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 传染病 1
第一节 感染性腹泻的进展 1
第四节 成分输血 22 5
第二节 医院内感染 11
第三节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7
第四节 抗菌药物进展及临床应用 29
一、头孢菌素类 29
二、其他β-内酰胺类 30
三、β-内酰胺类与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 30
四、氨基甙类 31
五、喹诺酮类药物 34
六、咪唑类抗真菌药 34
七、甲硝唑 36
八、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36
一、病毒性状及致病作用 38
第五节 病毒性疾病的现况 38
二、几种常见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40
三、病毒学诊断 44
四、预防与抗病毒药物治疗 45
第六节 寄生虫病治疗的进展 47
一、原虫病 47
二、蠕虫病 50
三、新出现的机会性寄生虫病 55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57
第一节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57
第二节 军团菌肺炎 64
第三节 呼吸衰竭 68
第四节 全身性疾病的肺部表现 78
一、结缔组织疾病 78
二、内脏疾病和肿瘤性疾病 86
第五节 肺癌的新进展 90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 98
第一节 心律失常诊治研究进展 98
一、与心律失常有关的解剖生理学进展 98
二、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的进展 99
三、心律失常诊断方法的进展 101
四、心律失常治疗方法的进展 102
五、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进展 103
第二节 心力衰竭治疗新进展 114
一、洋地黄制剂的应用 114
二、利尿剂的应用 116
三、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 117
五、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 118
四、血管扩张剂 118
六、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119
第三节 冠心病的进展 123
一、冠心病的原发性预防 123
二、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的治疗 124
三、冠状动脉痉挛 131
四、主动脉内气囊反相搏动 132
五、溶解血栓的治疗 132
六、经皮穿刺冠状动脉管腔成形术 135
七、心脏性猝死 135
第四节 瓣膜性心脏病的诊治进展 137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 149
第一节 胃肠道激素概况 149
一、内镜 159
第二节 内窥镜、B超、CT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进展 159
二、超声成像(B超) 162
三、CT 167
第三节 胃肠道疾病的X线诊断 170
一、食管 171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 174
三、胃癌 175
四、肠结核 176
五、克隆病 177
六、溃疡性结肠炎 177
七、结肠癌 178
第四节 胃肠道癌肿的早期诊断与化疗 179
第五节 吸收不良综合征 188
第一节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196
第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 196
第二节 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 205
一、有关血小板数量检查的临床意义 206
二、有关血小板质量检查的临床意义 207
三、有关血浆凝血因子检查的临床意义 210
四、有关体液抗凝系统检查的临床意义 211
五、有关纤溶系统检查的临床意义 213
六、有关循环抗凝物质检查的临床意义 215
第三节 细胞动力学与白血病的化学治疗 217
第五节 骨髓移植 233
一、肾小球肾炎 243
第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 243
第一节 肾脏病免疫学 243
二、小管间质性疾病 246
三、中毒性免疫性肾病 246
四、肾盂肾炎 246
五、紫癜性肾炎 247
六、狼疮性肾炎 247
七、肾小管酸中毒 247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与肾的联系 248
一、肾与高血压的关系 248
二、高血压患者肾脏排钠异常 251
三、原发性高血压肾脏异常的机制 252
第三节 血液及腹膜透析 255
一、血液透析 256
二、腹膜透析 261
第四节 药物所致的肾损害 263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273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检查 273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 285
第三节 糖尿病进展 295
第八章 结缔组织疾病 305
第一节 免疫抑制疗法 305
第二节 免疫增强疗法 312
[附录一]上海市内科住院医师培养考核实施细则 320
[附录二]住院医师培养考核内科学复习大纲 327
[附录三]内科学综合考试命题原则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