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一、蜱螨研究的历史 1
(一)蜱螨的早期研究 1
(二)从蜱螨专著看蜱螨学的发展 2
(三)关于国际蜱螨学会议 3
(四)关于全国蜱螨学会议 4
二、蜱螨与人类的关系 5
三、医学蜱螨的形态特征与分类 7
(一)形态特征 7
(二)分类 14
四、蜱螨与人类疾病 16
(一)蜱螨对人体的危害 16
(二)蜱螨与病原体的关系 16
(三)蜱螨媒介传病方式 17
(四)传播媒介的判定 17
(五)蜱螨媒性疾病 18
(六)蜱螨源性疾病 20
(七)蜱螨与疾病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20
(一)生活史 22
五、医学蜱螨的生物学 22
(二)生殖 23
(三)细胞遗传 24
(四)孳生场所 27
(五)食性和侵寄宿主 28
六、蜱螨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29
(一)基本环节 29
(二)两个因素 29
(三)流行特征 30
(一)病程发展的规律性 31
七、蜱螨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31
(二)蜱螨性疾病的诊断 32
八、蜱螨及蜱螨性疾病的防治 35
(一)治疗 35
(二)预防接种 35
(三)蜱螨媒介的防制 36
参考文献 40
一、蜱类及其形态特征与鉴别 43
(一)蜱类概述 43
第二章 蜱类与疾病 43
(二)硬蜱的外部形态 44
(三)软蜱的外部形态 50
二、蜱类的内部结构及功用 53
(一)消化系统 53
(二)呼吸系统 54
(三)循环系统 55
(四)神经系统和感觉器 55
(五)生殖系统 56
(一)硬蜱科 57
三、中国重要医学蜱类(种类、分布、宿主及医学重要性) 57
(二)软蜱科 63
四、蜱类生物学 63
(一)生活习性 63
(二)个体发育和生活史 63
(三)蜱类的宿主型 64
(四)蜱类的耐饥能力和寿命 64
(五)侵及宿主与吸血 66
(六)季节消长和昼夜活动节律 66
五、蜱类的地理分布和扩散活动 67
六、医用蜱学的形成与发展 68
(一)关于蜱类和蜱媒疾病发现的历史观 69
(二)蜱媒疾病研究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70
(三)蜱类感染、传播和贮存病原体的若干特点 72
(四)结尾与展望 73
七、蜱类与疾病 75
(一)蜱媒脑炎 75
(二)苏格兰脑炎 83
(三)波瓦桑脑炎 84
(四)凯萨努森林病 85
(五)鄂木斯克出血热 86
(六)蜱媒脑炎群其他病毒病 87
(七)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88
(八)内罗毕绵羊病 91
(九)伊塞克湖热 91
(十)落基山斑点热 91
(十一)北亚蜱媒斑点热 93
(十二)钮扣热 94
(十三)北昆士兰蜱媒斑疹伤寒 95
(十五)阵发性立克次体病 96
(十四)南非蜱媒立克次体病 96
(十六)Q热 97
(十七)兔热病 98
(十八)莱姆病 102
(十九)蜱媒回归热 105
(二十)人巴贝虫病 106
(二十一)人欧利希体病 108
(二十二)蜱瘫 109
(一)防制策略 110
八、蜱类的防制 110
(二)调查研究,掌握情况 111
(三)防护措施 111
(四)化学防制 112
(五)其他防制措施 113
九、蜱类的采集调查及标本保存和饲养 114
(一)采集和调查方法 114
(二)标本保存和饲养方法 115
参考文献 117
一、概述 120
第三章 革螨与疾病 120
(一)成虫 122
二、革螨的形态特征与鉴别 122
(二)幼虫 126
(三)第一若虫 126
(四)第二若虫 127
三、革螨的内部结构及功能 127
(一)消化系统 127
(二)呼吸和循环系统 129
(四)生殖系统 130
(三)神经、肌肉系统 130
(五)排泄系统 132
四、分类系统 132
五、重要种类 138
(一)厉螨科 138
(二)巨刺螨科 143
(三)皮刺螨科 145
(一)生活史 147
(二)生态类型 147
六、革螨的生物学 147
(三)食性 148
(四)寿命与耐饿力 152
(五)理化因素的影响 153
(六)交配与受精 156
(七)细胞遗传 158
(八)生化分析 164
(一)革螨性皮炎 166
七、革螨源性与媒性疾病 166
(二)流行性出血热 169
(三)森林脑炎 176
(四)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177
(五)立克次体痘 179
(六)Q热 180
(七)北亚蜱媒斑点热 181
(八)土拉伦菌病 181
(九)其他 182
八、革螨的防制 183
(一)饲养方法 186
九、研究技术 186
(二)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187
(三)染色体研究技术 188
(四)同工酶、蛋白质、糖和脂分析 190
(五)游离氨基酸分析 191
(六)对流免疫电泳测定革螨的食性 192
(七)免疫荧光法 193
(十一)杀螨试验 194
(十)示踪原子法 194
(九)电生理技术 194
(八)电镜技术 194
(十二)驱避试验 195
(十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95
参考文献 197
第四章 恙螨与疾病 202
一、恙螨研究的历史、现状及进展 202
二、恙螨的特征、形态与鉴别 203
(一)特征 203
(二)形态 203
(一)我国恙螨的主要属 209
三、我国恙螨主要的属和种类 209
(三)鉴别 209
(二)我国恙螨的主要种类 210
四、恙螨的生物学 214
(一)生活史 214
(二)生态习性 216
五、恙螨与疾病 218
(一)恙虫病 218
(二)流行性出血热 227
(三)恙螨性皮炎 229
(四)Q热 229
(五)鼠型斑疹伤寒 229
(六)弓形虫 229
六、恙螨及其媒介性疾病的预防 229
(一)流行病学侦察 229
(四)个人防护措施 230
七、标本采集、制作和饲养 230
(一)标本采集 230
(三)灭恙螨 230
(二)灭鼠 230
(二)标本制作 231
(三)饲养 232
参考文献 234
第五章 疥螨与疥疮 238
一、疥螨与疥疮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238
二、疥螨的形态与结构 239
(一)成虫 239
(二)若虫 240
(三)幼虫 241
(四)卵 241
三、疥螨的种类问题 242
四、疥螨的生活史与生态 243
(一)生活史 243
(二)离体生态 244
五、疥疮的发病机理、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 247
(一)发病机理与病理 247
(二)临床表现 24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250
(一)流行周期 252
六、疥疮的流行病学 252
(二)流行因素 253
(三)多发季节 254
(四)发病年龄、性别与职业 255
七、疥疮的防治 255
(一)预防 255
(二)治疗 256
(一)半永久性标本制作法 258
(二)永久性标本封片法 258
八、标本制作 258
参考文献 259
第六章 蠕形螨与疾病 261
一、蠕形螨的形态特征与鉴别 262
(一)分类地位 262
(二)主要形态特征 262
(三)人体寄生蠕形螨的鉴别特征 265
二、内部结构及功能 265
(一)消化系统 265
(二)神经系统 266
(三)生殖系统 267
(五)内分泌系统 268
(六)呼吸系统 268
(四)肌肉系统 268
三、生物学 269
(一)生活史 269
(二)寄生特性 269
(三)摄食 270
(四)环境温度和药物对蠕形螨的影响 270
(五)活动与传播 270
四、蠕形螨与疾病 271
(六)生殖生物学 271
(一)蠕形螨性酒渣鼻 272
(二)蠕形螨性睑缘炎 274
(三)蠕形螨性外耳道瘙痒症 275
(四)蠕形螨病的防治 279
参考文献 280
第七章 粉螨与疾病 282
一、粉螨形态特征及鉴别 282
(一)形态特征 283
(二)分类鉴别 293
二、粉螨的生物学 312
(一)生活史 312
(二)生境 314
(三)温湿度的影响和季节消长 316
(四)群落 318
(五)光照 319
(六)传播 320
三、粉螨与疾病 320
(一)粉螨性皮炎、皮疹 320
(二)肺螨病 321
(三)肠螨病 326
(四)泌尿系螨病 328
(五)粉螨过敏 329
四、粉螨的防治 333
(一)粉螨的毒力测定 333
(二)干燥和通风防治粉螨 335
(三)谷物保护剂防治粉螨 335
(四)熏蒸剂防治粉螨 336
(一)饲养 337
五、粉螨的饲养、采集、保存和标本制作 337
(二)采集、保存和标本制作 338
参考文献 341
第八章 尘螨与疾病 344
一、尘螨的研究进展 344
二、尘螨形态 344
三、常见螨种与地理分布 345
(一)屋尘螨 345
(二)粉尘螨 345
四、尘螨的生活史 348
(三)埋内宇尘螨 348
(四)长嗜霉螨 348
五、尘螨的生态 350
(一)孳生场所 350
(二)食性 351
(三)温度 351
(四)湿度 351
(一)尘螨的抗原性 352
六、尘螨与疾病 352
(七)螨类群落 352
(五)光照 352
(六)散布 352
(二)尘螨过敏性哮喘 353
(三)尘螨过敏性鼻炎 355
(四)尘螨性皮炎 356
七、尘螨过敏性疾病的诊断 356
(一)询问病史 356
(三)实验室检查 357
(四)特异性过敏原的体内检查 357
(二)查体 357
(五)特异性过敏原的体外试验 358
(六)特异性过敏原的环境调查 360
(七)尘螨过敏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360
八、尘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361
(一)特异性治疗 361
(二)非特异性治疗 363
(三)西药预防 364
(四)中药预防与治疗 364
九、尘螨的环境防治 365
十、尘螨的采集、保存、标本制作和饲养 366
参考文献 367
第九章 蒲螨和其它螨类 369
一、蒲螨 369
(一)形态结构 369
(二)生物学特性 370
(三)致病 371
(四)分布与流行 371
二、跗线螨 372
(一)跗线螨研究简史 372
(五)防治 372
三、甲螨 375
四、肉食螨 375
参考文献 377
附录(一) 378
英(拉丁)汉对照索引 378
附录(二) 388
汉英(拉丁)对照索引 388
索引参考文献 395
(二)谷跗线螨 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