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四诊………………………………………………(1 ) 1
第一节望诊 1
(一) 望神态 1
(二) 望肤色 2
(三) 望形态 3
(四) 望头面 4
(五) 望咳、吐血 6
(六) 望斑疹、?、痘 7
(七) 望四肢 7
(八) 望腹背 8
(九) 望排泄物 9
第二节舌诊 10
(一) 舌质颜色 11
(二) 舌体形态 12
(三) 舌苔 13
第三节闻诊 15
(一) 闻语声、呼吸 15
(二) 闻气味、大小便 16
(三) 闻咳嗽、呕、呃逆、嗳气、肠鸣声 17
第四节问诊 18
(一) 问寒热 18
(二) 问汗 19
(三) 问头 20
(四) 问身 20
(五) 问二便 21
(六) 问饮食 22
(七) 问胸腹 23
(八) 问呕吐、耳聋 24
(一)脉诊 25
第五节切诊 25
(九) 问睡眠、精神状态 25
(1)切脉部位 26
(2)切脉方法 26
(3)正常脉 26
(4)病理脉(二十八种脉象及临床意义) 26
(二) 按诊 28
(1)按皮肤 28
(2)按头颈、胸腹 29
(3)按病变局部、穴位 30
第二章八纲 31
第一节八纲辨证要点 31
(一) 阳证与阴证比较 31
(二) 阴虚、阳虚、亡阴、亡阳比较 32
(三) 表证与里证比较 32
(四) 表里、寒热、虚实比较 33
(五) 寒证与热证比较 34
(六) 寒热的虚实、上下比较 34
(七) 真假寒热比较 35
(八) 虚证与实证比较 36
(九) 气虚与血虚比较 36
(十) 气实与血实比较 37
(十一)真假虚实比较 37
第三章脏腑辨证施治 38
第一节心与小肠病辨证施治 38
(一) 生理功能提要 38
(二) 心病病机示意图 39
(三) 常见心病证型与施治 39
(四) 常见小肠病证型与施治 41
第二节肝与胆病辨证施治 42
(一) 生理功能提要 42
(三) 常见肝病证型与施治 43
(二) 肝病病机示意图 43
(四) 常见胆病证型与施治 44
第三节脾与胃病辨证施治 45
(一) 生理功能提要 45
(二) 脾病病机示意图 45
(三) 常见脾病证型与施治 46
(四) 常见胃病证型与施治 47
第四节肺与大肠病辨证施治 49
(一) 生理功能提要 49
(二) 肺病病机示意图 49
(三) 常见肺病证型与施治 50
(四) 常见大肠病证型与施治 51
第五节肾与膀胱病辨证施治 52
(一) 生理功能提要 52
(三) 常见肾病证型与施治 53
(二) 肾病病机示意图 53
(四) 常见膀胱病证型与施治 54
第六节常见脏腑兼病证型与施治 55
第四章七情致病特点及辨证要点 57
第五章六淫致病特点及辨证要点 59
第一节六淫特性和临床特点 59
第二节六淫辨证要点 60
(一) 外风与内风比较 60
(二) 外寒与内寒比较 61
(三) 伤暑、中暑、暑风、署秽比较 62
(四) 外湿与内湿比较 62
(五) 外燥与内燥比较 63
(六) 外火(实火)与内火(虚火)比较 64
(七) 五脏火比较(五志化火) 64
第六章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要点 66
第一节卫、气、营、血的辨证施治纲要 66
第二节三焦辨证要点 67
第七章六经辨证 69
第一节六经辨证纲要 69
(一) 太阳病辨证纲要 69
(二) 阳明病辨证纲要 70
(三) 少阳病辨证纲要 70
(四) 太阴病辨证钢要 70
(五) 少阴病辨证纲要 71
(六) 厥阴病辨证纲要 71
第八章内科常见病(证)证治 72
(一) 感冒 72
附:感冒兼挟证 74
(二) 咳嗽 76
(三) 慢性支气管炎 78
(四) 咳血 80
(五) 衄血 80
(六) 失音 82
(七) 肺炎 84
(八) 痰饮 86
(九) 哮喘 88
(十) 肺痨 92
(十一)肺痿 94
(十二)肺痈 94
(十三) 失眠 96
(十四)心悸、怔忡 98
(十五)郁证 102
(十六)奔豚气 104
(十七)神经官能症 106
(十八)汗证 108
(十九) 高血压病 112
(二十) 中风 114
附:中风醒后和后遗症 116
(二十一)暑证 118
(二十二)厥证 120
(二十三)痉证 124
(二十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24
(二十五)心力衰竭 128
(二十六) 头痛 130
(二十七)肩背痛 136
(二十八)胁痛 138
(二十九) 胸痛 138
(三十)腰痛 140
(三十一)呕吐 144
(三十二)呃逆 148
(三十三)吐血 150
(三十四) 胃脘痛 152
(三十五) 黄疸 154
(三十六) 急性传染性无黄疸型肝炎 156
(三十七)慢性肝炎 158
(三十八) 肝硬化 160
(三十九)肝硬化腹水 164
(四十)腹痛 166
(四十一)胆囊炎 168
(四十二)胆石症 170
(四十三) 急性胰腺炎 172
(四十四)胆道蛔虫病 174
(四十五)肠梗阻 174
(四十六)腹泻 176
(四十七) 伤寒、副伤寒 180
(四十八)痢疾 184
(四十九)便秘 186
(五十)便血 190
(五十一) 贫血 192
(五十二)水肿与急、慢性肾炎 192
(五十三)尿毒症 196
(五十四)石淋与尿路结石 200
(五十五)尿血与血淋 202
(五十六) 气、劳、膏淋 204
(五十七)遗尿 208
(五十八)遗精 208
(五十九) 阳萎 210
(六十)耳鸣、耳聋 212
(六十一) 眩晕 214
(六十二)痿与瘫 216
(六十三)痹证 220
(六十四)癫证与狂证 222
(六十五)癎证 224
(六十六) 内伤发热 226
(六十七)虚损 228
(六十八)疟疾 236
(六十九)积聚 238
(七 十) 消渴 240
(七十一) 疝痛 242
第九章妇科常见病(证)证治 246
第一节妇科四诊要点 246
(一) 望诊 246
(二) 闻诊 248
(三) 问诊 248
(四) 切诊 252
第二节妇科病(证)证治要点 254
第三节妇科常见病(证)证治 260
(一) 痛经 260
(二) 月经过少 262
(三) 闭经 262
(四) 月经先期 264
(五) 月经后期 266
(六) 月经先后不定期 268
(七) 经行吐衄 270
(八) 崩漏 272
(九) 恶阻 274
(十) 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 276
(十一)妊娠腹痛 278
(十二) 宫外孕 280
(十三)妊娠水肿 284
(十四) 子癎 286
(十五)产后发热 288
(十六)产后血晕 290
(十七) 恶露不下 292
(十八)恶露不绝 294
(十九) 带下 294
(二十)急性盆腔炎 296
(二十一)慢性盆腔炎 298
(二十二)子宫脱垂 300
(二十三)症瘕 302
附:子宫肌瘤 304
(二十四)乳汁缺乏 306
(二十五)乳汁自流 306
(二十六)乳痈 308
(二十七) 乳癖 310
第十章儿科常见病(证)证治 312
第一节儿科四诊要点 312
(一) 望诊 312
(1)一般望诊 312
(2)察指纹 317
(3)痘疹、痧、?、斑 318
(二)闻诊 320
(三)问诊 323
(2)按诊 324
(1)脉诊 324
(四)切诊 324
第二节儿科常见病(证)证治 326
(一) 新生儿黄疸 326
(二) 新生儿鹅口疮 328
(三) 夜啼 328
(四) 麻疹 330
(五) 水痘 336
(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38
(七) 流行性乙型脑炎 340
(八) 白喉 342
(九) 小儿肺炎 346
(十) 腮腺炎 346
(十一) 百日咳 348
(十二)小儿咳嗽 350
(十三) 小儿哮喘 352
(十四) 小儿腹泻 356
(十五) 小儿疳积 358
(十六) 小儿麻痹症 360
(十七) 夏季热 362
(十八)惊厥 364
(十九)小儿遗尿 366
第十一章附篇 368
第一节中医病历记录方法 368
(一) 目的和要求 368
(二) 病历记录的内容 368
(三)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形式 369
(四) 中医住院病历书写形式 370
第二节妊娠用药禁忌 371
附:妊娠服药禁忌歌,十八反、十九畏歌 371
第三节小儿服药须知 372
第四节处方用药注意事项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