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常规技术 1
一、组织制片 1
二、动物麻醉法 2
第一节 组织取材 2
一、尸检组织取材 3
二、外科活检组织取材 3
三、组织取材注意事项 4
第二节 组织的固定 4
一、固定的目的和意义 4
二、固定的方法 5
三、组织固定与温度的关系 6
四、注意事项 6
五、固定液 7
第三节 组织冲洗脱水与透明 17
一、组织冲洗 17
二、组织脱水 18
三、组织透明 19
第四节 组织浸蜡与包埋 19
一、浸蜡 19
二、包埋 20
第五节 组织切片 22
一、切片机 22
二、切片刀 22
三、磨切片刀的器具及磨刀法 22
四、切片技术 24
一、染料分类与化学结构 33
第六节 染料与染色 33
二、染料的性质 38
第七节 常规染色技术 43
一、苏木素精染色液的配制 43
二、伊红Y的促染剂与染色液 44
三、盐酸分化液 44
四、HE染色的步骤 45
五、注意事项 46
第八节 脱落细胞 46
一、脱落细胞的取材方法和原则 46
二、脱落细胞的染色方法 48
三、脱落细胞染色的应用 51
一、直接冰冻切片法 52
第九节 冰冻切片 52
二、明胶冰冻切片法 53
三、冰冻切片粘片法 54
四、快速石蜡切片诊断 54
第二章 特殊染色及组织化学 56
第一节 特殊染色及组织化学的基本知识 56
一、染色方法 56
二、染色目的 56
三、染色原理 56
四、染色分类 57
五、组织化学的基本概念 58
六、组织化学的进展 58
第二节 糖原和粘液物质染色 59
一、糖原 59
八、组织化学技术应掌握的要点 59
七、组织化学的方法和种类 59
二、粘液物质 66
第三节 病理性色素及沉着物的组化染色 75
一、含铁血黄素 75
二、胆色素 78
三、黑色素 80
四、纤维素 83
五、淀粉样物质 88
六、尿酸盐 92
七、钙质 95
第四节 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染色 99
一、胶原纤维 99
二、网状纤维 103
三、弹力纤维 107
四、结缔组织多色染色法 109
五、肌肉组织 111
第五节 病原体染色 114
一、细菌 114
二、真菌 117
三、螺旋体 120
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121
第六节 脂类染色 123
一、脂类染色的应用 123
二、染色方法 123
第七节 核酸和核仁组成区的组化染色 128
一、核酸 128
二、核仁组成区 131
第八节 内分泌和单种细胞的组化染色 135
一、脑垂体细胞 135
二、嗜铬细胞 136
三、产肽细胞系 137
四、肥大细胞 138
五、潘氏细胞 140
第九节 酶类的组化染色 141
一、水解酶类 141
二、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类 147
三、脱氢酶类 150
四、γ—谷氨酰转肽酶 151
第三章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53
二、细胞标本的取材和保存 154
一、组织标本的取材及保存 154
第一节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前的基本技术 154
三、固定 155
四、组织脱水、浸蜡及包埋 156
五、组织切片 157
第二节 免疫组化染色 158
一、染色实验计划 158
二、内源性酶和内源性生物素的阻断 159
三、蛋白酶消化 159
四、抗体的稀释度 160
五、缓冲液 161
六、底物溶液 162
七、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164
八、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165
九、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 169
十、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系统的免疫组化染色法 172
第三节 免疫组化染色对照及结果的判断 173
一、正确设计免疫组化对照的方法 173
二、结果的判断 177
第四节 免疫组织化学的双重和多重染色技术 180
一、双重或多重免疫染色的基本方法 180
二、用于双重或多重免疫染色的标记物及底物 182
三、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技术 183
四、双重免疫酶染色 185
第五节 微波技术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 187
第六节 免疫组化实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192
一、免疫荧光组化染色中常见的非特异性荧光 192
二、内源性酶引起的非特异性染色及消除方法 194
三、抗体引起的非特异性染色及消除方法 195
四、免疫组化染色失败 198
五、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各种因素 199
第四章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 201
第一节 主要设备和设施 201
一、无菌操作设备 201
二、实验室其他设备 203
第二节 清洗及消毒 205
一、各种实验用品的清洗 205
二、各种实验用品的消毒 207
第三节 培养液及配制 209
一、平衡盐溶液 209
二、天然培养基 210
三、合成培养基 213
四、无血清培养基 219
第四节 组织培养原则及基本技术 220
一、组织培养的原则和要领 220
二、基本培养技术 221
第五节 常用组织培养法 230
一、天然培养基组织培养法 230
二、人工培养基组织培养法 230
第六节 组织培养中污染的检测和排除 240
一、污染的检测 241
二、微生物污染的排除 243
第七节 组织培养中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形状观察 244
一、组织细胞形态学观察 244
一、培养细胞染色体检测法 246
第八节 培养细胞遗传学形状检测 246
二、电子显微镜观察法 246
二、实体瘤细胞染色体制备 247
三、瘤细胞系染色体的制备 248
四、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 249
第五章 分子病理学实验基础 251
第一节 DNA的基本知识 251
一、DNA的理化性质 252
二、DNA的复制 253
第二节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254
一、PCR的基本原理 254
二、反应体系 255
三、循环参数 261
四、模板的制备 263
六、逆转录-PCR(RT—PCR) 265
五、PCR操作程序 265
七、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266
八、PCR操作技术的有关问题及注意点 266
九、PCR的质量控制 267
十、PCR技术的临床评价 270
第三节 DNA凝胶电泳技术 271
一、琼脂糖凝胶电泳 271
二、聚丙烯酰凝胶电泳(PAGE) 274
第四节 原位杂交 277
一、基本原理 277
二、DNA/cDNA探针的制备 277
三、基本方法 286
第五节 原位PCR 295
四、原位杂交技术的进展 295
一、原位PCR的基本原理 296
二、常用的原位PCR法 296
三、原位PCR的基本步骤 298
第六节 辅助性实验室技术 307
一、玻璃及塑料器皿的硅化 307
二、核酸的纯化 307
三、DNA片段的回收 310
四、核酸的浓缩 312
五、核酸的沉淀 312
六、菌种及DNA的保存 314
七、DNA含量的测定 315
八、透析袋的处理 316
九、实验室的安全 316
一、电子显微镜的类型 318
第六章 电镜技术 318
第一节 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318
二、透射电镜的基本原理 319
三、透射电镜的构造 321
第二节 电镜的使用及基本设施 323
一、电镜的使用 323
二、电镜室的基本设施及条件 326
第三节 电镜标本的取材、固定和包埋 327
一、取材 327
二、固定 328
三、脱水 333
四、浸透与包埋 333
一、快速包埋法 336
第四节 快速包埋法和原位包埋法 336
二、培养细胞原位包埋法 338
第五节 超薄切片及染色 340
一、铜网和支持膜 340
二、修块 342
三、半薄切片及其染色 343
四、切片刀 343
五、切片 346
六、超薄切片的染色 347
第七章 常用试剂与设备 351
第一节 常用实验设备与器材 351
一、实验仪器设备 351
二、器材 352
第二节 常用试剂配制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