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 1
远古的山东 1
大汶口文化遗址及其他 3
闻名中外的龙山文化 10
殷周之际的火花 15
殷商王朝与山东 15
飞鸟图腾与大舜的神话 19
《诗经》中山东地区的诗歌 32
鲁国都城八百年 45
文化古都曲阜 45
孔子讲学与儒家的兴起 53
曲阜的名胜古迹 62
“泱泱大风”的古齐国 72
东方重镇——姜姓统治的齐国 73
管仲与晏婴 79
稷下学派的辉煌成就 90
田氏的兴起与稷下学官的建立 90
稷下的百家争鸣 98
山东滨海方士与道教的诞育 114
秦始皇东巡与徐福出海 114
汉武帝求仙与道教的产生 124
《太平经》的影响 126
泰山岩岩,齐鲁所瞻 136
先秦对于泰山的崇拜 136
泰山的封禅大典 142
崇奉碧霞元君的民间宗教活动 153
文化的山,史迹的山 159
两汉的经学大师 170
叔孙通演礼及鲁儒的传礼 172
伏生传《书》及齐鲁儒生的传经 175
今古文之争与郑玄的成就 180
山东汉画举要 189
孝堂山石祠画像 190
嘉祥武氏祠石刻画像 193
沂南汉画像石墓 196
魏晋之际的山东文坛 201
曹操在山东 203
在山东居藩的曹植 206
建安七子中的山东作家 210
大康诗人左思 217
北朝以来的山东宗教艺术 221
齐州泰山区的石窟造像遗迹 224
山东东部的石窟艺术 230
北魏书法瑰宝——《郑文公碑》 232
山东文人在南朝 235
书圣王羲之 237
颜延之与何逊 241
刘勰与文心雕龙 245
由南朝北渡的山东作家 250
泉城自古是诗城 255
文坛双星(李白、杜甫)耀泉城 257
济南名士宋时多 262
“济南二安”各有千秋 270
“有心常做济南人” 273
鹊华秋色与云庄情思 275
前后“七子”——历下边、李 278
清代的济南诗坛 280
范仲淹与泰山学派 284
宋代的山东学风与范仲淹的崛起 284
泰山学派及石介的活动 289
北宋诗派——东州逸党 294
山东历代的小说和戏剧 297
段成式与《酉阳杂俎》 297
元代的山东杂剧作家 299
李开先与《宝剑记》 303
《金瓶梅》及其它 305
蒲松龄的小说和俚曲 305
孔尚任与《桃花扇》 312
《后四声猿》与《绿野仙踪》 315
元明清的山东艺苑 317
赵孟頫和他的《鹊华秋色图》 318
郑燮与山东 320
左手书画篆刻家——高凤翰 321
清代居山东的几位书法家 323
清代的山东学者 327
清初山东的“宋学” 328
山东“汉学”的发源 329
乾嘉时山东的学者 332
道、咸以后的山东学者 341
名城巡礼 349
海岱古城——青州 349
漕运枢纽——济宁 352
运河名城——东昌 355
鲁北重镇——临清 358
齐鲁人文——临沂 360
结语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