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导论——史记的民族凝聚力与研究现状 1
一、《史记》的民族凝聚力与生命之树常青 2
二、《史记》研究的总成果 7
三、当代《史记》研究的特点 12
四、当代《史记》研究的发展趋势 16
第二章 《史记》产生的环境 20
一、汉武盛世 20
二、史官世家 27
三、多彩的人生 39
四、继任太史令潜心修史 47
五、遭李陵祸而发愤著书 50
第三章 《史记》的创作宗旨 59
一、继《春秋》创一代大典 60
二、究天人之际 69
三、通古今之变 72
四、成一家之言 75
第四章 《史记》体制 82
一、百科全书 83
二、五体结构 89
三、《史记》百三十篇标题 101
四、互见法 111
五、太史公曰 117
第五章 《史记》取材 121
一、《史记》取材途径 121
二、《史记》取材标准 123
三、厥协六经 整齐百家 130
四、司马迁所见书考 138
第六章 创立纪传体通史 150
一、纪传体的特点 151
二、通变的历史内容 155
三、《史记》断限 164
四、司马迁的历史观 171
五、《史记》与中国史学 180
第七章 创立传记文学 198
一、《史记》 文学性的界说与人物传记特点 198
二、《史记》的抒情性与悲剧性 213
三、《史记》的写人艺术 222
四、司马迁的文学观 239
五、《史记》 与中国文学 246
第八章《史记》的语言成就 258
一、典范的叙事散文语言 258
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69
三、对民间语言的吸收与提炼 278
四、各色语言的技巧 283
五、讽刺艺术 297
六、雄健峻洁婉曲的语言风格 304
一、进步的道德理念 315
第九章《史记》 蕴涵的进步思想 315
二、开明的政治思想 328
三、富国利民的经济思想 336
四、民族一统思想 349
第十章《史记》疑案与史公疏略 362
一、司马迁的生年与卒年 362
二、司马谈作史 371
三、太史公释名、《史记》书名与断限 380
四、《史记》残缺与续补窜附 384
五、《史记》中的抵牾与疏漏 397
第十一章 《史记》 流传 408
一、历代《史记》研究与“史记学”的发展 408
二、马班异同成为一门学问 427
三、台湾地区的《史记》研究 443
四、《史记》在海外的流传 447
五、《史记》版本 455
六、推荐二十种二十世纪史记研究论著参考书目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