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云从主编;田世文等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117001313
  • 页数:234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篇 保护和增进健康 8

第一章 化学因素与健康 8

第一节 环境中的化学因素 8

第二节 化学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8

一、微量元素 8

二、人类活动产生的化学物质 10

第二节 物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4

一、噪声 14

第一节 环境中的物理因素 14

第二章 物理因素与健康 14

二、振动 16

三、电磁辐射 16

第三章 生物因素与健康 18

第一节 环境中的生物因素 18

第二节 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8

一、空气中的微生物 18

二、水中的微生物 20

三、土壤中的微生物 21

四、微生物的代谢物 22

第二节 人体对热能和营养素的需要 24

一、蛋白质 24

第四章 食物因素与健康 24

第一节 合理营养 24

二、脂肪 31

三、碳水化合物 32

四、热能 32

五、维生素 32

六、无机盐与微量元素 34

第三节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35

一、粮谷类 35

二、豆类 35

三、蔬菜瓜果类 35

四、肉、禽、蛋、鱼、奶类 35

一、社会因素 36

第五章 社会心理、生活方式与健康 36

第一节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36

二、心理因素 37

第二节 生活方式与健康 37

一、吸烟 38

二、酗酒 38

三、药瘾 39

四、不良饮食习惯 39

五、缺乏体育锻炼 39

第六章 保护和增进健康的措施 40

第一节 人类自然环境的治理与防护 40

一、水环境的治理与防护 40

二、空气环境的治理与防护 47

三、土壤环境的治理与防护 50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治理 51

一、戒烟 52

二、控制饮酒 52

三、制止药物滥用 53

四、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53

五、加强体育锻炼 53

第一节 病因 55

二、物理因子 55

一、生物因子 55

第七章 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55

第二篇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55

三、化学因子 56

第二节 宿主 56

一、年龄 56

二、性别 56

三、职业 56

四、种族或民族 57

五、遗传 57

六、免疫状况 57

七、精神心理状态与个性特征 57

一、自然环境 58

二、社会环境 58

第三节 环境 58

第八章 疾病的分布 59

第一节 疾病的地区分布 60

一、世界性分布 60

二、地方性分布 60

三、城乡分布 62

四、局部地区(单位)分布 62

第二节 疾病的时间分布 62

一、季节性变化 63

二、周期性流行 63

三、短期波动 64

四、长期变异(或趋势) 65

二、性别 66

第三节 疾病的人群分布 66

一、年龄 66

三、种族或民族 67

四、职业 68

五、其他有关人群分布 68

第四节 疾病的流行强度 68

一、散发 68

二、流行 69

三、暴发 69

四、大流行 69

第五节 地区、时间、人群分布的综合分析 69

二、续发率 70

一、罹患率 70

第六节 描述疾病分布的指标 70

三、引入率 71

四、超额死亡率 71

第九章 疾病发生与分布的研究方法 71

第一节 调查分析方法 72

一、个案调查 72

二、暴发调查 74

三、现况调查 78

四、病例对照研究 79

第二节 实验研究方法 85

一、实验设计 85

四、结果评价 86

二、实验分组 86

三、干预措施 86

第十章 常见疾病的防制 87

第一节 传染病 87

一、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87

二、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90

三、传染病的防制 91

第二节 地方病 101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 101

二、地方性氟中毒 103

三、克山病 104

四、大骨节病 105

第三节 职业病 106

一、职业病概述 106

二、铅中毒 111

三、汞中毒 114

四、苯中毒 115

五、矽肺 117

六、棉尘病 120

第四节 食物中毒 121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122

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124

三、其他食物中毒 126

四、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 128

第五节 营养有关疾病 129

一、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129

二、食饵性肥胖症 130

第六节 心脑血管疾病 131

一、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死亡情况 131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31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社会防制措施 133

第七节 恶性肿瘤 133

一、恶性肿瘤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133

二、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134

三、恶性肿瘤的社会防制 136

一、医院内感染 138

第八节 医源性疾病 138

二、药源性疾病 140

第九节 心身疾病 142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142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142

三、常见的心身疾病 144

四、心身疾病的防制 145

第三篇 卫生保健措施及其评价 146

第十一章 全球卫生战略 146

第一节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146

一、“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政策 146

三、WHO评价卫生保健实施情况的最低限指标 147

二、“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目标 147

四、实现最低限指标的措施 148

第二节 初级卫生保健 150

一、初级卫生保健的含义 150

二、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 151

三、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 151

第三节 我国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策略 152

第十二章 自我保健与健康教育 153

第一节 自我保健 153

一、自我保健的内容 154

二、自我保健措施 154

一、健康教育的意义 155

第二节 健康教育 155

二、健康教育的原则 156

三、健康教育的形式 156

第十三章 卫生组织系统及卫生事业管理 157

第一节 卫生组织系统 157

一、卫生行政组织机构 157

二、卫生事业机构 157

三、群众卫生组织 158

第二节 卫生事业管理 158

一、卫生保健需求的估计 159

二、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161

三、医院管理 163

四、药政管理 165

五、妇幼卫生管理 166

六、卫生防疫管理 168

第十四章 居民健康状况及评价 171

第一节 居民健康状况分析方法 171

一、搜集资料 171

二、资料整理 177

三、计量资料的分析 179

四、计数资料的分析 202

五、统计表与统计图 220

第二节 居民健康状况的评价 228

一、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 228

二、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评价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