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世界物质运动的发展演化 1
一、宇宙发展的永恒性和无限性 1
目录 1
二、地球的成因与演化 7
三、地球上有机体的进化 16
四、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8
第二章两种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 30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0
二、哲学史上的两军对垒 3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 44
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44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50
一、质和量 54
第三章质量互变规律 54
二、量变和质变 57
三、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63
四、飞跃的多样性 67
第四章中国大自然的发展演化 71
一、领土和疆域 71
二、人口、民族和语言文字 72
三、地形轮廊 75
四、气候 78
五、河流和湖泊 83
六、海洋与岛屿 89
七、地大物博 93
第五章我国前四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00
一、猿人时期和古人、新人阶段的状况 100
二、原始氏族社会的状况 104
三、奴隶社会的状况 109
四、封建社会的状况 113
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131
第六章前四种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 140
和上层建筑的变化 140
一、原始社会 140
二、奴隶社会 141
三、封建社会 153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1
第七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201
一、建国前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史 201
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 206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210
四、“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215
五、历史的伟大转折 223
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227
第八章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高级阶段,象征着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291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级阶段 292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高级阶段 296
三、完成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建设,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初期几个问题的认识 303
第九章世界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衰败,标志着世界人民民族革命的胜利 328
一、殖民主义者争夺霸权的战争 328
二、反殖民主义的人民民族独立革命的兴起与胜利,标志着殖民主义者的失败 341
三、两次世界大战,以帝国主义侵略本性的失败而告终 348
第十章对人类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展望 366
一、世界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 366
二、社会的发展,各国皆应具有必要的现实基础 372
三、对世界社会发展的预测 383
后记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