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金岳霖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精神 1
第一节 哲学思潮与时代精神 1
第二节 《论道》与中国文化精神 11
第三节 《知识论》与西方近代哲学传统 21
第四节 《罗素哲学》与辩证唯物论 30
第一章 生平与学术成就 40
第一节 生平介绍 40
第二节 前期哲学思想 47
第三节 从新实在论转向辩证唯物论 59
第二章 本体论 70
第一节 道是“式—能” 70
一、“式”与“能” 70
二、“居式由能莫不为道” 77
第二节 现实的个体化 85
一、本然世界与“现实” 85
二、个体与个体化 90
三、个体的变动 96
四、几、时与数 103
第三节 无极而太极 117
一、论“无极” 117
二、“情求尽性”说 128
三、“无极而太极是为道” 132
第三章 知识论 141
第一节 知识论的出发方式 141
一、知识论是什么 141
二、求“真”与求“通” 145
三、对“唯主方式”的批判 150
四、对“被知的”的实在感的分析 156
五、“正觉”的分析 162
第二节 知识经验是“以所得还治所与” 168
一、“抽象”与“抽象的” 168
二、意象与意念 171
三、摹状与规律 174
四、“治变” 181
第三节 归纳原则是接受总则 188
一、休谟问题与归纳原则 188
二、“归纳原则是接受总则” 201
三、“化所与为事实” 205
四、“事中求理”与“理中求事” 213
第四节 论“接受大纲” 223
一、论时空 223
二、论度量 242
三、性质、关系及其他 256
第五节 理与势 269
第六节 命题的证实与证明 284
一、什么是命题 285
二、命题的证实 289
三、命题的证明 295
第七节 真假论 301
第四章 后期哲学思想 325
第一节 对罗素的“共相理论”与存在论的批评 325
第一节 对罗素的感觉材料论的批评 343
一、感觉与社会实践 344
二、罗素感觉材料论的困难 351
三、感觉材料与间接知识 356
结语 哲学的生命在于开放性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