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1
第一章家世和童年(1928—1941) 1
第二章走上社会独立谋生(1941—1949) 22
第三章开始了新的生活(1949—1953) 40
第四章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阶段(1953—1957) 50
第五章最早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开山之作”——《不能走那条路》 72
第六章文学创作的高潮期(1957—1966) 89
第七章一部“冒尖”的影片——《老兵新传》 111
第八章 “在农村新人形象上的探索”之作——《小康人家》 125
第九章 《李双双》从小说到电影 141
第十章 《耕云记》和《耕云插雨》 161
第十一章 “中国的《夏伯阳》”——《吉鸿昌传》 174
第十二章现实主义的力作——《龙马精神》 194
第十三章在“狂风恶浪”中(1966—1976) 206
第十四章 《大河奔流》的成败得失 223
第十五章 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高潮期(1976—1985) 238
第十六章英雄主义慷慨悲歌——《荆轲传》 261
第十七章从“伤痕”中提炼美的元素 273
——《牧马人》的改编得失 273
第十八章农民起义战争的壮丽史诗——《南原大战》和《双雄会》 288
第十九章深沉、高亢的悲壮剧——《高山下的花环》 307
第二十章史诗式的巨著——《黄河东流去》 320
结束语 349
附李准年表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