年代国际社会的对策与行动 19

一、国际社会有关消除和减轻贫困、提高居民营养水平方 19

二、国际社会有关改善环境,促进持续发展方面的一系列 21

三、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农业协议 25

四、联合国粮农组织《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业》报告 28

五、两类国家加强农业行动:政策与战略 31

六、农业全球调整过程中的两种趋势 37

七、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关于21世纪的粮食安全宣言 41

第二篇 中国粮食:压力、潜力与运筹 47

第一章 总论 50

一、养活12亿中国人:任重道远 50

二、邓小平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57

三、中国学者围绕“以粮为纲”方针的一场争论 63

四、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实现小康的政策与措施 68

五、20世纪末解决6500万人口“温饱”的宣言和行动计划 72

第二章 小康生活与粮食需求压力 76

一、人均粮食消费量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76

二、小康目标及其对粮食需求 79

三、人口持续增长是粮食需求的首重压力 84

四、居民收入增加与食物结构转换的第二重压力 89

五、21世纪初中国粮食需求量的估计 98

一、中国人均耕地资源有多少及其质量 104

第三章 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潜力 104

二、中国的粮食生产及人均占有量 107

三、中国粮食生产的地区结构与特点 110

四、中国学者在粮食攀登第4个台阶中献计献策 114

五、中国粮食生产潜力的进一步挖掘利用 123

六、丰富的食物资源应全面开发利用 129

第四章 搞活流通与促生产保消费的运筹 133

一、流通环节是指导生产、引导消费的“显示器”和“平 133

二、推行“一主多辅”的粮食流通体制,发挥市场导向功 135

三、重建农村供销合作系统,增大各种服务功能 141

四、创建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加、销一体化,丰富食品 147

五、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调节功能 154

六、粮食供需平衡的新举措 156

第三篇 粮食问题的未来 161

第一章 战略转换,实施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164

一、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64

二、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方法 166

三、现代可持续性是指环境、社会、经济诸多要素系统地 167

四、生态工程建设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168

五、经济工程是农业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支撑点 172

六、体制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保证与杠杆 178

第二章 制度创新,促进农业第二个飞跃 182

一、制度因素变革对生产增长的作用 182

二、中国农业制度的创新战略的内涵 185

三、各地广为试点,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 187

四、进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运用股份合作制, 190

五、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 194

六、构建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和价格机制 199

七、健全市场体系,培育中介载体,发挥市场对农业资源 204

八、政府转变职能,建立农业部门主导体制,打破“四方 207

九、加强农业,建立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 210

第三章 参与国际合作,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农业体制 213

一、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是中国跨世纪战略 213

二、国际经济关系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国际间的粮食贸易 215

三、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粮食增长趋缓,适度进 219

四、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大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 222

五、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农业体制,利用“两种资源”、“ 227

第四章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235

一、WTO农业协议的基本规则 235

二、中国加入WTO的农业谈判 240

三、中国农业形势与农村发展“四步走战略”存在的约束 242

四、加入WTO对中国农业不对称影响分析 244

五、利用加入WTO使我国农业走向多边合作,在更大的时 248

六、加入WTO中国农业方面当前的行动构思 254

结束语 中国人的解法 257

一、警钟长鸣 257

二、以古方今 260

三、未来在运筹帷幄之中 262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 265

后记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