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寄生虫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萍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6707756
  • 页数:200 页
图书介绍:

二、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0

二、病原微生物与医学微生物学 1

三、现代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1

上篇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1

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1

第一章 绪论 1

四、我国近代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的成就 2

第二章 微生物的分布 4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4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4

二、水中的微生物 4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4

第二节 微生物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4

一、人体正常菌群 4

二、条件致病菌与菌群失调症 5

三、为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基础知识 6

第三节 学习微生物分布的目的意义 6

二、建立和加强消毒灭菌观念 6

一、帮助正确判断微生物学检查的结果及意义 6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8

第一节 消毒灭菌方法 8

一、物理法 8

二、化学法 9

第二节 中药的抗菌作用 10

二、免疫的主要功能及其表现 12

一、免疫的概念 12

第一节 免疫概述 12

第四章 免疫学基础 12

第二节 抗原 13

一、抗原的概念 13

二、物质具有抗原性的基本条件 13

三、抗原的种类 16

四、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17

第三节 机体的免疫系统 19

一、免疫器官 19

二、免疫细胞 20

三、体液中的免疫分子 26

二、免疫应答的分类 32

第四节 免疫应答 32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 32

三、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33

四、特异性免疫应答 35

第五节 超敏反应 38

一、概述 38

二、分型与机理 39

第六节 自身免疫病与免疫缺陷病 48

第七节 免疫学的应用 48

二、免疫缺陷及免疫缺陷病 48

一、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 48

一、特异性防治 49

二、在诊断上的应用 51

第八节 中医中药与免疫 59

一、中医理论与免疫 59

二、中药与免疫 62

第五章 细菌学概述 64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与检查法 64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64

二、细菌的结构 65

三、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69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71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 71

二、细菌的新陈代谢 72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74

第三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75

一、细菌的致病因素 75

二、感染的来源 77

三、感染的传播途径 77

一、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 78

第四节 细菌的变异 78

四、感染的类型 78

二、变异知识的应用 79

第一节 病原性球菌 82

一、葡萄球菌 82

第六章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82

二、链球菌 84

三、脑膜炎球菌 87

四、淋球菌 88

第二节 肠道杆菌 89

一、大肠杆菌 90

二、志贺菌属 92

三、沙门菌属 93

第三节 弧菌与弯曲菌 96

一、霍乱弧菌 96

二、副溶血性弧菌 97

三、弯曲菌属 98

第四节 厌氧性细菌 99

一、厌氧性细菌概述 99

二、厌氧芽胞杆菌 100

三、无芽胞厌氧菌 101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03

一、生物学性状 103

第五节 白喉杆菌 103

三、微生物学检查 104

第六节 分枝杆菌属 104

四、防治原则 104

一、结核杆菌 105

二、麻风杆菌 107

第七节 其它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08

一、立克次体 108

二、衣原体 110

三、支原体 110

五、螺旋体 111

四、放线菌 111

第一节 概述 114

一、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114

第七章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 114

二、真菌的致病性 115

第二节 主要病源性真菌 116

一、浅部感染性真菌 116

二、深部感染性真菌 117

第八章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119

第一节 概述 119

一、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119

二、病毒的致病性 121

三、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123

四、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124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125

第二节 呼吸道感染病毒 125

二、麻疹病毒 127

三、腮腺炎病毒 128

四、腺病毒 128

五、呼吸道合胞病毒 129

第三节 消化道感染病毒 129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130

二、轮状病毒 131

二、乙型肝炎病毒 132

一、甲型肝炎病毒 132

第四节 肝炎病毒 132

三、其他肝炎病毒 136

第五节 虫媒病毒 136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36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137

第六节 其它病毒 138

一、狂犬病病毒 138

二、疱疹病毒 138

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40

二、寄生生活、寄生虫和宿主 142

下篇 人体寄生虫学 142

一、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范畴和任务 142

第九章 总论 142

三、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143

四、寄生虫病的流行和防治 144

五、我国医学寄生虫学的发展和成就 144

第十章 医学蠕虫 146

第一节 概述 146

第二节 线虫 146

一、似蚓蛔线虫(蛔虫) 146

三、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152

四、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154

五、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 155

六、旋毛形线虫 158

第三节 吸虫 160

一、华枝睾吸虫(肝吸虫) 160

二、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161

三、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162

四、日本裂体吸虫(血吸虫) 164

第四节 绦虫 170

一、链状带绦虫(猪肉绦虫) 170

二、肥胖带绦虫(牛肉绦虫) 172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 176

第二节 根足虫 176

第十一章 医学原虫 176

第一节 概述 176

二、人体内的非致病性阿米巴 178

第三节 鞭毛虫 180

一、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 180

二、阴道毛滴虫(阴道滴虫) 181

第四节 孢子虫 182

一、疟原虫 182

二、刚地弓形虫(弓形虫) 186

一、形态与分类 189

二、对人体的危害 189

第一节 概述 189

第十二章 医学节肢动物 189

三、发育与生态 190

四、防制原则 190

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重要种类 191

一、医学昆虫类 191

二、医学蜱螨类 193

附录 寄生虫学实验诊断技术 195

一、病原检查 195

二、免疫诊断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