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重新回到平等对话的元点上[张西平] 1
前言 1
上编 欧洲宗教和哲学在中国早期的传播 3
第一章 明清间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3
一 西方自然科学的传入 3
二 西方语言学的传入 11
三 西方文学艺术的传入 12
第二章 入华传教士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介绍 15
一 入华传教士对亚里土多德逻辑学的介绍 17
二 入华传教士对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的介绍 26
三 入华传教士对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介绍 29
第三章 入华传教士对托马斯·阿奎那哲学的介绍 34
一 入华传教士对托马斯·阿奎那著作的翻译 36
二 入华传教士对托马斯·阿奎那哲学思想的介绍 40
三 托马斯·阿奎那哲学思想的传入对中国思想界的意义 47
第四章 入华传教士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介绍 48
一 上帝论 48
二 基督论 60
三 灵魂论 68
四 道德论 95
一 应重视入华传教士的译经活动 146
第五章 入华传教士所介绍的基督教神学 146
二 唐代景教的译经活动 148
三 罗明坚的《祖传天主十诫》 149
四 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的佛教语言经文 152
五 利玛窦的《天主教要》 157
第六章 天主教哲学与明末理学、佛学的理论争辩 172
一 天学与理学 172
二 天学与佛学 186
第一章 明清间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 199
下编 中国宗教和哲学在欧洲早期的传播 199
一 中国器物的西传 200
二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西传 204
三 中国历史的西传 206
四 中国语言文字的西传 210
五 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 215
六 17、18世纪的欧洲“中国热” 220
第二章 罗明坚与中国宗教和哲学的西传 224
一 罗明坚的汉学生涯 224
二 编写第一部汉外辞典--《葡汉辞典》 227
三 第一次将儒家经典典籍译成西方语言 234
四 写出西方人的第一部中文著作:《天主圣教实录》 242
五 在西方绘编出第一幅中国地图集 248
第三章 利玛窦与中国宗教和哲学的西传 252
一 利玛窦对儒家学说的介绍 254
二 利玛窦对佛教的介绍 262
三 利玛窦对道教的介绍 267
四 利玛窦对明代哲学的介绍 270
一 礼仪之争的始末 274
第四章 礼仪之争与中国宗教和哲学的西传 274
二 礼仪之争与西方早期汉学的兴起 282
三 礼仪之争与中国宗教习俗的西传 289
第五章 儒、释、道在西方的早期传播 296
一 儒家思想的西传 296
二 《易经》在西方的早期传播 311
三 道教及佛教的西传 318
第六章 中国宗教和哲学对法国文化的影响 329
一 18世纪法国的“中国热” 330
二 培尔与中国 334
三 马勤伯朗士与中国 341
四 伏尔泰与中国 369
五 魁奈与中国 388
六 孟德斯鸠与中国 406
第七章 中国宗教和哲学对德国文化的影响 413
一 莱布尼茨与中国哲学 413
二 莱布尼茨与《易经》 435
三 沃尔夫与中国哲学 443
四 康德论中国文化 451
五 赫尔德论中国文化 454
六 歌德与中国文化 459
第八章 中国宗教和哲学在英国的传播和影响 471
一 中国文化在英国的传播 471
二 中国哲学的赞成者 477
三 中国哲学的反对者 482
结束语 寻找世界近代思想之源 487
附录一 参考文献 494
附录二 译名对照表 506
附录三 图片 510
后记 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