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农业资源概述 3
第一章 概述 3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辖区 3
第二节 开发简史 4
第三节 地貌特征与水系 5
第四节 社会经济概况 7
第二章 土地资源 12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与特征 12
第二节 土壤类型与分布 14
第三节 土地质量评价 16
第三章 气候资源 51
第一节 气候资源的基本特征 51
第二节 光能资源和利用 52
第三节 热量资源 55
第四节 自然降水的分布和特征 60
第五节 自然灾害 71
第四章 水资源 75
第一节 水文地质 75
第二节 水资源量及主要分布 76
第三节 水资源特点 79
第四节 水资源利用现状与潜力 82
第五章 生物资源 86
第一节 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 86
第二节 森林资源 87
第三节 果桑 91
第四节 草地资源 94
第五节 栽培作物 99
第六节 饲料资源 102
第七节 饲养家畜、家禽 105
第八节 野生动植物 105
第九节 水产 110
第六章 矿产资源 112
第一节 种类和数量 112
第二节 资源特点 116
第三节 开发利用现状 117
第七章 土特产及其分布 119
第一节 主要种类 119
第二节 主要特产分布 128
第一节 农业资源优劣势分析 133
第八章 农业资源综合评价 133
第二编 总体开发战略 133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中的经验教训 140
第三节 资源开发前景展望 144
第九章 农业总体开发战略 148
第一节 形势发展要求 148
第二节 开发战略 149
第三节 资源开发战略重点 150
第四节 战略目标 154
第十章 土地利用调整与农业类型分区 158
第一节 土地利用调整 158
第二节 农业类型分区 160
第十一章 粮、油、菜基地建设布局 173
第一节 地域特征及发展重点 173
第二节 区域开发及基地建设布局 180
第三节 实施措施 186
第十二章 林果桑发展布局及基地建设 195
第一节 发展布局 195
第二节 基地建设 201
第三节 实施措施 204
第十三章 肉、奶、蛋、禽发展布局与基地建设 210
第一节 发展布局 210
第二节 畜禽发展重点 211
第三节 开发规划 215
第四节 基地建设 218
第五节 实施对策 219
第一节 开发重点及存在问题 223
第十四章 矿产开发与乡镇企业发展 223
第二节 资源优势与发展机遇 225
第三节 开发规划与实施途径 227
第四节 乡镇企业的发展 228
第十五章 农业总体开发战略措施 230
第一节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强总体开发的宏观控制 230
第二节 加速农村智力开发 230
第三节 增加物质和技术的投入 231
第四节 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232
第五节 强化土地管理 233
第六节 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234
第七节 适应新形势,转变经营观念 235
第三编 项目开发研究 239
上党盆地粮食生产区域开发总体构想 239
长治市草食家畜区域开发总体构想 245
长治市干水果资源区域开发总体构想 251
丘陵区开发与沟坝地建设——对长治市土地资源开发途径的思考之一 262
水产养殖与滩涂开发——对长治市土地资源开发途径的思考之二 265
蚕桑布局与地埂桑发展——对长治市土地资源开发途径的思考之三 267
村镇占地与庭院开发 ——对长治市土地资源开发途径的思考之四 270
农作物生理需求与小麦生产布局 270
肉蛋奶发展与菜篮子工程建设 274
失误反思对策——对长治市草食家畜发展的战略思考 296
长治市城郊副食品基地建设及其对策 296
农业地面动态监测在长子县的成功实践 304
农村经济类型分析与发展对策 309
第四编 成果应用典型选编 329
搞好资源开发,振兴长治经济 329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逐步建设系统农业工程 334
抓好作物布局调整,实现小麦稳产高产 348
严格科学管理。发挥山区优势 ——壶关县荒山绿化“一条龙”工作程序 357
科学划分经济区域,分类指导山区建设 357
发展庭院经济,广开致富门路 362
利用农业动态监测手段,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服务 372
明确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林木 377
运用区划成果,振兴襄垣经济 380
充分利用牧坡资源,积极发展草食家畜 383
武乡县畜牧业发展规划 387
按照山区特点建设山区——从西沟村的调查看平顺县建设方向 407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树果产 407
长治市有机旱作农业机械化前景广阔 413
充实完善农业区划档案,积极开展咨询服务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