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基础与行政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云庭等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20600329X
  • 页数:368 页
图书介绍:

导言 1

上编法学基础 1

第一章法律概述 1

第一节 法律的起源、本质及基本特征 1

一、法律的起源 1

目录 1

二、法律的本质 5

三、法律的基本特征 8

四、法律的基本职能 10

第二节剥削阶级类型的法律 13

一、奴隶制法律 13

二、封建制的法律 16

三、资本主义的法律 19

一、法律与经济的关系 23

第三节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23

二、法律和国家 26

三、法律和道德 28

四、法律和科学技术 30

第二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34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 34

一、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必然性 34

二、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 37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 39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41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41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 42

三、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 44

一、社会主义法律在人民民主专政中的作用 47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47

二、社会主义法律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51

三、社会主义法律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53

第三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与民主 56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56

一、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 56

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8

第二节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61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61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 63

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 64

第三节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66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题和基础 66

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68

三、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69

第四节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73

一、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概念 73

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 75

三、培养和提高公民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意义 81

第四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 84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原则和程序 84

一、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概念 84

二、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 85

三、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程序 88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90

一、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概念 90

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结构 90

三、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种类 92

四、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形式 94

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念 97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97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概述 98

第五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 105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 105

一、法律实施的概念 105

二、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要求和基本原则 107

三、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效力 111

四、法律的解释和类推 113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关系 116

一、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概念 116

二、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构成的要素 117

三、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121

一、守法与违法 122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 122

二、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125

三、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必须带头守法 127

下编行政法 131

第六章行政法概述 131

第一节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131

一、行政的概念和特点 131

二、行政法的概念和特点 135

第二节行政法的渊源和分类 140

一、行政法的渊源 140

二、行政法的分类 143

第三节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 145

一、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145

二、行政法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48

第四节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51

一、依法行政原则 152

二、行政合理原则 154

三、行政统一原则 155

四、行政民主原则 157

五、行政服务原则 158

六、行政公开原则 159

第五节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160

一、古代国家的行政法 160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法 162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法 165

第一节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169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 169

第七章行政法律关系 169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170

第二节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72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172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173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174

第三节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178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178

二、引起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 179

的法律事实 179

第八章国家行政机关 181

第一节 国家行政机关组织法概述 181

一、国家行政机关组织法的概念 181

二、国家行政机关组织法的内容 182

三、完善行政机关组织法的意义 188

一、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和特点 190

第二节国家行政机关 190

二、国家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 191

的区别 191

三、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和分类 193

四、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 197

第三节我国国家行政机关 198

一、中央行政机关 198

二、地方行政机关 200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机关 202

四、特区行政机关 202

第四节国家行政机关的编制法 203

一、编制的概念和种类 203

二、编制立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204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和原则 207

第九章国家公务员 207

第一节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207

二、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209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同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区别 210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的概念和分类 211

一、国家公务员的概念 211

二、国家公务员与其他人员的区别 213

三、国家公务员的分类 214

第三节国家行政职务 218

一、国家行政职务的概念和特点 218

二、担任国家行政职务的基本条件 221

三、国家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 223

四、国家公务员职务关系的产生、变更、终止 225

和消灭 225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制度 226

一、国家公务员的录用 227

二、国家公务员的考核 229

三、国家公务员的奖惩 231

四、国家公务员职务的升降 234

五、国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 236

六、国家公务员的培训 238

七、国家公务员的转任、回避 239

八、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福利 240

九、国家公务员的辞职、辞退 241

十、国家公务员的退休退职 241

十一、国家公务员的管理机构 242

第一节行政立法概述 245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 245

第十章行政立法 245

二、行政立法的发展 248

三、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 251

第二节行政管理法规的效力和层次 254

一、行政管理法规的名称 254

二、行政管理法规的效力 255

三、行政管理法规的层次 259

第三节行政管理法规的制定 264

一、行政立法的预测和规划 264

二、行政管理法规的结构 267

三、行政管理法规制定的程序 268

四、行政管理法规的撤销、废止和消灭 271

第十一章行政执法 274

第一节行政执法概述 274

一、行政执法的概念和特点 274

二、行政执法的一般手段 276

三、行政执法的重要意义 278

第二节行政措施 279

一、行政措施的种类 279

二、行政措施的内容 281

三、行政措施的效力 284

四、行政措施的撤销、废止、变更和消灭 286

第三节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 287

一、行政强制执行 287

二、行政处罚 292

第十二章行政司法 298

第一节行政司法概述 298

一、行政司法的概念、特点和内容 299

二、行政司法的作用 300

一、行政争议的概念和特点 301

第二节行政争议 301

二、行政争议的种类和原因 303

三、解决行政争议的途径和方法 304

第三节行政调解 305

一、行政调解的概念和特点 305

二、行政调解的种类、程序和效力 306

第四节行政复议 308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和特征 308

二、行政复议的种类、程序和效力 310

第五节行政仲裁 314

一、行政仲裁的概念和特点 314

二、行政仲裁的种类、程序和效力 315

第一节行政诉讼概述 318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318

第十三章行政诉讼 318

二、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的重要意义 320

三、行政诉讼法 322

四、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323

五、行政诉讼的原则 326

第二节主管与管辖 328

一、主管 328

二、管辖 329

第三节行政诉讼的程序 330

一、行政诉讼的提起 330

二、行政案件的审理 331

三、行政案件的裁决 332

第四节行政赔偿 334

一、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点 334

二、建立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意义 336

第十四章行政法制监督 340

第一节行政法制监督概述 340

一、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和特点 340

二、行政法制监督的必要性和作用 342

第二节行政法制监督的种类和方法 346

一、共产党的监督 346

二、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348

三、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351

四、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 352

五、社会监督 354

第三节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发展 357

一、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358

二、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恢复和发展趋势 361

后记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