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锡庆,张筱峰著
  • 出 版 社: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10244205
  • 页数:412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2

第一篇导论 2

1西方经济学鸟瞰 2

1.1 引言 2

1.2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阶段 3

1.2.1古典经济学——半剪价值论 5

1.2.2 新古典经济学——一只手的理论 6

1.3现代西方经济学阶段 8

1.3.1凯恩斯经济学像断了线的风筝 10

1.3.2“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不成功的综合 12

1.4西方经济学演变的历史逻辑模型——革命与综合相交替,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互搓 19

1.5 日耳曼经济学和莱茵模式的启示 21

2.1.1稀缺 25

2.1经济学讨论的问题 25

2问题与方法 25

2.1.2有效配置 27

2.2经济学的方法 28

2.3体系 29

2.3.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29

2.3.2实证经济学和规划经济学 29

第二篇微观经济学 32

3消费者选择 32

3.1 引言 32

3.2效用理论 33

3.2.1效用 33

3.2.2边际效用递减假说 35

3.3.1偏好 37

3.3偏好理论 37

3.3.2无差异曲线 38

3.4效用与偏好 47

3.5预算约束 49

3.6消费者均衡 52

3.6.1基数效用选择模型 54

3.6.2序数效用选择模型 57

3.7消费品需求曲线 62

3.7.1 比较静态:收入和价格变化条件下最优选择的变化 62

3.7.2需求法则 68

3.8禀赋 70

3.8.1正需求与负需求 71

3.8.2禀赋约束 71

3.8.3禀赋约束下的最优选择 72

3.8.4禀赋约束下最优选择的变动 74

3.9对于要素供给的讨论 79

3.9.1劳动供给决策 79

3.9.2跨期选择决策 81

3.10小结 85

4生产者选择 87

4.1 引言 87

4.2生产函数 88

4.2.1问题 88

4.2.2可变技术系数条件下使用一种要素的产量变动 89

4.2.3某一产量水平可变要素的相互替代 92

4.2.4规模报酬 96

4.3.1问题 98

4.3费用函数 98

4.3.2短期费用分析 99

4.3.3长期费用分析 102

4.3.4规模费用 105

4.4生产者决策 106

4.4.1问题 106

4.4.2利润最大化问题 107

4.4.3最小费用问题 114

4.4.4投入和产出组合决策 121

4.5小结 123

5.2产品市场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126

5.2.1问题 126

5.1 引言 126

5局部市场均衡 126

5.2.2需求理论 128

5.2.3供给理论 136

5.2.4市场均衡 139

5.2.5产品市场结构分析 145

5.3要素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168

5.3.1问题 168

5.3.2劳动市场和工资率 169

5.3.3地租和准租 178

5.3.4资本和利率 180

5.3.5正常利润与经济利润 185

5.4小结 186

6一般均衡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189

6.1 引言 189

6.3交换均衡 190

6.2帕累托最优 190

6.4生产均衡 193

6.5一般均衡 195

6.6效用可能性边界 197

6.7福利函数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福利分配 198

6.8 小结 200

第三篇宏观经济学 204

7国民收入核算 204

7.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204

7.1.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概念 204

7.1.2世界上两大核算体系 204

7.1.3 SNA的主要内容 205

7.1.4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 209

7.2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211

7.1.5经济—社会核算体系 211

7.2.1国民生产总值 212

7.2.2国民生产净值 212

7.2.3国民收入 213

7.2.4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213

7.3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215

7.3.1支出法 215

7.3.2收入法 216

7.3.3增值法 218

7.4小结 218

8收入决定的简单凯恩斯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220

8.1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220

8.1.1简单循环模型 220

8.1.2复杂循环模型 223

8.2消费函数 224

8.2.1凯恩斯消费函数 225

8.2.2储蓄函数 228

8.2.3消费理论的发展 230

8.3投资函数 236

8.3.1投资概念 236

8.3.2资本边际效率函数 236

8.3.3投资边际效率函数 238

8.4国民收入的决定 241

8.4.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241

8.4.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243

8.4.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245

8.4.4国民收入的变化 247

8.5乘数理论 248

8.5.1二部门经济的支出乘数 248

8.5.2三部门经济的支出乘数 250

8.5.3四部门经济的支出乘数 253

8.5.4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 254

8.5.5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 256

8.6 财政政策 257

8.6.1财政政策的含义 257

8.6.2财政政策的内容 258

8.6.3财政政策的发展 262

8.7小结 266

9.1.2预防动机 268

9.1.1交易动机 268

9.1货币的需求 268

9货币需求、供给和货币政策 268

9.1.3投机动机 269

9.2货币的供给 272

9.2.1货币的种类 272

9.2.2货币供给量 274

9.2.3商业银行和存款货币 274

9.2.4货币供给曲线 275

9.3货币理论——从古典学派到后凯恩斯主义 276

9.3.1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276

9.3.2凯恩斯学派的现代货币理论 278

9.3.3新货币数量论 280

9.4.1中央银行及其职能 285

9.4货币政策 285

9.4.2货币政策工具 287

9.4.3简单货币规则 290

9.5小结 292

10 IS-LM模型 294

10.1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和货币的均衡 294

10.1.1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294

10.1.2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297

10.1.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300

10.1.4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 302

10.2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和货币的均衡 306

10.2.1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306

10.2.2两个市场的均衡:IS′—LM模型 308

10.2.3 LM曲线的斜率和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与中间区域 309

10.2.4货币政策效果 311

10.2.5财政政策效果 313

10.3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和货币的均衡 316

10.3.1 四部门经济产品市场的均衡:IS 曲线 316

10.3.2 IS 曲线的移动 316

10.3.3国际收支函数:BP曲线 318

10.3.4 IS-LM-BP模式:三个市场的均衡 321

10.4小结 324

11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326

11.1长期的总供给函数 326

11.1.1劳动市场的均衡 326

11.1.2总生产函数 328

11.1.3长期的总供给函数 328

11.2.1凯恩斯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332

11.2短期的总供给函数 332

11.2.2理性预期条件下的总供给曲线 335

11.2.3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337

11.3总需求函数 339

11.3.1凯恩斯模型的总需求曲线 339

11.3.2理性预期条件下的总需求曲线 342

11.4 AS-AD模型 342

11.4.1 古典学派的AS-AD模型 343

11.4.2凯恩斯的AS-AD模型 344

11.4.3理性预期下的AS-AD模型 345

11.4.4新凯恩斯主义的AS-AD模型 348

11.5小结 351

12.1失业 353

12.1.1 失业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53

12失业和通货膨胀 353

12.1.2失业的种类 354

12.1.3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355

12.2通货膨胀 356

12.2.1通货膨胀的衡量 356

12.2.2通货膨胀的分类 358

12.3菲利普斯曲线 363

12.3.1菲利普斯曲线 364

12.3.2 按预期调整的菲利普斯曲线 370

12.3.3 稳定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不稳定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372

12.4解决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方法 375

12.4.1解决失业的方法 375

12.4.2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 376

12.4.3对付滞胀的方法 379

12.5小结 380

13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383

13.1 经济增长 383

13.1.1经济增长的涵义 383

13.1.2增长率与环境质量 384

13.1.3经济增长的源泉 385

13.1.4经济增长模型 388

13.2经济周期 395

13.2.1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 395

13.2.2经济周期的原因 398

13.2.3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模型 399

13.2.4卡尔多模型 405

13.3小结 410

参考文献 412