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有资本营运问题的提出 1
国有企业没搞好,怨谁? 2
与企业家素质有关的“企业病” 3
与机制有关的“国企病” 5
“国有企业机制不活”的传统认识 6
企业机制的本质问题 9
机制不活的关键:资本不能流动! 11
第二章 国有资本的流动观 13
由“市场观念”突破到“资本意识”突破 14
一字之差的“资本”与“资产” 16
企业:生命在于资本流动,活力在于资本全部流动! 17
国有资本因何“金屋藏娇”? 19
资本流动与经济结构调整 21
结构调整的第一步——启动存量资本 22
所有权与产权 25
资本流动与企业产权明晰 28
资本流动的确是一把金钥匙 31
深层次的改革:解放国有资本 33
如果资本能流动,困难企业不至于 34
第三章 国有资本营运主体 37
企业的第一关系 38
不是“政企不分”,而是“老板不到位” 39
造就国有资本营运主体 40
企业不能干“自己卖自己”的糊涂事 43
最终出资人必定是独资出资人 45
国有资本营运主体的合格条件 48
国有资本营运主体的职责 50
国有资本营运主体的权力 54
责权中心的唯一性 59
第四章 国有资本营运体系的框架设计 63
官员·中观层次·国有资本营运 64
国有资本代理制的三项原则 66
国有资本营运的三层次框架结构 69
“国资委”的定性 71
资产营运机构的设计 74
跳进资本营运体系中的国有企业 77
实质是“责任链”为纽带 80
第五章 国有资本营运主体中的董事会 83
董事会的定义 84
“国有独资”为什么还要设“董事会”? 87
董事会的功能 90
责任设计中的责任传递定理 93
董事会的结构 96
执行董事和外部董事的组成比例 97
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的设置 101
第六章 国有资本营运理论的应用 105
资本营运操作中的三特性 106
资本流动与重组的“浪潮规律” 108
资本流动与重组的操作要领 111
国有出资人利益的优先保证准则 114
是“行政干预”还是“出资人的决策权”? 116
警惕,理论运用中的“扭曲”现象 118
第七章 国有资本营运理论探讨中的“是”与“非” 121
所有制实现形式姓“公”还是姓“私”? 122
资本营运与科学管理是“相斥”还是“相容”? 124
是资本“流失”还是资本“消失”? 127
科学技术与制造业,谁给谁“插上翅膀”? 130
决策包不包括运行的“效率”? 133
搞活国有经济,关键真的在“中观突破” 135
第八章 国有资本营运新说种种 139
企业“长不大”与“打麻将” 140
产业结构调整:“挤”与“跑” 143
能力结构调整:“橄榄型”与“哑铃型” 145
重组伙伴选择:同等条件,外来优先 152
重组时机选择:“出手”当在红火时 155
重组战略要领:有“退出”才能有“快进” 158
重组中的安全伞:“利润中心” 162
案例 167
案例一:构筑国有资本营运主体,促进国有资产快速增值——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成功尝试及启示 168
案例二: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是如何对所投资企业进行管理的? 181
案例三:以最大盈利为目标从事产权经营——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