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 目录 1
第八编民国 1
第一章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912年—1927年) 1
第一节中华民国的开端 1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1
二、南北统一 4
三、议会民主制的初创 10
第二节北洋军阀的专擅 14
一、袁世凯窃国 14
二、张勋复辟 24
三、皖系军阀专政 29
四、直系军阀专政 33
五、奉系军阀专政 38
第三节政党 42
一、中国国民党 42
二、中国共产党 46
三、其他政党 49
第四节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53
一、国共合作的建立 53
二、革命高潮的兴起 59
三、国共合作中的政治冲突 62
四、北伐与“清党” 65
第五节宪法及行政司法制度 73
第六节中外关系 81
一、中日关系 81
二、中俄关系 86
三、中英关系 94
四、列强对华两手政策 105
第七节北洋时期的财政经济 109
一、财政 109
二、经济 114
一、报刊新闻 120
第八节北洋时期的文化教育 120
二、教育 123
三、哲学与史学 126
四、文学与艺术 129
第九节五四前后的政治思想 140
一、无政府主义 140
二、三民主义 146
三、社会改良主义 153
四、激进民主主义 158
五、马克思列宁主义 164
第二章 十年内战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 174
(1927年—1937年) 174
第一节国民党的统一 174
一、武汉“分共” 174
二、统一的实现 182
三、非主流派的对抗 185
第二节苏维埃运动的开展 191
一、中共的武装起义 191
二、苏区的形成 192
三、苏区政权与土地斗争 193
四、“反围剿”斗争 197
五、红军的长征 198
第三节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 200
一、宪法 200
二、党禁 202
三、行政制度 205
四、社会与科技文化管理 211
五、司法制度 218
第四节改订新约与中苏关系 220
一、改订新约 220
二、中苏关系 228
一、日本扩大侵华的政策及其初步实施 237
第五节 日本侵占东北 237
二、九一八事变与一二八事变 240
三、国际社会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反应 249
第六节 日本在华北的军事扩张与政治讹诈 255
第七节国民党对日妥协的终止 272
第八节联合抗战的政治酝酿 284
一、学生的救亡运动 284
二、各在野党派的主张 288
三、国民党非主流派的立场 295
四、国民党主流派的策略 298
五、中共中央的方针 301
六、国内战争的止息 305
第九节抗战前十年之财政经济 312
一、财政 312
二、经济 327
一、教育 343
第十节抗战前十年之教育与思想文化 343
二、官方意识形态 348
三、文艺 355
四、社会科学 362
第三章 抗日战争与战时经济文化 364
(1937年—1945年) 364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兴起 364
第二节抗战前期经过 372
一、平津战场 372
二、晋绥战场 374
三、冀鲁战场 376
四、娘子关战役 376
五、沪宁战场 377
六、鲁南决战 380
七、武汉失守 382
八、前期抗战的检讨 387
第三节陶德曼调停与汪精卫叛国 389
第四节抗战后期经过 396
一、正面战场重要战役 396
二、战时政治改革 410
三、敌后战场概述 417
四、沦陷区状况 428
五、东北人民的斗争 435
第五节抗战力量的合作与斗争 437
一、战时国共关系 437
二、中间势力的动向 447
第六节抗日战争的胜利 450
第七节战时经济与财政 453
一、经济 453
二、财政 464
第八节战时外交 474
一、中苏关系 474
二、中英美关系 479
第九节战时教育与思想文化 487
一、教育 487
二、党化宣传 492
三、思想与文艺统制 494
四、文艺创作 498
五、哲学与史学 503
第四章 中华民国的终结与民国社会概貌 515
(1945年—1949年) 515
第一节战后政局与国共和谈 515
一、受降与接管沦陷区 515
二、国共和谈的进行 520
第二节国民党反共内战的失败 533
一、内战的败局 533
二、政治经济危机 545
第三节 国民党政权的倾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553
第四节民国社会概述 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