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胡福明] 1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1
一、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1
二、毛泽东思想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7
三、深刻的历史教训 10
四、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 15
五、关键的问题: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19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7
一、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 27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8
(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9
(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1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3
(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33
(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34
(三)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37
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38
(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39
(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41
(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方针 45
第二章 崭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48
一、国情认识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科学定位 48
(一)国情认识 48
(二)两步走:中国革命发展阶段论 52
二、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双重突破 55
(一)第一重突破:从议会式合法民主运动到武装革命 56
(二)第二重突破:从城市中心论到农村中心论的转变 58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主要内容 59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60
(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64
(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67
四、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69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69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70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73
第三章 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论 77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 77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村工作的早期认识 77
(二)城市中心论的理论失误与实践挫折 80
二、从城市中心论到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转变 84
(一) 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 86
(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 88
(三)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成熟 90
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论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93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高峰 97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战争观与人民战争理论 97
(一)战争是解决不同利益集团间矛盾的最高的斗争形式 98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待战争的态度 101
(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战争是新型的人民战争 104
二、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07
(一)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108
(二)按照无产阶级性质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确保人民军队永不变质 109
(三)立足国情军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115
(四)落实 五句话 要求,实现 两个根本性转变 119
三、战争指导规律与战争指导艺术 121
(一)战争规律与战争指导规律 121
(二)战争指导艺术 126
四、全民国防的性质和发展模式 136
(一)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强大的全民国防 136
(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138
(三)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坚持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发展模式 140
(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要协调发展 143
第五章 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148
一、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理论基础 148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148
(二)列宁的统一战线思想 149
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理论与实践 152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实践 152
(二)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中的理论创新 160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的创造与发展 167
(一)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关于统一战线性质、地位和范围的科学界定 168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内容 170
(三)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173
第六章 有中国特色的和平改造资本主义论 175
一、马、恩、列关于对资本主义进行赎买的设想 175
二、中国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78
(一)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的科学根据 179
(二)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的客观条件 182
三、国家资本主义--和平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道路 184
(一)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 185
(二)国家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86
(三)和平赎买的基本方法 191
四、巨大的理论创造 193
(一)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矛盾学说 194
(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195
(三)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 198
(四)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思想 200
(五)把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 202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 206
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历史考察 207
(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分析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依据 207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初步探索 208
(三)斯大林的 社会主义无矛盾论 209
(四)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提出 211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 212
(一)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 213
(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213
(三)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214
(四)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规律 215
(五)提出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218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新发展 218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19
(一)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为基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19
(三)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 221
(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 改革动力论 223
(五)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改革社会主义具体制度 224
(六)建设两个文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226
第八章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228
一、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的提出和形成 228
(一)马、恩、列和斯大林的先期理论探索 228
(二)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 230
(一)提出了 人民内部矛盾 和 敌我矛盾 两个科学范畴 231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 231
(二)提出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232
(三)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233
(四)阐述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本方法和具体方针 234
(五)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思想 244
(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 246
三、改革开放条件下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新发展 247
(一)邓小平对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新突破 248
(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新发展 256
第九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论 260
一、实事求是哲学论 260
(一)实事求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 261
(二)实事求是与主观主义:两条根本对立的思想路线 265
二、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69
(一)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概括 269
(二)系统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 270
(三)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飞跃 272
(四)充分发扬根据和符合于客观实际的自觉能动性 274
三、矛盾辩证法论 276
(一)马列辩证法是毛泽东辩证法的出发点和前提 276
(二)中国革命的实践是毛泽东辩证法扎根的土壤 278
(三)毛泽东的矛盾辩证法对唯物辩证法理论的重大发展 288
第十章 邓小平理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96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96
(一)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 297
(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思想条件 298
(三)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背景 299
(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300
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阶段 302
三、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309
(一)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309
(二)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 312
(三)辩证的思维方式和领导方法、工作方法 315
(四)发展了的唯物史观 319
四、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23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326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的理论先导 326
(一)马列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326
(二)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探索的得失 330
二、中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科学定位 332
(一)从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中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333
(二)从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再认识中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33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33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34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34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根据 34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344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发展完善 348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 355
一、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355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356
(二)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必然要求 358
(三)改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362
(一) 革命 的含义 364
二、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 364
(二)改革是革命性的变革 366
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70
(一)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理论的深刻把握 370
(二)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基本总结 374
(三)改革开放: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377
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380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本质论 386
一、先驱者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和探索 386
(一)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387
(二)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 389
(三)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391
(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实践和认识 393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及其贡献 397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产生背景 397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 402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传统社会主义思维模式的突破 411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416
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417
(一)毛泽东的积极探索 417
(二)邓小平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422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逻辑思考 425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哲学基础 425
(二)发展生产力:选择市场经济的价值追求 429
三、计划与市场:一种辩证的思考 432
(一)计划与市场的互补:辩证法的全面性 432
(二)市场经济的两面效应: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437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3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439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部署 442
(一)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446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知识分子论 446
一、马、恩、列宁的知识分子思想 446
(二)知识分子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448
(三)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对知识分子要利用、依靠 449
二、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 451
(一)大量吸收知识分子 451
(二)大胆使用知识分子 452
(三)知识分子应该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454
(四)团结、争取、改造知识分子 455
(一)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456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456
(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 461
(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463
(四)按照 四化 的要求选拔和培养接班人 466
四、江泽民论知识分子 467
(一)更系统、更全面、更具体地贯彻邓小平的知识分子思想 468
(二)不失时机地提出科教兴国与实施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 470
(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 472
(四)依靠科学技术推进 两个文明 建设 474
一、 一国两制 论的思想先导 477
第十六章 独创的 一国两制 论 477
二、 一国两制 论的形成及其依据 480
(一) 一国两制 构想的形成 480
(二) 一国两制 构想的依据 484
三、 一国两制 构想的基本内容 493
(一)一个中国 493
(二)两制并存 495
(三)高度自治 497
(四)和平谈判 498
(五)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499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502
四、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理论贡献 502
(二)发展了毛泽东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 505
(三)发展了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 506
(四)发展了统一战线的思想和策略 507
(五)发展了和平共处的思想原则 509
第十七章 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论 512
一、马、恩、列、斯关于时代的论述 512
(一)马、恩的时代概念 512
(二)列宁的时代理论 513
(三)斯大林的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 516
(一) 战争与革命 认识的定位 517
二、毛泽东的时代观:战争与革命主题论 517
(二) 三个世界 理论的提出 520
三、邓小平的时代观:和平与发展主题论 521
(一) 和平与发展 主题论的形成 522
(二) 和平与发展 主题论的科学内涵 523
(三) 和平与发展 主题论的理论贡献 526
四、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跨世纪时代观:把一个和平、发展和繁荣的世界带入新世纪 529
(一)多极化的国际态势与中国的外交决策 529
(二) 把一个和平、平等、合作、稳定、共同繁荣的世界带入21世纪 532
一、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537
第十八章 坚持与发展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责任 537
(一)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539
(二)市场繁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540
(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541
(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542
二、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责任 544
(一)坚持和发展:历史的必然性 544
(二)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548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560
(一)马、列、毛泽东的思想和论述 560
第十九章 公有制主体论 560
(二)邓小平、江泽民:公有制为基础,公有制为主体 564
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6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和市场的有效结合 569
(二)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如何兼容的问题 575
(三)适应公有制经济的基本要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579
三、积极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582
(一)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积极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 582
(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87
第二十章 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到 科教兴国 论 590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理论的形成 591
一、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新贡献 591
(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理论内涵 594
(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思想要求 600
二、科教兴国战略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理论的直接推广和应用 603
(一)提出 科教兴国 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603
(二)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 605
(三)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 612
(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617
一、两个文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互动整合的有机系统 619
(一)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619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 619
(二)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政治指南 621
(三)两个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 62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62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624
(二)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根本目标 626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629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629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培育 四有 新人 631
(三)精神文明建设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机统一 635
(一)提出 以德治国 的时代背景 641
四、江泽民 以德治国 思想 641
(二)共产党 以德治国 的本质 643
(三)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 644
(四)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645
第二十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论 647
一、列宁:苏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647
(一)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648
(二)列宁领导苏维埃法制建设的伟大实践 648
(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崭新理论 649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制建设 651
二、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开创及其曲折 651
(二)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 653
三、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论的创立 659
(一)社会主义法制与党的领导 659
(二)社会主义法制与民主政治 661
(三)社会主义法制与依法行政 662
(四)社会主义法制与经济建设 664
(五)社会主义法制与精神文明 666
四、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668
(一)依法治国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68
(二)依法治国是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要求 672
(三)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开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 675
第二十三章 三个代表 理论:现代化进程中执政党建设的战略性课题 678
一、 三个代表 理论的思想和历史渊源 678
(一) 三个代表 理论的思想渊源 678
(二) 三个代表 理论:对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新总结 685
二、 三个代表 理论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 688
三、 三个代表 理论的基本精神和深刻内涵 690
四、 三个代表 理论的重大贡献 695
(一)指导21世纪的新的党建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695
(二)站在时代高度,对党的先进性作了新的概括,提出了党建的新要求 700
(三)体现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气魄和奋进精神 704
第二十四章 中国共产党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大思路 707
一、反对本本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707
二、按照实践的发展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前进 713
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生长点 718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721
五、从 三个有利于 标准到 三个代表 理论:面向新世纪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纲领 725
(一) 三个代表 理论与 三个有利于 标准,是在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提出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精神,在关键时刻及时为我们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新世纪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目标 726
(二) 三个代表 理论与 三个有利于 标准,深刻地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对在新世纪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对21世纪中国的复兴大业和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有着深远的意义 728
(三) 三个代表 理论与 三个有利于 标准,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宏伟气魄,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 729
后记 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